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在】“美瞳”之美(随笔)
写完迪迪老师的新作《美瞳》的编按之后,原本打算写一个比较长的跟评,来进一步挖掘这篇文章的内涵,没想到写着写着,就如兰州拉面一般,居然扯出一篇短文,这是我开始没有想到的。
一
迪迪老师的新作《美瞳》,在创作过程中第一个出彩的地方就是文章的题目。关于题目,周作人先生在《金鱼》一文中写到:“虽然后写题目是一件难事,有时竟比写本文还要难些”。题目“美瞳”似乎与小说内容没有什么相关性,但这正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的眼神往往是他的内心世界活动的展示。灵活快乐的眼神,通常意味着他内心有丰富的情感;而缺乏灵动的眼神,则可能暗示着其内心深处某种程度的冷漠与邪恶。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美瞳”掩饰后的眼神,是全文的主线,也是文章主题的引领。“英语老师从那个女生的眼神中看出了隐藏的邪恶和洋洋自得,意识到事情并不像他们说的那么简单。”这是文章中第一次出现带眼神这个词的句子,这句话反映出英语老师对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初步塑造出一位负责任的教师形象,也从另一个角度描写出了被污染了心灵的“美瞳”女孩儿玩世不恭的形象。
“英语老师敏感的神经捕捉到了那几个女生紧张的语气和异样的眼神。”这是文章中第二次出现眼神这个词,通过“异样的眼神”,描写了另外几个女孩儿在做坏事时,被老师发现时的紧张、不安的心理,也描述了这几个孩子心灵没有被完全被污染的状态。英语老师的眼睛是明亮的,是负责任的,进一步完善了这位老师的形象。
“如果发现英语老师盯着她,便用那双戴了美瞳的眼睛无辜地看一眼老师。”这是文章中第三次出现眼神,“美瞳”本来是一种追求时尚的表现,是女孩子青春活力的表现。但作为一个在校学生来讲,却是孩子内心空虚、失去了理想的表现。她用叛逆来向社会宣布她的存在,想得到社会的认可与赞同。从这个意义上讲,“美瞳”女孩儿既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一位受害者,同时她也是一个内心充满邪恶的施暴者。
100多年前,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里大声疾呼:“救救孩子……”发自先生内心的呐喊,不但表现出鲁迅先生的人道主义情怀,还表现出了鲁迅以文艺创作来改造社会的精神追求。从这个意义上分析,迪迪老师的小说《美瞳》的社会意义,远远超出了一般文学领域内涵。
二
《美瞳》虽然是一篇短文,但文章结构条理清晰。文章开始以学生缺课为引,进而去寻找缺课的学生,再到寻找学生的路径,一直到找到学生,最后以被霸凌的学生请假回家,“美瞳”女孩儿空虚假装无辜的眼神结束。以故事的发生、过程、结束的时间为顺序的写作方法,虽然失去文章跌宕起伏的悬念,但给读者构思清晰的感觉,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更容易去思考文章深层次的内涵,去探讨文章的主题思想。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作者以叙事为主,通过简洁的对话以及肢体语言,把英语老师、“美瞳”女孩儿、被霸凌的女孩儿、跟随的女孩子们,被霸凌女孩子的母亲、班主任老师、英语课代表这些小说中的人物,都塑造得十分到位。通过各种人物的表现以及他们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校园霸凌这一丑恶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法律宣传的缺失,学校监管的不到位,家庭教育的忽略,老师的忽视,施暴者道德的沦丧,这些隐藏在人物活动背后的原因,都被作者逐层揭示出来。
文章最为精彩的地方就是文章结尾的处理,被霸凌女孩儿空出的座位,像一个无声哭泣的黑洞,诉说着被霸凌女孩儿内心无尽的伤痛,诉说着她被霸凌时内心的崩溃。“美瞳”女孩儿佯装无辜的眼神,下意识掩饰自己略带尴尬的行为,这一切,都让读者感到无奈和悲哀。
三
《美瞳》这篇文章的创作初衷与主题,就像作者在回复中所言:“校园霸凌事件接连不断,甚至血淋淋的惨案也时有发生。为什么非要等到惨剧酿成才会引发民众的恐慌?为什么一朵朵鲜花提前凋零,民众才会奔走相告,才会试图唤起国家、学校以及家庭的重视?我们为什么不能防患于未然,真正还孩子们一个阳光明媚的晴天?”
不过,值得我们欣慰的是,我在网上找到了这样一个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5号)。文件的工作目标是:通过深入开展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切实加强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集中查处通报一批情节恶劣、社会影响大的恶性事件……文件进一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状况,加强对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的宣传和解读。这一切说明,在国家层面上已经重视校园霸凌这一社会毒瘤,并上升到了法律的高度。
有了法律依据,有了工作方案,我相信,校园霸凌这一令人心痛的丑恶现象,在不久的将来,会像噩梦一般过去。校园里都是青春洋溢的身影,每一位孩子都该拥有快乐清澈的眼神。就像冰心的《小橘灯》里的小女孩儿说的那样:“不要担心,我们都会好的。”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点亮一盏小女孩手中的小桔灯,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我们都会好的。
(原创首发2025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