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文璞】英雄先烈,铭刻心间(随笔)

编辑推荐 【文璞】英雄先烈,铭刻心间(随笔) ——关于老照片里的故事之三(随笔)


作者:朱炳初 白丁,4.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4发表时间:2025-04-16 17:42:10
摘要:翻开相册看到50年前在刘胡兰、董存瑞英烈塑像前的留影,就会令人心动,产生回忆,缅怀英雄先烈的光辉事迹,引起思考,如何继承先辈遗愿,体现人生价值,为中国梦做出贡献!

每当翻开相册,面对50年、近半个世纪前,在刘胡兰、董存瑞塑像前留影的老照片,就会怦然心动,心生敬意,深沉的情感就会激荡在心间,犹如翻阅一部厚重的英烈史书,一下就呈现撼人心魄、令人震惊的场面:刘胡兰,15岁的小姑娘面对侩子手的铡刀,浩然正气,视死如归;董存瑞,一位青年战士手托炸药包,拉燃导火索,与敌暗堡同归于尽。啊!无畏的先烈用宝贵生命镌刻的辉煌就在眼前,时刻提醒后人们切莫忘却历史,那是用生命写成的不朽诗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牢记英雄先烈牺牲的壮志遗愿,奋发进取奉献人生,才有资格面对幸福美好的今天。烈士陵园英雄的雕像静静矗立,那是无声胜有声地在诉说与呼唤,要革命的人们牢记初心使命勇往直前。历史是英雄们悲壮地开拓创造的,承继历史的辉煌还要靠现代人用奋斗的精神去抒写。但愿我们携手共进踔厉奋发继承先烈遗志,让幸福美妙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一)“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
   1971年1月,我在陆军第28军84师政治部组织科任副科长时,参加师里组织的野营拉练,当路过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时,就停下来参观刘胡兰纪念馆,在刘胡兰塑像前留影,从此先烈的形象刻在心间;同年8月初调北京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在党务科任干事,次年3月随由军区副司令员万海峰带的工作组到陆军63军调研时,又一次来到刘胡兰纪念馆参观学习“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事迹,进一步将刘胡兰宁死不屈的光辉形象镌刻心间。
   刘胡兰只活了15个春秋,但她的生命之花却放射出璀璨夺目的异彩。12岁时,刘胡兰参加了儿童团,投入抗日斗争行列,1945年,刘胡兰任云周西村妇联主任,她一心扑在工作上,废寝忘食。白天,她走东家串西家,组织妇女做军鞋,缝军衣;晚上,她又苦口婆心动员雇农起来跟地方恶霸斗争。1946年5月,刘胡兰调区妇联工作,6月,成为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1946年夏,蒋介石发动了全国内战,阎锡山调重兵围攻文水县。12月中旬阎锡山出动近万人的兵力“扫荡”文水县,刘胡兰在突围中与上级失去联系,暂回云周西村隐蔽。1947年1月12日凌晨,敌人包围了云周西村,将全村人赶到观音庙前,刘胡兰也杂在人群中。敌人认出了她,便来抓她。刘胡兰威严地说:“别拉扯,我自己走!”说完,把头一扬,大踏步向前走去。当敌人问她为八路军干过哪些事时,刘胡兰回答说道:“我什么都做过!”“你们村里还有谁是共产党员?”“就我一个”。敌人见硬的不成,又以“给土地”、“给自由”哄骗刘胡兰“自白”。刘胡兰轻蔑地看了敌人一眼,斩钉截铁地说:“你就是给我一个‘金人’,我也不‘自白’!”敌人气急败坏,拍桌疯狂吼叫:“你小小年纪好嘴硬,你不怕死?”“怕死不当共产党!”刘胡兰凛然回答。敌人黔驴技穷,声嘶力竭地喊道:“给我绑下去铡了!”刘胡兰昂首挺胸,走向铡刀,没有丝毫怯懦的表情,只有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她躺在铡刀座上,用全身的力量发出了最后的呼喊:“中国共产党万岁!”刘胡兰壮烈牺牲后,毛泽东题词赞扬她:“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二)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
   1977年7月,我随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张明辉部长带领的工作组到驻承德的陆军第24军调研期间,特地到地处隆化县西北的苔山脚下、伊逊河东岸的董存瑞先烈的陵园拜谒,在董存瑞手托炸药包壮举的塑像前留影,深情地缅怀英雄为了战斗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不惜牺牲年轻生命的伟大壮举,崇敬先烈,向英雄学习致敬!
   董存瑞,是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1943年,他加入民兵组织,参加抗日战争。1945年,董存瑞成为一名正式的八路军战士。抗战胜利,内战爆发,国民党反动派对解放区发动军事进攻。1948年5月,董存瑞所在部队挺进热河西部,兵临隆化城下。隆化是敌人据守承德的前沿哨所,能否攻破关系到整个战局的成败。董存瑞所在部队担负着攻打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的任务,在那里,敌人构筑了坚固工事,火力猛烈。5月25日,战斗打响了,董存瑞率领3名爆破手,接连炸毁了几个碉堡。当我军发起冲锋时,不料隆化中学外侧的一座桥身里隐藏着敌军的暗堡,暗堡里敌人的机枪吐出罪恶的火舌,我方伤亡惨重。这时,董存瑞向连长请求说:“我是共产党员,党和人民考验我的时候到了。”说罢,他挟起炸药包在战友掩护下冲到桥下,但桥的两壁很光滑,炸药包无法固定下来,董存瑞眼见又有几个战友倒下了,便急中生智,毅然手托炸药包。拉燃导火索,高呼一声“同志们,冲啊!”只听一声巨响,英雄与敌暗堡同归于尽,他用自己的血肉铺平了战友胜利前进的道路。朱德总司令曾高度赞扬他:“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2025年4月16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军休十五所,作者系89岁休干)
  
  
  

共 190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朱老先生用新的角度怀念耳熟能详的英雄事迹,通过翻看在刘胡兰、董存瑞塑像前留影的老照片,烈士的事迹仍然历历在目,多年以后仍怦然心动,感慨无畏的先烈用宝贵生命时刻提醒后人们切莫忘却历史,那是用生命写成的不朽诗篇。感谢老师赐稿文璞,祝愿创作快乐,期待更多佳作。【文璞书苑编辑:寂寞看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