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绿野】蝉鸣声声(杂文随笔)

编辑推荐 【绿野】蝉鸣声声(杂文随笔)


作者:张荣仁 布衣,179.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3发表时间:2025-04-14 21:51:38
摘要:蝉鸣声里觅清欢,我又写随笔:蝉鸣声声(二)


  
   江滨公园的晨雾还没散干净,小孙子突然扯住我的衣角。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见老榕树杈上趴着只蝉,翅膀被露水打得一颤一颤的。"爷爷,这是会唱歌的叶子吗?"孩子这话让我心头一热,满耳的蝉声一下子把我拽回五十年前南靖的毛竹林。
   那时候搞农业学大寨,蝉叫就是夏天来的信号。我们光脚踩着湿漉漉的田埂,竹斗笠挡不住毒日头,倒把满山的蝉鸣兜住了。在竹林里扒拉落叶堆,有时候能撞见刚冒头的金蝉花,白生生的菌杆顶着个小伞,活像蝉蜕顶着朵雪花。我爷爷说过,这玩意儿叫"会开花的蝉",得赶在太阳出来前采,药劲才大。
   "这叫金蝉花,是蝉变的。"我把小孙子抱起来看树枝上正在蜕皮的蝉。那对翅膀还皱巴巴的,像揉过的糖纸慢慢展开。孩子突然指着树根底下透明的空壳:"它把衣裳落这儿啦!"我听得直乐,想起我小时候也这么傻过。以前奶奶总把蝉壳串起来挂灶台前当铃铛,烧火做饭时还能闻着山里的清气。
   这时候蝉声突然大起来,跟下雨似的。小孙子捂着耳朵,我倒听出些门道——有"吱吱"叫得像知了的,有"叮叮"响得像打铁的,还有"嗡嗡"震耳朵的。这些在地下憋了好几年的虫子,可算把夏天的热乎劲儿都喊出来了。记得在哪本书中看到有“金蝉定律,”意思是说金蝉在地里埋藏三年,终于在夏天季节悄悄地飞向天空,爬上毛竹林,这告诉世人,每件事物,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久久为功!
   回想起来,刚写到这里,我的双手在电脑键盘上跳跃。耳边传来中央视台播报:福建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记录到一种蝉科昆虫的待定种,近日,这种蝉被正式命名为“虎伯寮勺蝉”,调查人员在保护区乐土片区意外发现一些羽化的蝉蜕,并记录到比较奇特的蝉鸣声……
   突然感觉裤腿被拽了拽。小孙子蹲在杜鹃花底下,正拿树枝扒拉落叶。几簇白生生的东西从腐叶里钻出来,菌杆上还有一圈圈纹路——还真是金蝉花!孩子学我的样子闻了闻:"有竹子味儿!"这让我想起爷爷的药篓子,新鲜的蝉花混着艾草香,闻着就提神。
   "晚上给你炖蝉花汤喝?"我故意逗他。小家伙吓得直摇头,可听我说怎么炖汤时,又偷偷咽口水。其实最好喝的不是汤,是那些熬汤的下午:土灶上的瓦罐"咕嘟咕嘟"冒泡,蝉花跟着肉片在汤里打转,热气在天窗照进来的光里扭来扭去,跟山里的雾一个样。
   天擦黑往回走的时候,路灯一盏盏亮起来。小孙子突然仰头问:"明年这些蝉还会来开花不?"我捏着他热乎乎的小手,想起竹林里那些颤巍巍的花骨朵。满耳朵的蝉叫像是山里头在喊我们,年年来赴夏天的约。
   江边的白鹭扑棱棱飞过,对岸的灯都亮了。我知道等明天早上露水还没干的时候,肯定又有人踩着湿叶子进竹林,在烂树叶子底下找宝贝。这些一年年的轮回里头,藏着的哪止是金蝉花的秘密,分明是大山对活物最疼人的话。
  
  

共 12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以蝉和金蝉花为线索,将过去的回忆与当下的场景相融合,抒发了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亲情的珍视。作者通过描写与小孙子的互动,传递出生命轮回和传承的温暖情感,主题深刻而富有韵味。文章结构清晰,开篇由小孙子看到蝉引发回忆,中间穿插过去采金蝉花的经历,再回到与小孙子的当下,最后以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大自然的感悟作结。这种过去与现在交织的叙述方式,使文章层次丰富,脉络自然流畅,让读者在不同的时空转换中感受到岁月的变迁和情感的延续。作者运用了细腻的描写,使文章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对蝉的形态、金蝉花的样子,以及炖汤时的情景等描写细致入微,如“那对翅膀还皱巴巴的,像揉过的糖纸慢慢展开”,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文中运用了不少生动形象的比喻,如“白生生的菌杆顶着个小伞,活像蝉蜕顶着朵雪花”,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方言和俗语的融入,如“光脚踩着湿漉漉的田埂”“药劲才大”等,使文章更贴近生活,展现出地域特色。总的来说,这篇文章以小见大,通过平凡而又充满温情的生活细节,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生命的奥秘,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温暖,是一篇富有感染力的佳作。感谢赐稿绿野,问好老师!祝福佳作不断,好运连连!【编辑鹦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江山编辑部        2025-04-16 18:21:58
  经检测,该作品疑似AI生成内容占比:100%
   自2025年3月1日开始,疑是AI生成内容的占比超过50%的作品,不能列入征文。
江山编辑部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