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春的引力场(诗歌)
摘要:原创首发
是谁
布下了满眼的春光
像是铺展一轴流光溢彩的锦缎
引诱人们流连忘返
又是什么力量
拽下来人们前行的脚步
让目光沉醉
春日的彩云
在湛蓝的天幕上
云卷云舒
每一处的靓丽
都像是被阳光亲吻过的诗行
大海翻涌着
将咸涩的浪漫
酿成微醺的状态
更是醉到了无数
追求品位的文化人
岸边草木疯长
浓郁葱葱
如潮水般漫过堤岸
和着姹紫嫣红的花朵
彰着她的妩媚惊人
在风中私语
随风摇曳的垂柳枝儿
将灵动与诗意
编织成无形的网
网住了多少位文人墨客
春风裹挟着万千情愫与遐想
没有行前动员
便唤醒了蛰伏的渴望
领先一步
迫不及待地启程
奔赴幸福的远方
穿行于向往中的每一处地域
领略不同的文化特色
在小镇的街巷
邂逅意料之外的惊喜
在大海的怀抱
感受波澜壮阔的深情
漫步时
捡拾生活的细碎美好
骑行中
领略山海的雄浑神奇
快门按下的刹那
定格的
是转瞬即逝的光影
和永恒流淌的诗意
【编者按】诗歌以“流光溢彩的锦缎”“阳光亲吻过的诗行”“姹紫嫣红的花朵”等密集的视觉隐喻构建春日图景,色彩(湛蓝、姹紫嫣红)与动态(云卷云舒、草木疯长)交织,形成强烈的画面冲击力。通过通感手法赋予自然以情感温度,使“浪漫”具象化,展现诗人捕捉细微美感的能力。从开篇对春光“引诱”“拽住脚步”的疑问,到中间草木、垂柳“网住文人墨客”的陶醉,再到结尾“奔赴幸福远方”的主动追寻,情感从被动沉醉转为主动拥抱,形成“触发—沉浸—升华”的递进结构。尤其是“春风裹挟着万千情愫与遐想/唤醒蛰伏的渴望”一句,巧妙衔接自然景象与心灵悸动,体现人与自然的情感共振。诗句多采用四字短语与长句结合,节奏张弛有度,对仗工整且富有画面切换的电影感。“编织成无形的网”“定格的/是转瞬即逝的光影”等隐喻兼具诗意与哲思,暗合“刹那即永恒”的美学追求。推荐欣赏。【编辑:安子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