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母亲的法则(散文)

精品 【柳岸】母亲的法则(散文)


作者:黄纪元 布衣,247.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9发表时间:2025-04-25 14:54:17
摘要:以"法则"为线索,将母亲的处世哲学娓娓道来,呈现了传统家风的现代传承。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母亲便是这般宝物,不言不语中,已将法则刻入我们骨髓,如今又在馨馨稚嫩的歌声里、在她啃得光溜溜的西瓜皮上,悄悄续写着新的篇章。

周末带馨馨回老家,母亲正在院子里吹《小桃红》。五岁的女儿突然挣脱我的手,跑到母亲跟前,踮着脚尖模仿着哼唱起来。那摇头晃脑的模样,连腮帮子鼓起的弧度都和母亲如出一辙。妻子悄悄碰我胳膊说,你瞧,简直像录音机复刻似的。
   母亲没有父亲那般严厉。她文化不高,却也不曾向命运俯首。代课、种田、组织妇女现浇,但凡能挣钱的活计,她总要试一试。起初,母亲从未碰过唢呐、铜号、锣鼓这些红白喜事里东家必请的手艺,同村有位老师傅曾当众笑她:你要能学会,我倒着走三圈。——话里带刺,想掐灭她抢饭碗的心思。可母亲偏生了倔劲,白日干活,夜里借着月光练气口、背曲牌,腮帮子吹肿了便用热毛巾敷着,硬是从门外汉成了远近闻名的“女把式”。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认为,母亲能把唢呐吹得这么好,定是天赋使然。就像现在发现馨馨洗澡时,总哼些自创的调子,妻子惊喜地说这孩子准是遗传了奶奶的音乐细胞。直到有一天,女儿把西瓜啃得只剩青皮,连红瓤都不留一丝。我忍不住说她,她却梗着脖子顶嘴:奶奶说粒粒皆辛苦。那倔强的神态,活脱脱是二十几年前月光下练唢呐的母亲。
   闲时总嚷着这里疼那里痛,可一旦有人喊她去吹号、吹唢呐,便立刻精神起来。天还未亮,她就骑着电动车出门了,那些病痛仿佛从未存在过……二十几年来,母亲主持的红白喜事不下百场。她见过灵堂前哭晕的未亡人,也见过喜宴上强颜欢笑的断肠人。
   记忆里,母亲总要把最后一口饭,刮得干干净净,连油花都要用馒头蘸了吃。这习惯,如今像一粒种子落在孙女身上,在新世纪的阳光里发了芽。就像她那些朴素的道理,经过岁月淘洗,反而在我们兄弟的生命里扎得更深。
   “亲兄弟明算账,但账本外要多留三分情。”母亲这话,我记了差不多半辈子。刚工作时,支援上大学的弟弟;后来买房时,弟弟两口子二话不说来帮忙,九江的房子转给他们时,多付的十几万谁都没计较。这些年来,我们兄弟的情分就像母亲腌的腊肉,时间愈久愈见滋味。
   现在我也常把这话说给馨馨听。五岁的孩子自然懵懂,可那天看见她把最爱的草莓分给邻居小朋友时,我恍惚又看见母亲把最后一块腊肉夹进奶奶碗里的模样。——夕阳把两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长得跨过了三十年光阴。
   这些年村里人丁渐稀,母亲嘴上总说生儿生女都是福,可每逢听见谁家添了孙子,眼睛便倏地亮起来。有回隔壁二婶抱孙摆酒,她盯着人家怀里的婴孩喃喃,三万生二胎,十万生三胎。话到一半又急忙收声,像是怕被我们扣上老封建的帽子。倒是馨馨突然从果盘里抓了把糖,塞给二婶:奶奶吃糖,甜了就不想弟弟啦!满屋哄笑中,母亲搂着孙女,眼角笑出了泪花。
   父亲的白酒红酒是弟弟买的,茶叶是弟媳买的。父母的衣物鞋袜多由我们置办,妻子买得尤其勤。每回如此,母亲总要唠叨,说我们工薪阶层要节省,对弟弟弟媳也是同样的话。他们在外挣钱容易些,也不该大手大脚。我们为此没少和母亲争执,可她节俭惯了,说也无用。有时为不让我开车,她宁愿和父亲步行到汽车站,说是运动对身体好。每次来县城,总从乡下带许多菜来,说是能省些开销。今年妻子给父亲买了手机,是瞒着他买的,若父亲知道,定不会答应。
   父母结婚三十余载,早已融为一体。同他们散步时,我心情总是舒畅。看他们恩爱如初的样子,便是最好的榜样。母亲为这个家付出太多,没有她的调和,断不会有今日光景。父亲能从普通教师做到校长,最后退居二线;弟弟在金融界闯出一片天;我在乡镇卫生院当医生;妻子进城教书前评上一级教师,这背后都有母亲的影子。
   她从不计较吃亏,待爷爷奶奶也是如此。无论他们怎样,母亲只管做好自己。若非如此,以父亲和母亲的文化差距,本难走到一起。是母亲的品行吸引了父亲,彼此交融。这些年来,母亲用红白喜事里悟出的道理教导我们,夫妻相处要多垫脚,少拆台;婆媳之间要会装聋作哑;教育子女要像种树,既不能揠苗助长,也不可放任自流。她说世间最好的风水,就是一家人和和睦睦地吃顿热乎饭。
   母亲的精神,这家风,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母亲便是这般宝物,不言不语中,已将法则刻入我们骨髓,如今又在馨馨稚嫩的歌声里、在她啃得光溜溜的西瓜皮上,悄悄续写着新的篇章。就像她最拿手的《小桃红》,乍听是喜庆调,细品皆是人间情。
  

共 172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母亲的法则》讲述了“我”的母亲在人生中的处世哲学。母亲从不向命运低头,她只知道要改善贫困的命运,必须要有一技之长,因此,在她的刻苦努力下,靠着倔强的脾气,学会了吹唢呐,成了远近闻名的“女把式”,二十几年来,母亲给乡亲们主持红白喜事,也见过不孝子女为争遗产在老人灵前闹得不可开交的场面,因此,母亲对人生有了深刻的感悟,她告诫子女们:“日子就像吹《小桃红》,光靠天赋响不久,得日日练气口。两个人走到一起,要记得当初的誓言比金坚。”母亲生活简朴,总要把最后一口饭刮得干干净净,连油花都要用馒头蘸了吃;“奶奶吃西瓜要舔勺子”这一习惯给孙女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她疑惑不解中反复问爸妈,孙女哪里知道,这是奶奶一辈子养成的勤俭作风;“亲兄弟明算账,但账本外要多留三分情。”母亲这句话让兄弟间和睦相处,彼此间从不计较得失;在母亲的影响下,家庭成员之间尊老爱幼,互相帮助,勤俭持家,事业有成,父母恩爱如初,家庭和睦幸福……母亲的精神和家风,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续写新的篇章……散文通过叙述母亲的处事法则,塑造出一位充满睿智的母亲,一位开明的的母亲,她的处世哲学,值得我们学习,效仿!散文情节生动感人,人物形象鲜活血肉,故事耐人咀嚼,令人回味,有所感悟,产生共鸣!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0430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5-04-25 14:55:01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5-04-25 14:55:36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秋天的芬芳        2025-04-25 20:36:57
  散文从多个角度呈现了一个睿智、坚强、热心、对孩子充满爱的母亲形象,语言朴实,故事感人,佳作拜读学习了,问候文友!
4 楼        文友:老百        2025-04-26 16:48:54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