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东篱】墨菊录(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东篱】墨菊录(散文)


作者:岚亮 探花,12339.8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76发表时间:2025-04-09 06:33:15

【江山·见证】【东篱】墨菊录(散文) 我于2019年11月20日投奔“江山”,先栖息于“淡泊宁静”,现蜇居在“东篱采菊”檐下,做一个逍遥自在的赏菊人。这些年来,我背靠江山,清修东篱,或醉或醒,朝看篱园内外,绿了芭蕉,又红了樱桃;暮观白了月光,又瘦了黄花,五载时光,恍若一帘幽梦。
   幽梦悠长,墨香浓重。今特写《墨菊录》,以示纪念——
   东篱书院处在江山东麓的忘川河畔,是一座白墙乌瓦、飞檐斗拱的四合院。它的大门口站着一棵南山不老松,虬枝盘干而生,顶上悬着一朵巨大的彩云,那便是东篱人精心营造的墨菊苑。花是仙卉,绿叶如墨,四季姹紫嫣红,夜深露重时,花树上会结出红色的太阳、金色的月亮,蓝色的星星。从地下至菊苑,是一条用文心雕凿而成的、沿树皮裂痕盘旋而上的翡翠小径,共有九百九十九级台阶。每天清晨,辛勤的种花人必到忘川河挑来圣洁的雪水把花儿灌溉,晚归时,往往会捎回一颗由江山总坛颁发的南国红豆作为报酬。
   书院的主人是齐鲁高士怀才抱器先生(下简称先生)。公元2021年1月16日,先生自前朝词人柳永沉醉过的杨柳岸捎来五株垂柳,又从荣成的爱伦湾掬来几朵雪浪花,在此结庐写生。转眼间,四年多时间便悄然而过了,当初的篱笆小院已长成如今众多文友的心灵驿站。树顶上的花事异常繁华,细数一下,整个花苑已有墨菊5781株,其中有3207株喜结红果,有26株被评为了江山花魁。
   虬松侧旁的白墙上,至今总浮着一个浑身散发着墨香的影子。但见他伫立在忘川河边,仙风道骨,竹笠斜顶,一袭白衣,身簇黄花,脚踏芳草,眺望悠然南山。先生说那是当年好菊的五柳先生,将毕生积蓄的松烟墨尽数泼洒所致。并说只须细心呵护,不论是春夏和秋冬,树顶上便会“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我初来时不信,以为他是在吹牛。直到某个日落黄昏,忽见浓郁的墨香里绽放出了千丝金灿灿的菊瓣,方知此地墨菊原是从那个影子的竹笠上生长出来的。
   作为一个见证者,我是亲眼看着东篱书院一天天长大的。最早的时候,先生从泰山的松荫处背回个青篓,揭开才发现,里面竟是九枚墨锭。我仔细瞧了瞧:东北的松烟白如雪,岭南的茶烟暗似铁,大漠的孤烟泛紫光,江南的漆烟竟透着孔雀蓝。“天下的墨色本就不同,我们偏偏要把它们研成清水调胭脂。”先生盘坐在黄鹂啼唱的古柳下,敲着终日不离手的由赤山松做的老教鞭,将墨锭分给了我们九个最早到书院修行的外乡人。
   江西吉安的李湘莉美女,最早夺得了那锭泛着琥珀色的松墨。据说,此墨是在井冈山黄洋界的炮声里炼成的,煞是稀奇。她砸开墨锭混着《吾洲里》的湘水研磨,墨汁里竟浮出《岳麓山》上的《爱晚亭》,还有从故乡的《门前塘》中冒出了《陂上记忆》和《渔灯记》。三更涨潮时分,墨苗暴长如《怀念橡树》,《走进婆花垄》,花苞炸开飞出的是《宋瓦人家》的《进指阳》。她的表现,得到江山青睐,上头令她当系统总编助理。她有点忐忑,特地向先生讨教。先生说,又不是真的叫你去《做一棵柿树》,东篱只不过是江山麾下的一个分坛而已,总坛助理比我这个分坛主强大多了,你若不去,除非是脑子在《村外的那道坡》上摔傻了。
   紧接着,来自大上海的韩格拉图和远在加拿大的琳达如菊分别获得了寒梅墨、翠竹墨。于是,书院的岁寒三友便凑齐了。
   老韩的老家在黑龙江那疙瘩,本名云岭,后来醉心于哲学,便易名为韩格拉图。不料到了书院后,先生就直接委任其为副坛主,画风从此大改。不过,他的文字还是挺哲学的。他说《那时花开》,其实是《河底》的《映山红悄悄地开了》,而且还开在《村前有座煤矿》的废墟上;他说《那年的冬天》《青菜青》好《吃素》,其实是在《遥远的邻居》家里《盼雪》。那个《硬卧北上》的深夜,他蓦然就想起了《本命年》《亲爱的豆腐》《难得明白》,结果《去神仙居做神仙》时又被《出租车拉出一段故事》,最终才以《仰望金字塔》的姿态,实现了《最后的浪漫》。
   琳达如菊也是东北的。东北人个个都是活雷锋,她做好事做到红叶飘飘的温哥华去了。在那个山清水秀、古树葱翠、鸟语花香的城市里,她日日行走在《动人心魄的旅程》上,时而停留在异国《别具特色的小镇》游览《卡皮拉诺吊桥公园》,时而与美丽高挑的《丽莎》一起在《勤工俭学的日子》里追忆《烟雨迷蒙中的帐篷》。但是,身为一个海外赤子,《岁月的回声》总是时刻会在她的耳边响起,她夜夜梦到《回乡之旅》,她的乡愁是绵长的《东北冷面》,是《慈母雕塑——望儿山》,是春风吹又生的《悠悠萱草情》。
   江苏句容的罗莲香与我相交甚笃,先生老是叫她编辑我那些不堪回首的故事,她从不嫌弃,每每以《紫薇年年开》般的笑靥迎之,将我的《山歌作证》装饰成《葛仙湖公园》《最美的风景》。这让我非常感动,于是我就称她是香香妹妹了。她回到《清浅的师范时光》那天,我在《挂在山崖上的古村》遇见了她。她告诉我,在一个《栀子飘香》的日子,她在茅山石阶捡到了一本《乌龙潭公园小记》,泛黄书页竟渗出三滴《水之湄》的墨色露珠,第一滴化作《张掖浪漫行》的七彩丹霞,第二滴化作了《鸣沙山•月牙泉行记》,第三滴化作了《禁止偷懒》之后的《家有少年初长成》。香香前天对我说,她近来发现自己批改的作文正在褪色,因此她要用爱心给孩子们修建一座月光书院,让他们《沉浸在梵高的世界里》,让《启蒙的时光充满温馨》,希望听见自己给学生们朗读《逍遥游》的回声,正变成支撑美好理想的梁柱。
   最惊艳的是鼓浪屿的简柔妹子,她分到了一枚宋徽宗遗落的玉墨。那墨太神奇了,她用海峡的波涛磨呀磨,却磨出了宋词般清丽婉约的文字。一日,她站在老家《浒湾的春天》里,看到《岁月里的书铺街》竟像《白裙子飘起来》。蓦然回首,发现自己仿佛又置身于《五月的九宫山》的《青色动人》处。她有过让《岁月在铁轨上奔跑》的经历,也有过《我如彩练当空舞》的浪漫时光,曾《骑马在茶马古道》,也曾《醉在小镇月光下》。然而,即便是走遍了千山万水,心灵还是回归到《故乡那片地》的《芭蕉绿》。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人元稹的这首《菊花》诗,通过描绘一丛丛秋菊环绕农舍盛开的场景,抒发了对菊花的独特感情。我日日漫步在浓墨芬芳的东篱书院,惯看了墨苑的花开花谢,忘川河的潮起潮落。
   前年的某月某日,书院的檐角忽然垂下一根含露的紫藤花。我知道,那是雨中太阳留下的芳踪。四年前的盛夏,我和她携手走进东篱书院的篱门,她的太湖石墨是那么的隽永,淡淡的水墨往往能浇出犹如二泉映月般的空灵绝唱,可惜她太忙了,只好向先生告假。忘川河边至今仍停泊着一条月牙船,那是房顶月亮曾经的心灵扁舟。如今她乘风而去了,但她种植的银霜菊仍在东篱的瓦楞间游走,花瓣是半透明的,只有在停电的夜晚才能显形。先后离开书院的,还有鸿雁南飞,还有江南小溪,还有夕泠……
   四年来,有些故友散了,有些新朋聚了。呵,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只是寂寞了我这个倚笆赏菊的天涯沦落人,当惆怅的风铃如歌响起,我唯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今年1月16日,是东篱的四周年生日。那天一早,书院就漫起了奇香。先生掀开青花之杯,海藻墨吸饱月色疯长,海风吹着哨子召我们到威海的天尽头集结。黄海的浪尖上站着我们各自的墨魂——枫桦的鹿角少年在林雾中吹着松萝;吴孟友的羊毫大笔在徽州泼墨;滴善斋的书卷气息溢满兰陵古郡;红花草的稻穗菊摇碎遍地星光;石叶六的冰雕仙子正驮着北方的白天鹅南渡。最奇的是天方夜谭,他的瓮城菊里爬出来的居然是皮影狐仙,正用有趣的尾巴修补《滦州志》的残页。我的山墨上奔泻着百丈飞瀑,水珠飘落整条飞云江的倒影……
   这就不由地使我想起上年的冬季。小雪那天,先生的眼窝里长出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血汗马,血色的鬃毛仿佛就是他日夜操劳的注脚。粗人老师似乎离开了大连造船厂,她在临走前用旧船菊的铜瓣,在操场边的榕树下焊了艘万吨巨轮。纤指素心的琉璃菊被彻底晶化,成为书院新的穹顶。代启权的诗链垂落为辉煌的门帘,每个字都在不同的角度变换着不同的方言。郑德友的滦水菊化成了淡墨花开,被鲲鹏一飞捎到安徽,经黄梅雨一淋,就幻作了皖南的欣然花开。遗憾了,当时的我正在冬眠,错过了这精彩的一幕。
   今春书院白墙上新添的影痕,是量子计算机演算的墨菊基因图谱。抱病于身的怀才抱器先生仍然在日理万机,他说,绝不允许Ai少女用NG信号来浇灌墨苗,但鼓励大家到火星殖民地上去种植墨菊。他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有时候令人感动,有时候也令人激动。
   江山令我写“见证”,我把东篱书院的墨菊之事记录了下来。行文至此,不知是否符合要求,也不知先生有何评说。
  

共 347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此文写得煞是动人,文题“墨菊录”非常精当且诗意,此菊非彼菊,此菊染了墨韵,芬芳缭绕。作者笔触曼妙,想象恣肆,童话、神话、传奇色彩交相辉映,一下子将读者带入一个唯美空灵、如诗如画、缱绻入梦的情境中不能自拔。作者描述的是东篱人心中的文学圣地——“东篱书院”。书院的主人是齐鲁高士怀才抱器先生,先生盘坐于古柳下,敲着由赤山松做的老教鞭,将墨锭分给了九个最早到书院修行的外乡人,分别是:李湘莉、韩格拉图、琳达如菊、罗莲香、简柔、岚亮、枫桦、雨中太阳、房顶月亮。书院成员还有鸿雁南飞、江南小溪、夕泠等,他们中有的已离开东篱,令人怅然。故友新朋在交替,而东篱一直在蓬勃发展中。作者介绍东篱各位文友时,非常用心、精心地选择文友们写的部分文章题目,辅之以文友所在地、笔名、文风、性格、职业、担任社团职务等,连缀成一个个俏皮生动幽默的故事,实在是太神奇太高妙太有趣,太活灵活现,太启人入境。读之念之叹之赞之,惊叹作者的想象力如此浩瀚无垠,意蕴内涵如此妙不可言。文笔自带神秘莫测的幽幻与高远,风格清丽飘逸,启人遐思,令人沉醉。文中的忘川河、五柳先生、红色的太阳、金色的月亮、蓝色的星星等都有所指,忘川河教人想到文友们前世有缘,今生才得以相聚。五柳先生在本文中指怀才抱器先生,怀才抱器可能是陶渊明转世投胎,否则怎会如此痴迷于古柳,如此执着于东篱采菊?“红色的太阳”指精品文,“金色的月亮”指绝品文,“蓝色的星星”指其他所有文章。该文构思奇绝,文意深邃,作者见证了“东篱采菊”社团的成立、成长历程,见证了东篱在江山总部日渐卓著的位置,见证了东篱文友们的勤奋与努力,见证了怀才抱器社长抱恙打理社团、日理万机的倾情付出。东篱今日的辉煌离不开初建时怀才抱器社长率领文友们共同倾情浇灌,亦离不开后来者的添砖加瓦,涓涓细流汇聚成今日的滔滔江水,引无数文友竞折腰!好文,情韵深浓,文中流露出作者对东篱采菊社团、对文友的满腔深情,感人肺腑,令人动容。佳句迭出,珠玉闪烁,通篇如一支古老的歌谣悠悠唱响,漫过时光的河堤,婉转成心湖的丝丝涟漪。如词如赋、美到极致、风雅至极的力作,飘荡着仙气、灵气与香气,令人感怀,爱不释手!感佩亮哥才情浩荡,倾力荐读!【东篱编辑:罗莲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409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简柔        2025-04-09 16:29:05
  感谢亮兄在文中为我倾情留墨,赞美与鼓励之情令我动容,也很欢喜。亮兄的文字才是令我羡慕的,有着江南水乡的神韵,喝了江南水长大的亮兄,文章味道就是不一样。亮兄的想象太迷人,太浪漫了,联想自然天成,那个古风的墨菊苑简直令我神往了。亮兄对东篱文友一番关爱之情流淌在字里行间,可见心思细腻,洞察秋毫,有心了。别致精妙的见证美文,美若梨花的文字,妙载,又那么有趣。大赞,感谢。
回复11 楼        文友:岚亮        2025-04-10 00:32:45
  简柔妹子好!称你妹子,我是托大了,因为自认识你的那天起,我就羡慕你那如宋词般清丽隽永婉约的文字,真的,你的散文,是足令人仰视的。浒湾的山水,滋润了你,九宫山的飘雪,丰盈了你,鼓浪屿之浓,诗意了你。祝福你,也让我们一起祝福东篱。
12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4-09 18:50:13
  这文也写得太美太美了,老师的创意实在是太妙太妙,熠熠生辉的文字,把东篱四合院写成仙境。我是一口气看完,太棒太棒。读老师的文是一种享受,学习了!
回复12 楼        文友:岚亮        2025-04-10 00:36:03
  红草草老师好!本来想好好表一表你这位纯粹的乡村作家,和东篱的百灵鸟。只因我词穷了,便如惊鸿一瞥了。祝福你创作丰收,农事更丰收!
13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5-04-09 22:38:29
  喝彩,对文可饮三百杯。江山可称为瑰丽奇绝的不多,亮哥必居其中,按文中说到怀才老师是五柳先生转世,亮哥您必是一位谪仙人再生。时而纵情山水,时而潜心筑菊。您外出游历的时候,我和怀才老师,湘莉老师念叨最多就是您何时回归,感觉只要是您在,很多事儿就稳了,您就是压舱石。江山推出十大活动,所以极力奉劝亮哥参加,签约,您不参加就是江山损失,东篱遗憾。感谢老师在文章提到我,愿做一颗东篱古柳下的一颗小草,一片绿叶,也荣幸。正如怀才老师所说,若干年后,希望真有“东篱流派”,亮哥和怀才老师必然是双子星闪烁。拜读佳作,再干一杯!
回复13 楼        文友:岚亮        2025-04-10 00:41:05
  天方老弟好!多蒙你一直对我的抬爱和支。我深深地觉得,你我是属于十分投缘的人,所以你我之间就不存在设防,是属于芝麻绿豆随便瞎聊的人。我说的“皮影狐仙”,你应该不会生气吧。多谢兄弟的陪伴和喝彩,咱俩在千里之外,连浮三大白!
14 楼        文友:李湘莉        2025-04-13 15:17:10
  我常常想,我是怎样的福份,遇到江山,遇到东篱,遇到老哥,遇到那么多志同道合的文朋书友。我也常常想,老哥那些个灵异写法是从何得来?前两日我和香香老师说。香香老师告之我说,你不是说是文曲星附体吗?哦,那就对了,是文曲星附体!深谢老哥在文中那么倾情提及老妹,那些个拙作被老哥一一串起,真个是费心了。真的,若不才情横溢是很难成就如此篇章的!老妹大赞之中感动不己!感恩遇见!遥握问候老哥,谨祝春祺,一切都好!
回复14 楼        文友:岚亮        2025-04-14 14:28:15
  老妹子好!首先祝贺又一力作称绝江山。关于对东篱的情谊,莫过于是老妹了,恕愚兄唐突,越俎代庖了。小文尚拙,多谢美评。敬茶!
共 14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