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星月】望女成凤(小说)

精品 【江山·见证】【星月】望女成凤(小说)


作者:乡鹤 秀才,1058.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3发表时间:2025-04-10 21:17:19
摘要:原创首发


   刘小朱是个吃苦耐劳的人,这些年,在外不停地工作,时常为生活而奔波劳累,从不轻易请假休息两天。因为小朱心里清楚,上有年老的父母赡养,下有宝贝女儿要抚养,无论在家人还是在外人面前,小朱从不为生活的艰辛和劳累而退却。他以自己瘦弱的身躯,为家庭撑起了顶梁柱的作用。
   在刘氏村,村民都了解小朱的个性和人品。小朱个子不高,却有骨气,相貌平平,竟无恶习。在村民的眼中,小朱是个孝顺的儿子,也是个有责任和担当的父亲。为了培养女儿刘艳,小朱从刘艳上学起,就没让刘艳输在起跑线上,什么数学班、作文班、美术班等等补习班,让刘艳一样也没落下。刘艳也争气,学什么成什么,在各门功课上,都没偏科,总是名列前茅。这让小朱的工作更有了动力和信心,每次在工作中,感到快支撑不住的时候,只要想起刘艳优异的成绩,仿佛全身又像打了鸡血似的,浑身又来了力量和精神。起初,在报各门补习班的时候,需要高额的补习费用,而且是先付钱,再上课。为了能交齐各种补习费,小朱动了不少脑筋。
   比如,在天山镇的街道上,想开一家早餐店,一是能照顾到刘艳的一日三餐,其次也能挣点生活费,用以补贴家用。因为刘艳的学校就在天山镇街道上,如果开店能成功,那刘艳的生活和补习费用就不用担心了。为了开店,小朱和老婆巧玲在街道上,转悠了好几天,就想租一间适宜的门面房,经过几天的了解和走访,才知道,在天山镇上的房租太贵了,估计每天的营业额根本支付不起高额的房租。再说,当时的小朱和巧玲,也没考虑到具体做什么早餐,还需要去外地花钱培训一下,但也没时间去培训呀。经过慎重考虑,小朱和巧玲打消了开早餐店的想法。
   几天后,又听打扫街道的环卫工人说,在天山镇街道上,还差一名公厕清洁工,月薪还算可以,如果能坚持下来,估计支付刘艳的补习费不成问题了。于是,小朱就和巧玲商量,让巧玲在应聘清洁工,因为这种保洁工作,不但心细,还得不怕脏和不怕累,最适合女性来工作。巧玲就去环卫所填表报了名,经过面试,巧玲完全能胜任保洁工作,环卫所便录用了巧玲。
   那时候,在天山镇上,天山牌皮鞋已形成一定气候和规模,而且,在天山镇街道上,大大小小的皮鞋作坊多如牛毛。这些皮鞋,经过工人精心制作,一部分出口到了外国,还有一部分,被全国各地的大商场在销售。当时的天山牌皮鞋,不但闻名全国,还辐射到全世界,以至于天山镇的人去外省出差,在外省买回一双高档皮鞋,回家后,仔细一看,竟然还是当地的天山牌。为了一家三口都在一起生活,刘小朱想去私人作坊做皮鞋,以此来挣得工资补贴家用。就这样,小朱一家三口,都到了天山镇街道上,并在街道上租了一套住房,用于他们的生活起居。小朱选择了几家皮鞋作坊,都不很满意,不是工资太低,就是工作时间太长,最后,小朱看中了一家私人作坊,老板竟是小朱的小学同学。老同学见面,很是亲切,由于双方都知根知底,便谈好了工资和工作时间。第二天,小朱就按时去老同学作坊上班了。此时,小朱和巧玲都有了工作,也有了生活上的经济来源,在天山镇上,由于夫妻俩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有一年,六一儿童节到了,为了能上舞台表演节目,老师让学生回去告诉家长,上舞台表演节目,必须穿一套漂亮的新衣服,尤其是女生,更要打扮的漂漂亮亮,上台展示自己的才艺。刘艳回去后,就闹着让小朱给她买套花裙子,而且是连衣裙,带有粉色花朵的图案。小朱看着刘艳迫切的眼神,就劝说巧玲道:“六一是儿童的节日,应该让孩子感到高兴和满足。”巧玲见小朱也松了口,便没有阻拦,而是答应了刘艳说:“艳艳,下午,我带你去大商场买,而且买两套裙子。”刘艳听到父母都同意了她的要求,心里顿时乐开了花。
   当巧玲把两套裙子,都让刘艳试穿的时候,刘艳站在镜子前,就像一个下凡的天使一般,左边照一下,右边照一下,可高兴了。刘艳把两件花裙子都带到了学校,并告诉了老师。为了这次演出,她特地准备了两件花裙子,老师知道情况后,觉得家长太配合学校要求了,就主动让刘艳表演了两个节目,以满足孩子的表演能力。
   在生活和学习上,小朱都很舍得为刘艳花钱,从不让刘艳感到生活上有任何贫困和负担。有一天,班主任告诉全班学生,学校为学生订做了校服,让每一位学生回去告诉家长,把订做的服装费用交上来,并叮嘱了学生,有条件的可以订做两套,以便换洗。小朱和巧玲知道情况后,就给了四套服装费用,分别是夏天两套,冬天两套。班主任收到费用后,还在课堂上表扬了刘艳,说刘艳不但成绩优秀,而且在纪律和品德上,更是积极向上,并让其他学生的家长都向小朱和巧玲学习,做一位合格称职的父母亲。由于小朱对刘艳学习上的大力支持,刘艳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那时的高中在县城上学,为了进一步照顾刘艳的生活,全身心支持刘艳的学业,小朱和巧玲统一了意见,决定跟随刘艳,一同到县城陪读,并在县城也租了一套住房,俩人再找一份工作,边打工边照顾刘艳的生活,继续全力支持刘艳的学业。
   几天后,小朱和巧玲辞去了乡下的工作,跟随刘艳一起,到县城给刘艳陪读了。以前在天山镇的时候,利用多余时间,回到老家种一些蔬菜瓜果,以此节省一点生活开支,来给刘艳补习课程。那时的生活费,老家有田有地,粮食和蔬菜都不需要花钱,所以,支持刘艳的学业绰绰有余。可如今,刘艳已到了县城读高中了,各种意想不到的费用太多了,出门就是打车费,各种补习班的学费更高,由于县城离老家太远,田地也顾不上种粮食蔬菜了,所有的粮食蔬菜都必须去菜市场购买,价格比乡下昂贵的很多,再加上,上高中的学费和学杂费,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对于一个普通的工人之家,一切消费还是比较吃力的。
   为了让乡下生活和县城生活早日接轨,小朱和巧玲一刻也没耽搁,一大早就去劳动市场找工作了。经过详细的了解、对比和选择,小朱和巧玲选择了工资待遇高一点的单位,但工作比较辛苦。小朱最后决定,在一家塑料管厂上班,工资确实比其他单位高出两千元,但工作环境有毒,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每天工作时间,必须戴上口罩,以此减轻对身体带来的伤害。而巧玲去了县人民医院做保洁员,尽管工作时间较长,工种较脏较累,但工资还是高于其他单位。巧玲最后拿定了主意,去了县人民医院做保洁员。尽管他俩人的工作都较苦较累,但三人能天天生活在一起,吃住不分开,这对于普通的三口之家,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和满足了。
  
   二
   自从进入高中以后,学生购买智能手机已成了司空见惯的事。而且,购买的手机,一个比一个高档,一个比一个新奇,已成了学生攀比富裕的一种现象了。刘艳看到同桌竟然购买了苹果手机,要知道,在所有的手机市场上,拥有了苹果手机,就代表了家庭经济的实力,也意味着自己的身份也高贵了起。每次,看到同桌刷抖音,或聊微信的时候,特别便捷和兴奋,刘艳内心羡慕不已,有几次想让同桌借她玩一会儿。
   同桌竟白了一眼刘艳,有些鄙视地说道:“这苹果手机贵着呢,玩坏了可赔不起的。”刘艳顿时羞涩难堪之极,恨不得钻进地缝里,但同时也告诉自己,必须自己也要买一部苹果手机,要让同桌也知道,她家的实力并不比同桌差,甚至比同桌家的经济还要富裕,要让同桌别狗眼看人低,要让同桌自惭形秽起来。为了能够证明她的想法,刘艳在饭桌上和父母聊起了天,刘艳看看父母的心情很好,还不停夹着菜给她吃,并让她多吃点,告诉刘艳:现在刘艳正是生长发育的时候,处于青青期,更需要营养补充能量,要多吃点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比如红烧鲫鱼、糖醋排骨、炖老母鸡汤等等食物……
   小朱和巧玲边夹菜边劝刘艳多吃点,刘艳看到这暖心的画面,内心感觉无比舒畅,趁这机会,刘艳赶紧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老爸,老妈,我想买部手机,班上同学都买了,就剩我一个了。”巧玲一听,顿时脸色沉重起来,觉得这买手机的事,必须好好考虑一下,便对刘艳和蔼可亲道:“艳艳,这手机虽然对通话交流便利多了,但会不会影响学习呀?”刘艳见巧玲在迟疑,就急忙趁热打铁道:“老妈,不会影响学习的,上课时间我会设置静音状态的,况且,我反感玩游戏,只是为了方便和你们沟通,才想要这部手机的。”这时,刘小朱见刘艳很渴望拥有一部自己的手机,看得出刘艳的迫切心情,何况,刘艳有了手机,对于日常对话,或教育沟通都是有利无弊的。而且,班上的大部分同学都买了手机了,刘艳也不能输给其他同学,起码在教育条件上,不要说超过其他同学,至少保持在同一起跑线上。刘艳把眼神转移到小朱脸上,小朱知道刘艳的心思,便夹了一块肉,送进了嘴巴,边咀嚼边和巧玲商量道:“巧玲,这高中生买手机,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刘艳的自律性很高,知道用手机用在学习查资料和教育沟通上,不会影响学习的。”刘艳见父亲在劝说着母亲,而且,对她有高度的信任,从眼神的交流中,便可以看出父亲的态度是站在刘艳角度上的,更何况,父亲的劝说,打消了巧玲的顾虑和迟疑。小朱为了给刘艳争取到机会,对刘艳作出了肯定和表态:“巧玲,你别犹豫了,明天我俩休息一天,正好去手机店,给刘艳选选什么牌子的手机。”刘艳却立刻回答道:“老爸,老妈,我想要买一部新款苹果手机,这种型号手机功能全,网速快,既方便又快捷,而且,上档次,我就要新款苹果手机。”刘艳睁大了眼睛,像在等待揭露一个千年谜案似的,眼神直盯着小朱和巧玲的脸色,等待着他们最后的一槌定音。
   小朱和巧玲面面相觑,觉得刘艳这孩子太讲究了,还要追求高档手机,虽面露难色,但为了给刘艳在同学面前毫不逊色,也为了给刘艳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小朱狠狠心道:“行,爸妈都依你,但我们也有一个条件。”刘艳见小朱毫不犹豫表达了态度,而且,从口气上说,是大力支持她的,刘艳心中大喜,但又听到小朱提出了条件,刘艳也很想知道,这条件是否有难度,便也干脆地回答道:“老爸,什么条件?你尽管说?”小朱和巧玲的眼色交流了一下,又不慌不忙往嘴里吃了一口饭,慢慢咀嚼道:“刘艳,新款苹果手机我们同意了,但你必须保证期末考试成绩保持在前三名,咋样?”刘艳见小朱在将她的军,把苹果手机直接和考试成绩划上了等号,想试探她有没有底气,刘艳眼珠子一转,便调皮地伸出了舌头,但很快带着玩笑的口气说道:“老爸,老妈,我保证在前三名,但关键是我认了第三名,没人敢认第一第二名呀。”小朱和巧玲相视而笑,觉得刘艳遗传了他们风趣调侃的基因,都觉得他们的小艳是个阳光开朗的女孩。
   自从进入高三年级后,每天晚上都实行了晚自习的时间,从每晚七点到九点,学校离小朱租住的房子有点距离,如果是步行,大概有半个小时的路程,这点距离,说短也不短,说长也不长,只有每天上下学的刘艳最清楚。刘艳是一个体能很好的女孩,每天早上,吃完巧玲做好的早餐,还带上巧玲煮好的两个鸡蛋,是在下课时补充能量的。刘艳把两个鸡蛋装进书包侧袋,就背起书包,以轻快的步伐,走在这条路上去学校了。每次,由于刘艳上学心切,只要花二十分钟,就到学校了,晚上放学,刘艳也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时间就到达家里了。
   实行晚自习后,小朱和巧玲会在晚自习下课之前,必须赶到学校,因为考虑到住处离学校有一段距离,晚上九点钟的时候,街道上的商店大多已经关门打烊了,没了灯光,这条路就变得黑暗而漫长。再说刘艳只是个女孩子,很害怕走夜路的。于是,小朱和巧玲再忙,再困,也会一起去学校,把晚自习的刘艳接回家。晚自习是有时间限制的,每天吃过晚饭,天色还很亮,街道上的人流量还很多,就不需要送刘艳去学校了,等晚自习到八点半的时候,小朱和巧玲就一起去接刘艳,通过步行,到达学校时,正好是九点钟的样子。这时,刘艳正好晚自习放学了,小朱和巧玲站在学校大门口,看着一个个从眼前走过的学生,直到在视线里发现了刘艳,小朱就帮刘艳脱下肩上的书包,挂在他的肩上,替刘艳背着书包,巧玲就拉着刘艳的手,三人有说有笑,向住处走去。
   每晚九点去接刘艳,成了每晚规定的习惯,风雨无阻,在晚自习期间,小朱和巧玲每晚也习惯了这段路程。有一次,在去学校前,还是满天星星,没有一丝下雨的征兆,当把刘艳接回家的路上,天空却乌云密布,雷声四起,由于来时,并没带伞,街道上的商店也早已关门打烊,眼看大雨将至,小朱抬头看看天空,急忙把外套脱下来,顶在刘艳和巧玲头上,并大声告诉巧玲和刘艳,赶快跑回家去,眼看暴风雨要下来了。三人开始在路上奔跑起来,刚跑动起来,一阵大风,夹裹着一场暴雨从天而降,这次暴风雨,来势凶猛,犹如倾盆大雨,把小朱淋成了一只落汤鸡。当一路跑回家中的时候,刘艳和巧玲由于盖住了上半身,只是淋湿了裤子和鞋子,而小朱却像从水库里捞出来的样子,浑身湿透了,正在滴水不止。刘艳和巧玲脱掉了外衣,洗过脸,泡完脚就上床了。而浑身湿透的小朱,却并没这么幸运,由于被暴风雨淋透了全身,竟被寒气入侵了身体,让他不断打着喷嚏。洗完热水澡,也上床睡觉了,谁知到了后半夜,竟高烧不退,头痛难忍,巧玲急忙起床,给小朱冲泡了一杯生姜红糖水,让小朱趁热喝完,并把毛巾浸湿,盖在额头上降温。然而,病情并没好转,反而加重了,小朱感觉浑身作冷,盖了三层被子,还是寒冷刺骨,全身颤抖不止。

共 12826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故事通过讲述刘小朱一家的经历,生动展现了父母为子女无私奉献的伟大亲情,以及在教育过程中面临的种种挑战。作者用细腻且朴实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刘小朱一家的生活轨迹。刘小朱吃苦耐劳,为家庭撑起一片天,对女儿刘艳更是倾尽所有,父爱如山的形象跃然纸上。而刘艳从最初的乖巧懂事,到后来因攀比心理变得自私任性,她的转变过程刻画得十分真实,让读者深切感受到现代社会部分孩子在价值观塑造上的问题。刘小朱夫妇竭尽全力为女儿刘艳创造良好条件,而刘艳却在物质的追求中逐渐迷失,变得自私、虚荣。作品真实且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反映了当下部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引发读者对亲情、教育及子女价值观塑造的思考。文章文笔细腻,情节跌宕起伏,将一家人的故事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沉浸其中:从开早餐店的受阻,到为女儿买手机、陪读的艰辛,再到爷爷生病、小朱患病等种种困境,都紧紧揪住读者的心。它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故事,更是对当下家庭教育和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发人深省,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倾情推荐,好文共赏!【编辑:淇水碧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411002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5-04-10 21:18:37
  一篇具有警示意义的小说佳作,探讨了如何正确教育子女,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回复1 楼        文友:乡鹤        2025-04-10 21:42:48
  感谢碧柳老师对小说主题的揭示,对小说引伸出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作出了阐明和深刻点评。辛苦了!敬礼!敬茶!
2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5-04-10 21:20:18
  对孩子不能无限制的有求必应,更不能助长孩子的攀比心理,否则会让孩子迷失在物质的世界里。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回复2 楼        文友:乡鹤        2025-04-10 21:44:02
  感谢碧柳老师对小说内容的深刻剖析,并作出精彩点评和探讨!辛苦了!敬礼!敬茶!
3 楼        文友:乡鹤        2025-04-10 21:39:18
  感谢碧柳老师的认真阅读,对全文作出了精准概括,并对小说的内容作出深刻剖析,尤其是对小说主题的点评,更是抓住了精髓,对主题的揭示,给读者点亮了一盏明灯。辛苦了!敬礼!敬茶!
回复3 楼        文友:乡鹤        2025-04-12 18:40:11
  感谢冠景华庭老师的认真阅读,并作出点评。辛苦了!敬礼!敬茶!
4 楼        文友:冠景华庭        2025-04-12 17:43:46
  小说生动感人,碧柳老师的编按精彩精当!恭喜获精!
  
  
   g
5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4-13 16:57:49
  周末向老师问安!拜读老师精心创作的《望 女成凤》小说作品,为老师精美的结构编排和精细的语言表述点赞。老师的美文质朴无华中满藏着情真意切,雅致芳香中凝聚着品性优雅,绵柔缱绻中饱含着才情韶华,拜读学习,推荐赞赏。感谢老师的精彩创作分享!
回复5 楼        文友:乡鹤        2025-04-13 19:54:41
  感谢梅林臻老师的认真阅读,并给全文作出细腻而真挚的点评!辛苦了!敬礼!敬茶!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