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宁静】神经病,这东西好玩(小说)

编辑推荐 【宁静】神经病,这东西好玩(小说)


作者:庄周的梦 白丁,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5发表时间:2025-04-27 14:37:57

不知从何时起,张杰对神经病竟产生了好奇心,仿佛一件奇妙无比的玩物,令他爱不释手。
   张杰儿时有一位玩友,砸东西成瘾。两人玩耍时,一遇到好奇之物,玩友便随手捡起一块小石子或是什么东西砸向此物,还要和张杰一比高下,看谁砸得准。张杰只好响应玩友的提议,和玩友密集地乱砸。张杰尽管竭尽全力,也不是玩友的对手,最后获胜者总是玩友。玩友越来越热衷于玩此游戏,甚至到了见什么就砸什么的地步,这让张杰很难适应。有一天,玩友居然砸起太阳来,但怎么也砸不到,便更加拼命地砸,结果可想而知。这时,大人们才发现,玩友已患上了神经病,变成了一个疯孩子。此后,大人们一见这位玩友,就用蔑视的眼光瞟一眼,然后嗤之以鼻地喊一声:“这疯子又在发飙了!”从此,张杰也对玩友藐视起来,高傲地离开了这个玩友。
   张杰对玩友的神经病很好奇,认定这病是世间最可怕的病。此后,“神经病”就成了张杰的口头禅,看谁不顺眼就喊谁是神经病。不过,那时只是过嘴瘾、开玩笑,并无恶意。
   张杰大学毕业后,在一个很大的单位参加工作,成为这个单位的平凡一员。但张杰是不甘平凡的,常想着出类拔萃。
   这个单位的工作很轻松,工作节奏也较慢,张杰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渐渐地,张杰就养成思考的习惯,琢磨、皱眉表情常挂于脸上。走路时,也总背着手,一副老谋深算、城府很深的样子。
   张杰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每每想到激动之处,就幻想自己成了领导,一股强烈的荣耀感把自己标准的“国”字脸憋成了紫红色。张杰的想象力相当丰富,时常琢磨哪种级别的领导应配以哪种走路姿势?哪种级别的领导应持哪样的口气说话?为此,他提早练起了“八”字步,故意慢腾腾地扭捏着走,东倒西歪地张扬着练,走相极为难看,可自己却认为是做官的一种能力,必须做得像模像样。
   一天晚上,他刚刚进入梦乡,就梦见了自己一步登天,成了国家元首,在梦中进行了阅兵,在大庭广众之下慷慨激昂地讲了话。醒后,他依旧激动不已,暗暗决定五年之内拿下单位的最高职位。可张杰目光短浅,所作所为都是局限在表面和形式上,求官之法都如前所述,显得十分幼稚。
   张杰的嫉妒心大。每当同事们在工作上大显身手,或是想出一些又勇敢、又睿智的金点子时,他便妒火中烧,生发出羡慕嫉妒恨来。他把同事们的工作出色当成了绊脚石,把一腔怒气发泄在同事的身上。就想着通过旁敲侧击的方式去添乱,以阻止他人提拔。
   张杰想了很久也想不出妥当的招儿来,突然就想起了儿时的那个玩友,想到了“神经病”的巨大杀伤力——让玩友名誉尽毁,前途命运逆转,沦为众人眼中最不起眼的孩子。于是,心情激动、感慨万千,如醍醐灌顶般地嘟囔:神经病,这东西好玩!随后,便对号入座地去使坏,刻意去制造同事患上神经病的假象及其环境。他的手段很直白,却很敌对,就像郑重其事地去打仗。做法基本上是分两步走:首先散布谣言,随后强化恶评。此时的他就像一条疯狗,到处游走活动,抓住一切机会宣扬某同事有家族神经病遗传,是个邪气。讽刺某同事的工作点子古怪(其实一点也不古怪),诋毁某同事工作不知天高地厚,做事荒唐,没有素质。然后便抓住时机,从某种角度去恶评同事,强化谣言散布的效果。他还利用自己的社交圈子去嘲笑某同事:我这个同事真邪,是咱单位的“杰出”青年!几百年才出一个!他知道,某同事被神经病了,就绝对不能提拔了。若是提拔了患有神经病的人,单位领导就无法面对上级,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也让领导们吃不消。张杰想想当今的社会,能有哪个人不去随大流呢?又有几个人是有主见的!能识得谣言也不敢反对!在谣言的面前,大部分人恐怕都会带着稀奇的兴趣去传谣的,都会沦为帮凶的。想到此,张杰会心地一笑,得意地感叹道:不提拔了我,别人也休想!
   有一天,上级安排单位进行民主测评。这民主测评可不是闹着玩的,若真正测评一下,可发现单位的诸多问题,尤其是那些当官者。于是,在单位的领导机构中,一些不作为的干部,个个提心吊胆,人心惶惶,都担心测评结果伤到自己,试图阻碍真正的民主测评。而一些正义的领导,则想通过这次测评,让有能力、有才干的青年干部得到提拔重用。为慎重开展民主测评工作,单位领导向全体职工发出征求民主测评具体操作办法的倡议。职工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年轻有为的青年干部,试图抓住机遇,崭露头角,得到提拔重用。而一些混混则惶恐不安,无奈地观察局势动向,试图寻求新的适应之策。如何进行民主测评?已成为单位提拔干部的意见交织点。张杰跃跃欲试,心如鹿撞。可虽想露一手,却苦于才能不足,想不出民主测评的具体办法。就在他心里纠结之时,同事李新提出了一个民主测评的具体办法,对机关服务分类测评,向全体服务对象进行划票勾选测评,参评人数必须保证一半以上。单位主要领导对此法很欣赏,便准备落实操作。
   张杰深知自己的群众基础差,又怕李新得到提拔,让自己在单位没了面子。便到处散布说李新是个神经病,是故意给单位抹黑,想通过测评扳倒现任领导,编出了李新做事如何荒唐,有家庭神经病遗传等谎言。这时,一些职工开始担心了,如果自己反对李新的建议办法,会不会惹到张杰的报复?领导会不会怀疑自己与李新是同伙,都想扳倒自己,进而对自己怀恨在心?他们无奈地说,还是当个俗人吧!他们也跟张杰一样地跟风说,李新就是个神经病,真邪!以致一些领导也担忧起自己的官运来。那个单位的主要领导也开始动心了,他说,我若采用李新的办法,其他领导就会怀疑我居心叵测,想扳倒某个领导,组建新班子。他甚至还认为张杰的思维深刻,能看到事物的本质。于是,他也否定了李新的建议。这时的李新,被张杰的谣言伤得一无是处、体无完肤,在单位成了邪气的化身,再无出头之日。
   这时,那位主要领导采取了张杰的建议,以走形式的方式进行了所谓的民主测评,并编造了测评档案。
   就这样,张杰在两年内相继斗倒了赵飞、钱明、孙亮等青年干部,且都是以污蔑神经病的做法实现的。张杰还激动地说,这办法真灵!神经病,这东西好玩!
   张杰既然收到了其“神经病战术”的好处,便推而广之。在机关后勤上,有个修理工不务正业,经常不在岗。常常到机关外揽活儿干,自己挣钱。男厕所的尿池漏了,不去修理,而是在尿池上贴了个纸条——尿池漏水,请勿使用。两个月后,仍然如此。驻机关的干部们都很气愤,只因这个修理工有领导靠山,敢怒而不敢言。张杰也是驻机关的,也很反对修理工的行为。这时,一位驻机关的干部王政实在是憋不住了,便气愤地撕下纸条,又贴上了新纸条——此尿池可用,请大胆使用。并以自己的名字落款。其目的是督促这位修理工马上维修。第二天,此事就传遍了整个机关大院,职工们都夸王政有勇气,应提拔重用。本是支持王政行为的张杰得知后,唯恐王政被提拔,就故伎重演,以污蔑神经病的做法,把王政给斗得一无是处。事后,张杰依旧激动不已,感叹道,神经病,这东西好玩!
   半年后,张杰被提拔,当上了单位的副职领导。可从此以后,连续过了五年,张杰依旧没有升职。这让张杰感到很自卑。于是,就利用职务搞起钱来,贪污腐化成瘾,捞了个盆满钵满。谁要是反对张杰,张杰就说谁是神经病。
   一年后,国家反腐力度加大。张杰提心吊胆,生怕被抓。于是,他又想出一个妙招来,自己主动住进了精神病医院。
   住院后,他再次为自己的聪明兴奋。再次感叹道,神经病,这东西好玩!而且因此法是用在了自己的身上,显得更加得意。
   可是,虽说张杰没患神经病,但贪污公款的数额巨大,心里总是难以平静下来。连续好几天都是似睡非睡、似醒非醒。说话迷迷糊糊,面部没了表情,走路趔趄不稳。随后,便出现了无故喊叫,而且没完没了感叹——神经病,这东西好玩!医生见此情景,及时向院领导作了汇报。院长亲自安排主治医生,使用精神病药治疗。
   一周后,张杰的病情得到好转。但一直在失眠,服药、心理治疗、运动三管齐下,也没有明显效果。张杰只有口服安眠药才能安然入睡。
   半年后,精神病医院接到通知,张杰被转送到了纪委。据说,张杰仍旧失眠,一天睡不了两个小时。被判刑后,张杰终摆脱了失眠纠缠。
   2025年4月27日

共 326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具有讽刺性的短篇小说,以讽刺和荒诞的手法,通过荒诞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揭示了人性中的阴暗面和社会中的病态现象。张杰是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反面角色,从儿时对“神经病”的好奇,到成年后将其作为职场斗争的工具,再到最终因贪污而自食其果,形象逐渐扭曲,荒诞感层层递进。他利用“神经病”这一标签污蔑同事,不仅暴露了他自身的卑劣,也反映了社会中谣言的破坏力和集体无意识的盲从。作者采用冷静的叙述语言,但在描写张杰的心理和行为时,又带有黑色幽默的笔调,结局意味深长,令人深思。佳作欣赏,推荐阅读。【编辑:小猪她爸】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4-27 15:27:20
  感谢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