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春秋】手莫伸

编辑推荐 【春秋】手莫伸


作者:寸心知 白丁,23.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5发表时间:2025-04-27 20:07:08


   十六七岁,牯子就开始当上本村小学的民办老师。在当时,总算有了一个泥饭碗。他自恃是半个文化人,教这些懵懵懂懂的小孩子绰绰有余。
   一晃就是好些年,自己已成了老教师,看着身边那几个公办老师,每个月按时到学区签字领工资,自己却只能远远地站在一边当看客,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酸楚,表面上还不能让人看出来。牯子很想当“公家人”,每个月也能在工资表上理直气壮地签名、领钱,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他知道这只能想想,要如愿以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恐怕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算了吧。
   一天,跟伙伴们东拉西扯闲聊,说到当了“公家人”怎么过日子,大伙几乎不约而同地说:“有钱了还用想?就是大鱼大肉大吃大喝,把肚子喂饱!”但马上有人怀疑:“有那么多钱让你挥霍吗?”李放心更是忧心忡忡,很不放心:“你们到时候可别打公家的主意,贪官可不能当啊!”他的话引得哄堂大笑:“你想多了,先当上官再说吧。”牯子默然,问:万一呢?大伙的话题马上转到了“万一当官能不能贪”,开始议论纷纷起来: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有的说不知道。但最后都觉得,还是不能贪。理由是:从古至今贪官都不是好人,都会遭人唾骂,没有好下场,所以当不得。还有人举例:本大队的李有田就是身边的典型,他本来在县里税务所工作,端着铁饭碗,坐在机关里,不吹风不淋雨,衣食无忧,让人羡慕不已。那年突然听说他犯事了,被一撸到底,贬回福源当起了农民。起因就是贪污了公家几百块钱税款。什么都不用说了,直接被开除,卷铺盖走人,回老家接受劳动改造。于是,坏事传千里,好好的国家工作人员变回了福源大队的普通农民,跑来战天斗地修地球。说到这里,大伙都深深为他感到遗憾、惋惜。但当时的规矩就那么严格,咎由自取嘛!牯子想,如果以后自己能出去工作,当上官,一定要记住有田这个教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做贪污受贿的事情。伙伴们纷纷点头称是。
   俗话说,水不可斗量,人不可死量,正所谓出人意料,后来牯子考上了大学。即将启程前往夏州的那天晚上,父亲李医师还特意来到牯子房间,谆谆告诫:“牯子啊,我们祖上没人端过公家的饭碗,也没有贪污腐败的人。你现在去夏州上大学,出来就是公家的人了。吃公家的饭就要记着知足常乐,千万不要贪污腐败。你看,有田就是吃了贪心的亏。‘酒在面前糟有样’,不要贪得无厌、以身试法。包公包老爷就是专门杀贪官的,人称‘包青天’,他有三口大铡刀,法不容情啊!伢子,你一定要记住,要听话呀!”他还说:“自古以来,俗话就说‘大厦千间,夜眠八尺;良田万顷,日食一升’,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都是身外之物,贪了也没用,是吧?”牯子唯唯诺诺答应道:“爸,您说的是。我听您的,做官也要做个清官!”李医师很高兴:“呃,这就对了。我们父子平时难得说几句话,今天我说透了,你聪明,应该懂得。我再送你一首《知足歌》吧。”说着,李医师脱口而出:
  
   人生尽是福,惟人不知足
   思量挑担苦,步行便是福
   思量走路苦,骑驴便是福
   思量饥寒苦,饱暖便是福
   思量疾病苦,健康便是福
   思量露宿苦,蜗居便是福
   思量荒乱苦,平安便是福
   思量无业苦,佣工便是福
   人生不满百,千万要知足!
  
   牯子大为惊叹,父亲年过花甲,竟然能把这《知足歌》一口气顺顺畅畅背下来,而其中道理也明白如话,自己霎时如醍醐灌顶,很有大彻大悟的感觉。惊叹之余,牯子拍胸脯保证:“爸,我懂了,我一定做到知足常乐,不做贪官!”李医师听了顿时乌云散尽,心情舒畅:“那就好,那就好!”
   希望牯子出去当官不要得分外之财的,还有那么多的父老乡亲。他们一个个“敲柱头惊磉墩(旁敲侧击)”地说:“牯子啊,当官好是好,但是也有风险。自己规规矩矩,干干净净,自然安如磐石,稳稳当当。但是如果像我们学校里的春潮老师,一双‘灰面手’(手脚不干净),总要粘公家的东西,占公家的便宜,饭票子就靠不住,搞不好还要吃牢饭,那就划不来了。”牯子不明底细,问:“怎么回事?”建国告诉他:“你不知道?春潮老师当年在二中当总务,就是因为手脚不干净,查起账来,亏空几十块钱,被他贪污了,于是不由分说把他开了,好端端的饭碗就砸了,只好回家背晒黄天眼观濯水干农活,风吹雨打十几年,这还是说他改造得好,最近才恢复公职,到我们福源学校教书呢。所以做人也好,当官也好,都要‘韭菜煮豆腐——一清(青)二白’才行呢。”
   说到曹操,曹操就到。那不,春潮老师沿着学校前面的马路就快走到跟前了。他老远就打招呼:“大伙好,在聊着呢,聊什么呀?说来让我也听听。”红旗笑了笑,“没说什么,就是瞎聊。老师出去有事?”春潮老师也笑笑:“我是看到大伙聊得起劲,也来凑个热闹。到底在说什么啊?”李放心冒冒失失“扯直脚(说直话)”:“没聊别的,就是聊你春潮老师呢。”春潮老师来了兴致,“我有什么好聊的?”大家都说:“就是说您教书有经验,细伢子都听您的话啊。”春潮老师高兴:“那倒是真的。同学们都‘受教’,我也喜欢。”
   没想到李放心却缺心眼一样赶紧补充:“还说你是贪污公款犯了错误,被开除了,现在才复职来我们福源教书的。”春潮老师一下子沉默了,张口结舌,许久才说:“是啊,我当年确实‘手脚不稳’,贪了几十块钱,受了处分。不怪别人,我是‘叫花子背米不起——自讨的’。我现在是要‘打过锄头换过把’,重新做人,把书教好,才对得起大家。大伙就看着吧。”春潮老师主动认错,后发制人,倒弄得大家很尴尬,纷纷责怪李放心嘴上没个把门的,不应该当面揭老师的疮疤,“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这也不懂!李放心不乐意,辩解道:“我又没说假话,怎么不能说?”这下轮到春潮老师“扯淡散(化解纠纷)”了:“没事。事情早过去了,我也早改了。”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跟大家闲聊,可大伙的兴致却再也提不起来了。
   另一边,牯子还在暗暗思忖:是呀,有田也好,春潮老师也好,都垮在一个“贪”字上。福源人说出门要三稳:嘴稳、手稳、心稳。手稳就是要管住手,不能雁过拔毛、随便伸手占便宜。自己也要经常警示,引以为戒呀。于是顺着话题说:“最近我看了陈毅元帅写的一首诗,很有教育意义,大伙要不要听听?”大伙异口同声表示:“好,要听,要听!”牯子便清了清嗓子,一字一句开始背诵:“《手莫伸》,作者陈毅,1954年仲春。全诗如下: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党和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
   汝言惧捉手不伸,他道不伸能自觉。
   其实想伸不敢伸,人民咫尺手自缩。
   岂不爱权位,权位高高耸山岳。
   岂不爱粉黛,爱河饮尽犹饥渴。
   岂不爱推戴,颂歌盈耳神仙乐。
   第一想到不忘本,来自人民莫作恶。
   第二想到党培养,无党岂能有所作?
   第三想到衣食住,若无人民岂能活?
   第四想到虽有功,岂无过失应惭怍。
   吁嗟乎,
   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
   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牯子抑扬顿挫、一字不差地把《手莫伸》这首诗背了下来,引得伙伴们齐声叫好,都说:“哎呀,看不出来,我们福源真是暗藏春色,藏龙卧虎呀!牯子肯定不会埋没乡村,一定能出门做官,光宗耀祖的!”夸得牯子不好意思,连声说:“不可能的,惭愧!”大伙坚持说:“你就别谦虚了。只是做了公家人,千万记住《手莫伸》就好!”
   牯子没回话,只是一个劲地点头。他眼睛正凝视着对门山上那棵历尽沧桑、巍然挺立的百年松树,若有所思……
   时光如流水,几十年转眼就过去了。牯子大学毕业后,在县里当了官,到年纪退休,平安着陆,安度晚年。
   他一辈子夹紧尾巴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虽然没能飞黄腾踏,但在社会上口碑很好。因为他心里时刻想着对门山上那棵大松树,时刻记着陈毅元帅那首诗——《手莫伸》……

共 30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趣味很浓地说了《手莫伸》的故事。牯子上大学了,出来就会是国家的人,大家都高兴,但怕他有贪心,怕他因为贪心丢了好前程,都谆谆教导他要做“清廉官”。其父亲还特别告诉他《知足歌》。牯子做官后,果然自律清廉,有着很好的“着落”。这是一篇富有警醒人的文章,建议朋友们阅读。【编辑:河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寸心知        2025-04-28 08:21:14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都是推崇清官、贬斥贪腐的。现在看着一个个贪官落马,令人既叹息又欣喜。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