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东篱】巷子谣(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东篱】巷子谣(散文)


作者:欣然花开 秀才,1517.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5发表时间:2025-04-22 04:54:46

站在巷子这头,望不到那头,那是电影里的画面,可能是一种意象。生活里,窄窄的、幽幽的巷子,它们蜿蜒如织,韵味悠长,就像一首动听的歌谣。
  
   一
   夏日午后,太阳红得像火球,地上冒着热气,门外热浪滚滚。地上铺张蒲草席子,一家人躺在上面打个午觉,大人们躺下去就着了,呼噜声此起彼伏。孩子们一个个睁开眼,捂着嘴,光着脚丫子,猫着腰蹑手蹑脚地出了门,一气儿跑到巷子里,坐在地上把怀里的鞋子拿出来,捂着肚子笑,好一会儿才穿上,长长的笑声在巷子里回荡。
   蝉声爬上梧桐,爬山虎随着一声声蝉鸣爬上屋顶,它们在比谁爬得高,好引来孩子们的叫声:“快来,看呀!这里呢!”蝉叫得更欢,爬山虎翘起了小脚丫,孩子们呢,拍着手:“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开飞机……”张开手臂在巷子里转着圈,好像自己真上了天,变成了会飞的大飞机。
   男孩子从口袋里掏出花花绿绿的弹珠,找个拐角,蹲在地上就玩了起来,坑坑洼洼的地面,成了弹珠滚动的自然路线,“撞!撞!快!赢咯!”“再来!”输了的咬着牙,把手上的弹珠看了个遍,直到对方催了,才撅着嘴不舍得地拿出一粒。仔细看,上面一定有小小的坑,要不就是里面的花纹在那群弹珠里是最不好看的。每一粒他都如数家珍,都是他的心肝宝贝啊,就连睡觉也要放在枕头下面的,睡前还要数一数,少了一粒,那是茶饭不思,心心念念想着怎么赢回来。
   手里没有钱买弹珠的,就自己动手折纸板,虽然身上穿的衣服褶子一大堆,再看人家手上那一叠纸板真是棱角分明,折得整整齐齐,小伙伴们都羡慕得很,一个个嚷着让他教,选什么纸,怎么折,在人家那里就是三字——“太简单”。课本的封面、封底,大胖娃娃挂历,都是难得的好材料。打纸板,需要技巧,也需要一定的力量,一只膝盖跪在地上,纸板才打得更准。只是裤子膝盖那里不知道什么时候破了一个洞,搁在这会,叫潮流,那时候免不了回去要挨一顿打,为了赢,哪里还顾得上这。好家伙,玩来玩去,最好的纸板大部分又被他赢到口袋里去了,鼓鼓囊囊的,裤子都挂不住小细腰了,一摇一摆地往家走,在后面看就像一只鹅,只不过是一只露着屁股蛋子的灰鹅。
   小小窄窄的巷子,清幽凉爽,带给孩子们无穷的欢乐,是孩子门的童梦乐园,他们在巷子里无忧无虑地闹啊,笑啊,唱着快乐的歌谣。
  
   二
   初冬的傍晚,绵柔的细雨悄然落下,催促行人回家,我要去车站坐车,问了路人,走过前面的小巷,出去就是车站。就这样,我走进了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我没有撑一把油纸伞,却无意走进雨巷,没有忧伤和惆怅,只有按捺不住的激动,心中竟然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说不定可以看到丁香一样的姑娘。
   于是,不着急赶路,慢下来感受小巷风情。斑驳的墙体长满青苔,青色的瓦檐下橘黄色的灯光一盏盏亮起,照在行人身上,柔和、温暖,消散了雨中的寒意。两边是大大小小的店铺,裁缝铺,杂货铺,理发店,那些七八十年代的画面,似乎被这矮矮的一间间房子定格。路边高大粗壮的梧桐树,陪伴着小巷走过春秋,见证着小巷曾经的辉煌,也继续陪她走过冬日萧瑟,光阴的流逝在这里似乎找到了注脚。
   梧桐树下,挂着一红色帧旗,上面写着“米酒”,这是小县城才有的独特风味,喝到嘴里酸酸甜甜,心里一股暖意流过。售卖米酒的是一个六十岁的老伯,此时正坐在屋檐下,看到行人,只是抬了一下眼,然后又垂下,酒香巷子深,他的酒是有知己常客,哪里需要吆喝。对面走来一老妇,脚步匆忙,像是突然而入的外来者,与小巷的宁静格格不入,她手中有伞,却位撑开,只见她直奔“米酒”而去,我在为老翁欣慰,难道是买酒的老主顾来了。果然,老翁立马站起身,眼睛看向老妇,与之前的漠然相比,眼泪只有温柔。老翁骑着山轮车,后面载着甜米酒,还有他的丁香姑娘。
   依依雨巷,油纸伞下,曾经的少年,已然老去,丁香姑娘就在身旁,人生最幸福的事情莫过如此。
  
   三
   这些巷子,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是平凡生活的点缀,是人生的一种写意,是心中的情感寄托,流淌出的故事是记忆中难以抹去的人间真情。有一处巷子,它已经成为彰显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远远超出巷子的本意——六尺巷的故事,你一定听过。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全长100米,宽2米。巷南是张英的宅院,巷北是吴家的宅院。当时邻居吴家要扩盖新宅,想要侵占张家老宅的宅边地,张家人不同意,两家互相争执,各不谦让,一度闹到打官司的程度。张家就写信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张英,本想借助官威,压一压吴家。张英接到书信,了解情况后,连夜书信一封,快马加鞭送回,张家人拆开,乃是一四句诗——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中国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以礼待人,“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吴家知道后也主动向后退让三尺,于是就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一封书信化干戈为玉帛,其中可见张英的智慧与格局,两家“礼让”的精神也流传至今。
   春日,六尺巷游人如织,全国各地的人去打卡,走进六尺巷,两旁的粉墙黛瓦错落有致,马头墙高高昂起,像在讲述着久远的故事。窄窄的六尺巷流传着心胸开阔,恭谦礼让的故事为世人敬仰,人们走进六尺巷,接受熏陶和洗礼,六尺巷的故事润泽一代代中国人,谦逊礼让之风也会代代传承。
   小小的巷子,就像一首悠扬的歌谣,有快乐,有依恋,有期许;让人喟叹,让人怀想,让人轻轻哼唱。
  

共 22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以“巷子”为主线,以唯美细腻的笔触描述了童年巷子的生活、雨巷的温情与“六尺巷子”的故事,引领读者去感受不同情境下巷子的独特魅力。在夏日的巷子里,孩子们趁大人酣睡偷跑出来,弹珠、折纸板的游戏玩的不亦乐乎,无论是“爬山虎翘起小脚丫”,还是“露着屁股蛋子的灰鹅”,都充满了生活气息与童真童趣,鲜活地再现了童年的纯粹与美好。初冬的雨巷弥漫着戴望舒笔下的诗意,作者身在小巷没有惆怅,内心充满着期待。巷中青苔斑驳的墙体、暖黄的灯光、怀旧的店铺,尽显岁月沉淀的韵味。卖米酒老伯骑着三轮车,载着甜米酒和他的丁香姑娘,平淡生活中的烟火气,赋予了雨巷动人的浪漫温情。聚焦安徽桐城的六尺巷,如今游人如织,它不仅是历史遗迹,还蕴含着一个“六尺巷道”的典故,张吴两家因宅地纠纷,在张英“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劝解下,各自退让形成六尺巷道的故事,凸显和传承着中华民族谦逊礼让的传统美德,不仅升华了主题,同时也引发读者对民族文化的感悟和共鸣。在作者的心中,小巷如悠扬歌谣,承载着快乐、依恋、期许,令人沉浸其中,余韵悠长。文章结构精巧,语言诗意灵动,是一篇兼具文学性与感染力的优秀散文, 力荐品读!【东篱编辑 石叶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422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岚亮        2025-04-22 11:35:32
  巷子谣写得很精彩,文字精炼、清新、隽永。很有趣的童年往事,如悠长的巷子,和那些天真的童谣,蜿蜒于心。
回复11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4-22 13:27:00
  巷子是平凡生活的诗意,走进小巷,情意绵绵,感谢亮哥一直的鼓励,欣然向老师学习,问好春安!
12 楼        文友:森林大地        2025-04-22 19:07:03
  巷子谣,也是童年时光的回忆,更有礼让永传的真实典故。文字细腻,散发着青春少女的味道。祝老师春祺撰安!工作生活愉快!
回复12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4-22 21:58:23
  感谢森林老师留墨鼓励,巷子的故事一直在传唱。问好老师,春安,佳作频频!
13 楼        文友:简柔        2025-04-22 19:10:40
  六尺巷的故事,很有教育意义,让他三尺又何妨,说得真好。巷子里的故事温馨美好,沉淀着时光的宁静和诗意。欣赏欣然老师拜读美文。
回复13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4-22 21:56:29
  感谢简柔老师留墨鼓励,巷子的故事一直在传唱。问好老师,春安,佳作频频!
14 楼        文友:我是塞翁        2025-04-22 21:33:13
  我家与邻居家之间,四十多年来,一直有一个巷子。巷子里也承载着童年生活中的欢笑和曾经生活中的温馨,只是少了老师美文中的丁香姑娘。老师的文意蕴深远,情感真挚。拜读学习美文!祝贺老师的又一大作摘精。遥握问候老师!奉茶!
回复14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4-22 21:58:04
  丁香姑娘,是心中的美好,只要心存美好,就能遇见美好!问好塞翁老师,期待老师佳作!
15 楼        文友:加朋        2025-04-24 10:33:33
  小巷一个社会生活最小的单元,连接的是人间烟火,佳作表现的童真童趣,小巷与变革的冲突以及小巷邻里间的磨合情故,最好地诠释了民间的那些真情实意。拜读佳作,受教了。
回复15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4-24 12:01:02
  感谢加朋老师温情留墨,小巷的回忆总是那么难忘,见证人间很多美好和真情。问好老师春祺,佳作连连!
共 15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