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星星】爱的守望(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星星】爱的守望(散文)


作者:高朋满座 布衣,335.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4发表时间:2025-04-20 15:17:17

周末,我和妻子驱车去村里看望妻子的娘家老舅。老舅今年七十八岁,近来多病,身体已大不如前了。
   车拐进街口,远远地就看见了那扇斑驳的木门。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坐在门槛外的旧沙发上,一根光滑的木棍贴在他的双腿旁。操劳了一生的老舅,腿脚已然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四月的阳光,斜斜地照在他佝偻的脊背上,头顶那顶银灰色的安全头盔闪闪发亮,放眼望去,颇像是头上戴了一顶不合时宜的皇冠一样。
   “你们……来啦?”老舅见我们下车向他走过来,颤巍巍要站起身,身体一晃,慌忙伸手去抓过腿边的木棍,敲在坚硬的砖地上,发出“笃笃,笃笃”的声声闷响。我快走两步,上前扶住他,大声问好。早已耳背的老舅连忙应着,说好,好着呢。
   妻子则一脚跨进宽敞明亮的农家大院,一把掀开粗布门帘,声音就比人先进了屋里:“老妗子,韭菜饺子包得咋样了,我来一起帮着包饺子!”心直口快的妻子用大嗓门赶紧报到。老妗子见了,咧开大嘴忙不迭地笑。
   我便和老舅在门口拉起了家常。
   “老舅,您的头盔咋回事?”
   “嗯,嗯,这……是大……孙子斌……斌特……意为我准……备的。我……老了,走路……不……不稳,容易……容易……磕……着,弄不……好就……会头……破血……流,给孩……子们带……来麻……烦,”老舅似乎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我也从断断续续的话语中,知道了这其中的缘故。斌斌是老舅的长孙,迫于生计,每天早上五点钟就要上工给超市送货,一天之中要跑遍大半个县城。牵挂爷爷的他,实在放心不下,便给爷爷买了一个既轻便又抗碰抗摔的头盔。原来,他是把爷爷揣在心里面才出门的,自己是爷爷奶奶亲手带大的,感情甚是深厚。现在他们年纪大了,走到哪里都不肯放下。我的心头不禁一紧,一股热流便瞬间袭遍了全身。
   农家的院子,春日的暖阳瀑布般倾泻而下,把院中的一切笼在一片灿烂的光辉里。低矮的青砖房,参天的老槐树,彩钢板搭起的棚里,堆满了寻来的废木板和柴禾,略显零乱的院落,拥挤中却处处透着温馨的烟火气。院子正中,孤零零摆着一张木椅。在偌大里院子里,显得很是突兀。见我目不转睛盯着木椅,老舅慢慢说道:“小……贺……出门……前放……的,让我……每……天晒一……下太……阳,中……医上说,多晒……后背,日光……浴是最……好的补气……补钙方……法呢。”
   “哦!”我轻轻说了声,心中的暖流愈加汹涌着。
   眼睛跃过院子中央的椅子,我看到低矮的青砖房墙壁上,横亘着一根奇异的钢管。目测有七八米长,手腕般粗的钢管固定在墙上,管壁上裹着紫红色的厚绒布,像舞蹈演员练功房里的横杆,又好似是一条悬浮着的蛟龙,蜿蜒盘旋在古老的青砖墙壁上。
   “这是干啥?”我狐疑地走过去。
   老妗子正好一掀门帘,探出头来,见我呆愣愣地望着钢管的样子,忙说:“前几天,你老舅在过门槛时,不小心绊倒摔了一下,脸上擦破一点儿皮,晚饭时你表哥小贺回来,心里可就搁不住了,连夜扛来了钢管,又怕你老舅扶着钢管手冰手滑,儿媳妇特意扯了娘家陪嫁的绒布被面,让小贺赶紧把钢管包裹了起来。老妗子说着,嘴角洋溢着掩不住的满足和幸福。此刻阳光正暖,身披绒布的钢管在砖墙上投下修长的影子,颇像是给经年的老房子凭添了一道柔软的年轮。
   我的眼前浮现起两天前的场景----屋内时针指向晚上八点,在外忙碌了一天的表哥,刚刚在墙上打孔固定好钢管,正蹲在院子里,仔细地给这根钢管和老舅手里的木棍缠着绒布,他说老舅现在走路总往墙上靠,最近手也抖得厉害,必须得包裹得软和些,这样才好放心。他自己低语着,月光如水般洒在他坚毅的脸上,一片光晕将表哥包裹在温暖里。
   我正被一股简单而又浓郁的温暖包围着。倏地,老妗子一挑门帘,从厨房探出头,将我从思绪的堤坝中拉回。她抖着花布围裙上星星点点的面粉,招呼着:“饺子已经包好下锅了,抓紧洗手吃饭喽!”她身后的大铁锅沸腾着,白色的蒸汽顺着屋梁冲出,向上攀升着一路远去。老舅自培的韭菜夹杂着土猪肉的浓香,追着水汽漫了出来。我陡然忆起,今天早上驱车离家时,七十六岁的母亲非要往我手里塞上两个新煮的茶叶蛋,说路上如果饿了可以垫垫肚子。她沟壑纵横的手掌心里托着鸡蛋,在晨光里颤微微的抖动个不停。
   喷香的饺子摆上餐桌时,屋外的钢管突然传来清脆的敲击声。原来是老舅在用木棍有节奏地敲击着墙上的钢管,老妗子在屋门口笑着喊:“等一下,我这就来!”我猜,这是风雨中携手走过近一生的两个人,新近“创作”出的秘密暗号。
   我想起在故乡的老屋,哥哥每天黎明出门上工前,总要在晨晞中推开虚掩的门,轻声走到母亲的卧室探进头去。此时母亲早已起床,端坐在春秋椅上,看到哥哥,脸上便盈满了灿烂的光,中气十足地说道:“华子,路上一定要慢点,安全第一哦。”哥哥连连应声说好,好,娘你放心吧,我不在家,你也要自己注意些。说罢,才肯推着电动车走进茫茫的晨雾里。此时在母子的心中,爱轻得如一粒微尘,又重似千钧。
   每个傍晚,母亲总是躬着身子,努力地将饭菜做好,而后搬上一个马扎,坐在大门口,翘首等待着劳作一天的大儿子和儿媳风尘仆仆地下班回家,直至那两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巷口时,母亲悬了一天的一颗心方才真正落了地。
   原来,牵挂也是最大的幸福。一个人,心中如果没有了念想,就如一朵在空中飘浮游荡的云,会失去了自己的方向,也无法找到自己的内心真正要去的地方。
   我们离开老舅家时,夕阳正斜挂在西天边上。年迈的老舅蹒跚着,执意要和老妗子将我们送到到屋外的国槐树下。老舅手颤抖着拄着木棍,另一只手扶在铁管上拖出瘦削细长的影子。头上戴着的安全盔,此刻已然被如血的夕阳涂上一片金黄色,乍看上去,仿佛真的是一顶辉煌而庄严的冠冕。老舅和妗子是真的沐浴在活生生的幸福里呢。这极简而又沉甸甸的幸福,与财富和金钱无关。
   暮色暗沉,我的耳边依稀又传来木棍敲击钢管的声响,那清脆的敲击声,“笃笃,笃笃”,一声,两声,三声……,悦耳的声音伴着满天晚霞,在一个端坐在门口的瘦削身影的守望中,渐渐混入纷纷归巢的一声声雀鸣。
   返程车上,妻子忽然说:“将来,等咱们老了……”话音未落,就被公路上坑洼的颠簸突然打断。我下意识地伸手摸到挎包里那两个凉透的茶叶蛋,想起今早离开家时,垂暮的母亲扶着门框的身影被朝阳拉得很长,仿佛要填满整个空落落的院子的模样。微风起处,哥哥沾满铁锈和颜料的破旧工装,还晾在院了中拉起的晾衣绳,在母亲的目光里轻轻地摇晃。
   夜色又漫上来时,我依稀望见家乡老屋窗户里透出的片片暖黄的灯光。我知道,此刻母亲正在锅里温着细软的小米粥,篦子上整齐地摆放着那诱人的菜团儿和花卷——就像悠然逝去的五十年,每个暮色苍茫而又无比温馨的傍晚。轻声推动木门的吱吜声,炒锅内铁铲与蔬菜的碰撞,这些细碎的声响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网住了所有匆忙与踉跄中走过的时光。
   我们都是时光的守望者。愿我们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落,怀一颗平凡的心,撑一把真情的伞,坚守着低到尘埃的守望。
  

共 280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爱的守望》一文以质朴清新的笔触,为读者勾勒出中国式亲情的一幅深邃图景。作者以“安全头盔”“绒布缠满钢管”“敲击钢管的隐秘暗号”等物象为光点,将祖孙三代人之间的心系牵挂层层剥开——轻便抗摔的头盔隐含着孙子一天的牵挂,钢管上缠绕的陪嫁绒布被面浸润着子媳的心怀孝意的缜密,晨雾中晾晒的工装裹挟着母爱绵绵不绝的的温度。这些具象化的情感载体如年轮掠过般柔软,在青砖老屋与都市霓虹之间织就一张今生守望的真情之网。文章语言具有雕塑般的重量感:老舅的头盔在暮色中熔成“一顶皇冠”,钢管裹着紫绒化作“悬浮的蛟龙”,木棍敲击声混着雀鸣编织成岁月的密码。作者采用蒙太奇手法,让茶叶蛋的温度与韭菜饺子的蒸汽在时空中交织,使三代人的守望在光晕中达成精神层面的有效共振。文章最动人之处在于对“守望”的重新解构:这不是单向的目送,而是双向的奔赴。当老舅扶着钢管拖出细长影子,当母亲的目光浸透晾衣绳上的工装,守望者亦成为被守望的坐标。文末将个体记忆升华为集体乡愁,那些低到尘埃的牵挂,终会在时光长河里结晶成永恒的琥珀。一篇情真意切的佳作,推荐共赏。【编辑 紫云朵朵】【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421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云朵朵        2025-04-20 15:20:05
  祝贺新作发表。读后感到很温馨,很有启迪。能读懂亲情,关怀亲情,宣扬真善美,为您点赞。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2 楼        文友:高朋满座        2025-04-20 15:23:01
  感谢老师的倾情阅评。人生之中,平凡的守望最值得珍惜,让我们珍藏这一段至情的美好。问好老师。
3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4-23 17:17:46
  拜读老师精心创作的《爱的守望》征文作品,很受启发,对守望者的重新架构和巧妙设计有了深刻的了解,文章情融其内的舒爽惬意顿然间扑鼻而而来,为老师精细优美的文笔和灵动传神的文字所吸引。再次致谢老师,感谢精彩分享!
回复3 楼        文友:高朋满座        2025-04-23 22:23:22
  感谢老师的真情点评,祝老师安好,喜欢您的作品和娴熟的文笔。拜读!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