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心灵】在慢慢变老的路上(随笔)

精品 【江山·见证】【心灵】在慢慢变老的路上(随笔)


作者:毕雨民 秀才,2179.0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7发表时间:2025-04-22 20:23:19
摘要:在慢慢变老的路上,人的活法不外乎这样四种状态:努力地活着,自然地活着,积极地活着,消极地活着。

【江山·见证】【心灵】在慢慢变老的路上(随笔) 曾经以为,变老是非常遥远的事情,相信人生会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任性虚度。也曾看到那些风烛残年,在寒风中颤颤巍巍,亦步亦趋;看到那些白发苍苍,佝偻着腰,借助着拐杖,艰难地行走;也听说一些瘫痪在床,终日走不出室外,在床上老去……但,还是觉得变老是相当漫长的过程,生命可以长过一个世纪。
   曾经年轻的我,勃勃朝气,目睹着老迈的同事坚强地战斗在岗位上,那种老态龙钟、那种力不从心,那种满脸岁月沧桑,我想到过年龄不饶人,但并没有过多思考。因为年轻,觉得变老还很遥远。不承想,稍不留神,已经工作满四十年,法定退休年龄让我不得不离开岗位……
   这才发现,自己已经老了。
   从上学到工作一直规律上班、下班。起早贪黑、星夜兼程、忙忙碌碌,一下子变成脱缰的野马,完全自由下来。年轻时也不喜欢忙碌上班,有个周末好好歇歇,幸福得不得了。习惯了这样规律上班,有个周末缓冲就很好。一下子不用上班,每天度假,很不适应,也快乐不起来。
   觉得自己还不算老,应该有所事事。还好自己有些优势,社会上也有一些工作应聘,闲不住的我便开始体验那些从未做过的事,挑战自我,丰富余生。没想到一直顺畅的我,不断陷入僵局,又不断冲出困境,不断尝试新的岗位,又不断辞旧换新,体验感满满的。
   首先从体制内到体制外,在许多方面都是一种挑战和考验。尽管多年来的事业锤炼,在专业技术、管理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多方面有了丰富的经验和厚实的基础,总能很快适应新的工作,迅速把控局面,继而取得基本业绩。但是体制内人心向上,淡薄金钱,追求事业成就和个人荣誉与体制外一切为了金钱形成鲜明对照。私营企业似乎只在乎利益,利用经济手段管理下级、随便解雇员工,利用矛盾解决问题,甚至制造矛盾平衡关系,赤裸裸的买与卖的服务让我震惊。员工像打仗一样拼斗,没有完善的保护机制,没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这种文化与思想的差异创伤了我……
   很长一段时间内,让我深陷迷茫。静下心来,深度思考之后,决定不再接受这种残忍的体验。——终归我是一书生,心灵纯洁无瑕,未被污染,而且退休后的所有体验,只是丰富余生,挣不挣钱不重要,还是回归自我,做回本我。
   我对曾经误入的圈子里的人戏称“躲在文学里避难”,尤其那些把文学看得一文不值,眼里只有钱的人。我要让他们知道,人活着不只是为了钱,还有一种活法,那就是“诗与远方”的情怀,那是精神富足的状态,是三观共振的活法。渐渐的,春光重回我心里,处处阳光普照。我像经历了一场炼狱,重新回到安静与和平。
   人只有闲下来才能深度思考,才能明白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才不再卷入别人设置的游戏规则,玩一场场被宰割的游戏。做喜欢的自己,做明白的自己,不被诱惑所动。把健康放在首位,让身体动起来,让心情好起来。 “有所事,无所为,不所累”,慢慢地便成了养老路上的信条,我便遵循这些理念去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
   有人说,退下来的人也不能太闲了,闲着闲着就脱离了社会,闲着闲着就废了,不无道理。人是一个有生命有思想的生命体,既需要食物营养有机体,又需要得到体能锻炼才能使有机体充满活力,同时有思想的人类不能离开社会人群,要不断与时俱进。信仰、信念、道德、觉悟等都能影响一个人健康的心态与幸福快乐。
   我发现,在慢慢变老的路上,人的活法不外乎这样四种状态:努力地活着,自然地活着,积极地活着,消极地活着。
   那些没有足够经济支撑的养老,必然是一边努力地挣,一边精打细算地花——努力挣钱养老,努力挣钱看病,努力地活着。
   有基本保障养老金的属于后面三种活法,一觉睡到大天亮,上午十点钟左右起床,饱食一顿正餐。午休到下午三点,到外面散步、锻炼、购物,回来看着电视进入晚餐,刷着短视频躺平。无所事、无所为,无欲无求,自由自在,自然地活着。
   剩下两种活法是大相径庭,绝然相反。
   一部分人突然退下来,人脉散去,人情骤冷。从原来的忙忙碌碌到闲下来无事可做很不适应,又不能积极充实和改变,无聊地打发着时间,消极地度过每一天。不想去做点什么充实自己,也不知道去做些什么才能改变目前这一切不适应,这便是退休综合征,消极地活着。
   与之相反的是积极地活着,分三种情况。
   有一部分人退下来又上岗,重新在新的岗位发挥作用,为了挣钱,也不完全是为了挣钱。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有能力有价值,有的确实有价值,能给别人解决问题,带来利益。社会有需要,他们也乐得而为之,实现价值交换。
   还有一部分人不愿太闲,主动找一些事去做,不是为了挣钱,而是有点事做,打发无聊。有的甚至放下身段,做保安保洁,真的需要钱吗?挣着万元退休金,是退休人的天花板。不如说习惯了忙碌,是真的闲不住。所谓忙碌既充实,就是对他们的真实写照。
   更多的退休人是心有所属,或投入自己的兴趣爱好,陶醉于自己的梦,练书法、学绘画、唱歌、表演,有所成、无所就真的无所谓。或走出去享受大自然美轮美奂的风景,好好欣赏一下这个住了很久却没有来得及慢慢品位的世界。从天上飞,在地上跑,旅游祖国的大好河山,玩得不亦乐乎。值得花这个钱,也消费得有价值。
   综合上面三种,为了充实,为了梦想,有所希望,有些目标,有所向往,积极地做些什么,可以带来精神慰藉和快乐的活法都是积极地活着。可以提高生命质量,积极地享受余生。
   仔细观察我们周遭,在慢慢变老的路上,五花八门,形态各异,各有特色——
   镜头一:伴随着上班人群的节奏,广场上响起抽打陀螺的“啪啪啪”的鞭子声,七十岁左右的老人卖力地挥舞着鞭子,发出阵阵清脆悦耳的声音,那种力量是生命力的亢奋,是灵魂的呐喊,标志着生命依然有勃勃生机。陀螺发出“嗡嗡”的声音,飞速地转动着,定力成一个点。顶部图案汇聚成一副精美的图案,动态的美感,随着速度渐变,有的还带着动听的音乐曲子。
   老人们嘴里说着活动活动筋骨,出把汗,锻炼身体,心里、手里都在研究技巧,尝试着玩出把戏,创造精彩。
   几十元、上百元、几百元的陀螺都有,就喜欢玩这个东西,小时候就迷上了,又没有别的爱好,花几个钱又算什么。鞭子也有好几把,长的、短的、适中的。鞭绳也是各种材质的,为了适合各种需要,省力、好用,能玩出精彩的套路。这些都是有长时间实践研究而得出来的经验,玩出花样,玩出水平,玩出心情,虽然看似简单,蛮有学问。
   镜头二:我家房子后面有一个公园,无论春夏秋冬,上午八、九点钟,有一群老人都会准时坐在树下,一条绳子上搭着两开纸大小的歌词本子,简单的谱子,简单的歌词,一位矮胖老人拿着教鞭指挥着大家一起合唱。
   不再是幼年的童真,不再是壮年的高亢,只剩下老年时光隧道传出来的岁月声音。《我爱北京天安门》,老人们回忆着娃娃的传唱,竟然也唱出了几分童真。《我是公社小社员》,洋溢在老人们脸上的喜悦,仿佛又穿越回那个时代。
   镜头三:公园的南端有一个亭子,一位老人准时在八点钟奏响曲子,近乎专业般娴熟、悠扬的音乐穿过街道,环绕在小区上空,一种别样的美。除了极端恶劣的天气,老人每天准时演奏,严谨而专业。演奏成了老人一种精神寄托,也是生命与艺术的和谐,在音乐中慢慢流淌余生,赋予生命的美好。
   镜头四:广场里到处都是唱歌的人,音响也很有档次,就爱吼吼嗓子,又不差钱,整个几千的设备,上万的也值,唱出来的效果不亚于舞台上。没想到自己还可以唱得这么好,真后悔当初没有上台的机会,否则也许多成就一位歌星。老人这么想着,仿佛已经走上舞台,歌声嘹亮在空中,穿过宽阔的马路,引来无数欣赏者,驻足、观赏,里面还有同事、同学、朋友、爱人,自己脸上好有光,一种小有成就的感觉油然而生,荡漾在老人脸上。
   镜头五:一个理发店的理发师,看着年龄也不小了,只是不愿意闲下来,多少挣个钱就很满足。每次我去理发,总能听到虫鸣,冬天也有蟋蟀悦耳的叫声。他说除了理发,他的业余时间都在玩耍这些昆虫,他不惜高价从市场上购回,细心伺候着、养育着、观赏着。买了专业书籍深入研究,在网上还有兴趣群,一块玩得不亦乐乎。到了夏季秋季繁殖旺盛的季节,他经常到郊外杂草丛生的地方,蹲守着、倾听着,伺机捕捉。我顿悟:投入其中、陶醉其间该是多么美好的享受!
   镜头六:我有一位老同学退下来就有了明确的兴趣方向,上午上班,下午就进入工作室不停地写呀、画呀。收废品的老头过一段时间就从他的工作室拉走一车废纸,很不理解他为什么这么浪费。不在一个层次,怎么能看懂,这就是认知的高度。我问他有没有想过在艺术上有所作为,他说只是一种兴趣而已,在乐趣中有所追求也很好。很快他在《中国书画报》上就发表了评论性的文章,比一位美术教授还超前一版,虽然无所求,但已经玩出相当的水平。慢慢积淀几年,汇集作品出一本书,自己看看,留给后人,多么好。
   同时要知道,社会是万花筒,阳光的、美好的与阴暗的,丑陋的并存。往往丑陋的包装上美好的外衣迷惑防疫力差的人,老年人就是弱势群体,容易迷惑入局,上当受骗,甚至在变老的路上摔个大跤,遭受重创,原本的幸福,蒙上冰霜。
   最近,线上线下商业模式开始进军老年群体,抓住老年人不会网上的购物商机,美其名曰:“线上抢购,小店取货。”表面上解决了老人们的痛点,实际上网上团购节省了好多邮寄成本,商家获得更多利润空间,也算合法,也算经营之道,但接下来的操作真的不道德。利用小恩小惠的办法拉老人入群听课,用一些商品尾货发福利,吸引更多老人入群、听课洗脑,夸大商品价值,忽悠老人抢购,割韭菜。
   更为可气的是,一些不道德的商人抓住多数老年人身体有病的特点,通过线上群、线下会议室讲课洗脑的办法,销售保健药品,甚至非法销售处方中草药,收获肥厚利润。并抓住老年人也想挣钱的心理培养销售群体,用传销模式裂变团队,获取高额利润。
   一些理财团队盯着老年人的养老金不放,掏空他们的口袋,又发展他们进入团队去掏空别人。本来已经在变老的路上,生命还有很短的一段时间,应该安静地享受晚年,却被骗得忙碌起来,甚至挖空心思地把自己的人脉圈子搜索干净,费尽心机地把他们也整进骗局,落得晚节难保。每每我看到从大楼里走出来提着大包小囊的老人们,步履蹒跚着,还不失热度地争论着,洗脑把老人们变得愚蠢而疯狂。
   每当看到这些,我心里变得无限愤怒,转而悲哀至极,再缺德也不能对老人下手呀,而且不明真相的老人又把更多熟人、朋友、师生、同事、亲戚拉进局中,想过后果吗?
   我不去评判这些做法的合法性,道德与人性,只讲在变老的路上,老年人已经经不起折腾,不要把手里有限的养老金赔个精光,还要赔上身体健康。人老心善,躲不过精明的骗子,还是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安分守己地守住自己这点养老金,花不完,留给子孙又何妨?
   这个世界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与错无法评判,并且我们无法掌控别人,那就管理好自己的余生吧!既然我们已经在慢慢变老的路上,留下来的生命弥足珍贵。首先,我们要明白,既然这个世界要交给年轻人继续征程,我们就不再需要奋斗和努力了。即便不想闲下来,也不是为了挣更多钱,更不要想做成一项事业,而是有所事,无所为,不所累。其次,我们要做内心喜欢的自己,而不是众人喜欢的样子,为自己活着。在我们完成生命历程的时候,欣慰满足,不留遗憾。最后,要懂得营养身体、锻炼体质。有健康才能有质量地活着,精神富足才更为幸福,诗与远方才能让生命无限延长。
  

共 459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写给老人的作品。作者以自己的经历为引,讲述了自己对老去的看法。当时光流去,当冰已成河,当老去终于成了一个现实摆在自己面前之时,余生怎么过,就成了一个现实的问题。作者根据自己的经历,生动展现了退休后的生活转变与心路历程,从不知老,认为老去还早,到老真地来到了面前,这其中的心理变化巨大且真实。作品深度剖析了老年人努力、自然、积极、消极等四种活法,通过多个鲜活镜头描绘出老年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作品在讲述自己对老去的看法时,也犀利揭露了社会上针对老年人的不良商业现象。对把些昧着良心赚黑心钱的不良之人和事进行了无情的鞭笞。文章字里行间满是对老年生活的思考,作品提醒着我们每一个人,其实,我们都行走在变老的路上,尽早,老去都会要找上我们。我们要珍惜余生,在变老的路上守护健康、追求精神富足,找到属于自己的活法。【编辑:透明秋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0427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04-22 20:32:21
  拜读老师关于慢慢老去的作品,体味正在老去的时光。点赞。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04-22 20:32:52
  一篇可圈可点的作品,推荐共赏。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04-22 20:33:19
  期待更多佳作在这里首发!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4 楼        文友:毕雨民        2025-04-23 08:01:10
  谢谢秋雨老师的编按和评价。
码排文字亦如品茶,享受品味其乐无穷。
5 楼        文友:毕雨民        2025-04-23 08:03:03
  谢谢秋雨老师的编按和评价。
码排文字亦如品茶,享受品味其乐无穷。
6 楼        文友:毕雨民        2025-04-23 08:04:50
  每个人都脱离不了变老,怎样安排余生才有个幸福的老去过程,大家都在关心。
码排文字亦如品茶,享受品味其乐无穷。
7 楼        文友:毕雨民        2025-04-23 08:07:12
  我刚退下来还不服老,几次冲锋才感觉到不是冲锋陷阵的年龄,开始归顺慢慢变老的队伍享受余生。
码排文字亦如品茶,享受品味其乐无穷。
8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4-23 17:21:19
  拜读老师精心创作的《在慢慢变老的路上》散文作品,对老年生活的态度和流逝时光的沉思也开始跟着老师的笔触慢慢思考,十分赞同老师珍惜健康、精神富足,找到本我的活法。再次致谢老师,感谢精彩分享!
9 楼        文友:毕雨民        2025-04-25 17:12:59
  好多人在退休初期都有不适应,进入退休状态都有一个过程,在工作与不工作之间经过多次反复,经过尝试与体验,才找到适合自己的余生活法。
码排文字亦如品茶,享受品味其乐无穷。
回复9 楼        文友:毕雨民        2025-04-25 17:16:07
  谢谢老师的点评,您的文章写的真好,向您学习。
10 楼        文友:毕雨民        2025-04-25 17:15:03
  好多国家对于工作年龄没有限制,退休继续工作比比皆是,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工作到老也是一种退休模式。
码排文字亦如品茶,享受品味其乐无穷。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