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转折点(诗歌)
摘要:四面八方但有结节,越饱满,忍不住抽梢……
1
四面八方绵延抗战,但有结节
越饱满,更膨胀
忍不住抽梢,一棵树有了
生命的转折点
尝试着,穿起时光
汉唐宋元明清多个朝代
开枝散叶,生生不息
有芽蕾,会有花叶
有开花,必有结果
遇上强冷空气
里外肌肉皱起着疙瘩
万般掉落
人世间的节奏再次更迭
2
四面八方庇荫,注意那些分杈
强扭成万千条河流的模样
澎湃汹涌,在半空中
漫山遍野万千种生命的朝堂
熙熙攘攘,不匆不忙
不是枝叶太过密集
不管什么时候
我们都能听得见呼吸
在年轮的呼吸中长大
任何方向上都成了裹挟之势
警告那些行尸走肉
启发着向前的趋势
3
上下多少年
有纠缠,有坎坷
千万里广阔
何时不是环绕着
再远的距离都是一种关系
细分出北庭、东厩
南波,西野
越是向前
越是显出主宰的伟力
追溯直至源头
四面八方亿万丈悬崖底下
每时每刻都在潺潺流淌
陈述着生命的状态
4
世界很大,到处都是胸怀相对
无论大小、宽窄
只有瞬间的停留才获得数据上的感觉
文化的囤积,需要解读出数据的密码
欲望无法遏制
争先隆起,打破地表的宁静
隆起的高度,不一定是欲望
在转折点上,要辨析方向
一犬吠影,百犬跟声
整个世界不应该是模式
利益的追逐下还有深层的东西
未来就在转折点上重构
【编者按】陈老师这组诗,语言跳跃,富有张力。诗歌的价值,不仅在于语言的雕琢与意象的堆砌,更在于它必须承载独特的使命——以真挚情感叩击读者心扉,以深邃思考撬动思维枷锁,唯有如此,方能在诗人与读者之间引发跨越时空的灵魂共振。这首诗正是通过极具张力的意象群与充满思辨性的表达,完成了这一艺术使命。
诗中,“结节”“分杈”等自然意象构成历史演进的隐喻载体。从汉唐宋元明清的朝代更迭,到“强冷空气”带来的文明凋零,诗人以植物生长的生命周期,勾勒出历史兴衰的循环图景。这种隐喻并非简单的就事写事,而是将对历史规律的思考熔铸其中,让读者在自然现象的映射下,思索文明进程中那些不可抗拒的外力冲击。而“万千条河流”“万千种朝堂”的意象,则将权力的扩张具象化为令人窒息的洪流,“行尸走肉”的个体在权力裹挟下失去自由意志,这种对权力异化本质的揭露,直击当代社会权力与个体关系的痛点,激发读者对现实处境的反思。
“只有权力一种学说”“只有利益的追逐”的呐喊,撕开了社会功利化的遮羞布。当诗人将笔触转向“生命一种缘由”在悬崖下的潺潺流淌时,实则完成了对生命本真价值的崇高礼赞。这种在权力与欲望的黑暗深渊中,对生命之光的执着追寻,饱含着诗人对世界的悲悯与热爱。正是这种将情感与思考深度融合的创作方式,让诗歌超越了文字本身,成为连接诗人与读者精神世界的桥梁,使读者在共鸣中重新审视历史、权力与生命的意义,实现了诗歌真正的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感谢投稿东篱,点赞,推荐【东篱编辑:吴炜枫】
回复1 楼 文友:陈炜潘 2025-04-24 22:25:33
谢谢评语,
2 楼 文友:陈炜潘 2025-04-24 22:05:00
趋势
1
四面八方但有结节
越饱满
忍不住抽梢
尝试着
汉唐宋元明清多个朝代
有芽蕾,常有花叶
有开花,必有结果
遇上强冷空气
里外肌肉强起着疙瘩
万般掉落
只会人世间更多的光秃
2
四面八方但有分杈
强扭成万千条河流
澎湃汹涌
漫山遍野万千种朝堂
熙熙攘攘
不是枝叶太过密集
任何时候
少有人喘得过气来
就是树干太粗壮
任何方向上都是裹协
行尸走肉
只有向前的趋势
3
上下百年
有纠缠
千万里广阔
何时不是环绕着
哪里没有簇拥
细分出北庭、东厩
南波,西野
越向前
只有权力一种学说
追溯直至源头
四面八方亿万丈悬崖底下
每时每刻潺潺流淌
陈述只生命一种缘由
4
到处胸怀
无论大小、宽窄
只有瞬间的停留
能有文化方面的多少囤积
到处欲望
争先隆起
何时一条狗的高度
四面八方清楚明白
一犬吠影,百犬吠声
整个世界
只有利益的追逐
每时处处身不由己
1
四面八方但有结节
越饱满
忍不住抽梢
尝试着
汉唐宋元明清多个朝代
有芽蕾,常有花叶
有开花,必有结果
遇上强冷空气
里外肌肉强起着疙瘩
万般掉落
只会人世间更多的光秃
2
四面八方但有分杈
强扭成万千条河流
澎湃汹涌
漫山遍野万千种朝堂
熙熙攘攘
不是枝叶太过密集
任何时候
少有人喘得过气来
就是树干太粗壮
任何方向上都是裹协
行尸走肉
只有向前的趋势
3
上下百年
有纠缠
千万里广阔
何时不是环绕着
哪里没有簇拥
细分出北庭、东厩
南波,西野
越向前
只有权力一种学说
追溯直至源头
四面八方亿万丈悬崖底下
每时每刻潺潺流淌
陈述只生命一种缘由
4
到处胸怀
无论大小、宽窄
只有瞬间的停留
能有文化方面的多少囤积
到处欲望
争先隆起
何时一条狗的高度
四面八方清楚明白
一犬吠影,百犬吠声
整个世界
只有利益的追逐
每时处处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