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闲谈人为什么活着(杂文)
人生是什么?我一直时常在想这个问题,想到最后也不过就是其本身的活着与随遇而安罢了。
而这两个观念随便拿出来一个单论,都是需要很多篇幅来讨论同探索的,话语语言其本身就是一种为善恶为真善美来发声予以解释的工具,不应该说是工具,而是必然的存在吧!那我就说"活着",似乎很好理解,活着就是活着呗!这么说也没有错,按广义理解可能就是这样,但细想想就会延伸出许多许多种意思来。
活着就是说你依然存在着,反之就是说你没有离去与死亡。而活着就自身而言在这个平行的未知的宇宙中虽然一文不值,但对于自我而言却是很重要的事情。就像孔子说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同样的还会想起一句李白的: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不得不说,在几千年之前能够有如是的思想觉悟真的值得敬佩。而其实我更喜欢庄子的梦蝶,因为其产生了虚无与现实的哲学意识,所以更值得去讨论。
而活着就人本体言,其就是其所是的存在,每个人都是其所是的独一无二的存在,也就是说每一个个体的存在都是一个世界,所以这个"活着"很难说。
记得曾经读余华的《活着》开始未觉得有趣,只是认为那是大环境的下的生存状态罢了,所谓命运就是这样产生的。有些命定的东西你是无法改变的,一个是出生,一个是出生后的家庭环境,这两个因素既是偶然性的也是必然性,就是因为你无法选择的结果而产生的。
然后继续往下走,就是一个人活着的过程,我们称之为"生活"的过程。由此而生出爱情友情亲情等等纠结不清又难以绕开的种种情愫,于是七情六欲便如魔咒一般时时刻刻缠绕于心,潘多拉魔盒再一次乃至无数次的被打开,如上帝之鞭时时在敲打着你我他,谁也逃不脱。正所谓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生活说白了其就是锅碗瓢盆的碰撞同柴米油盐的交织吧!
都说人生如戏,究竟谁又是在台上,谁又是在台下呢?偏偏世事总无常,想想也恰恰是其无常的状态才使得人生充满了未知的惊喜或惶恐。倘若缺少了这么一种无常,那人生也好,生活也罢,是否当真就会变得索然无味了。一如做菜,到临出锅总是需要加一剂或几剂调味料的,不然是否显得有些寡淡了。
叔本华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可见人生不是痛苦就是无聊,都是因为欲望的无止境,这就是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动物只要满足了最基本的果腹就好,而人却是没完没了的不知足,往好了说是有利于人类发展,往坏了说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每个人都一样,你越在乎什么,什么便会成为你的负累。而这就是那么一团欲望的存在,如火焰般纷纷扰扰,永无止息。然后佛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既然本来无一物,何来执着与执念?何来三千烦恼丝?何来就是放不下?
看起来人生真的需要大智慧,而这个大智慧就应该是开头说的那四个字:随遇而安吧!既然明知放不下,那就随遇而安好了,世事来就来,去就去,顺其自然就好。正所谓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更应该说这世间万物原本就非谁所能拥有的,我们只是暂时的借用罢了,哪怕是这付身体本身也非是你我的,也只是心魂(精气神)的暂居之所罢了,到了某一天某一刻,不还是要尘归尘土归土的嘛!
既然如此,还是相信那句老话: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吧!
而就在恍惚之间,仿佛就在悄无声息的时间段,过往的夜晚里又不知道何时下了一场冷冷的雨,使原本已经转暖的天气刹时又回到了初春的咋暖还凉。可喜的是门前的杏树只在一夜的光景便吐出了新蕊,朵朵绽放满枝头了。由此不仅突然想起一句话,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的。看来上帝他老人家还是公平的,想想生活不也如是嘛!
而也许就在须臾间,在杏树的枝杈间,在晨曦的一缕微芒里,我仿佛看到了上帝那张正在嘲笑的脸,因为我又自以为是了。
2025.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