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宁静】苦夏(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宁静】苦夏(散文)


作者:孙兰茂 秀才,2906.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0发表时间:2025-04-30 10:02:29
摘要:已是暮春将尽的日子,我便想起了曾经的炎热和苦夏。

已是暮春将尽的日子,我便想起了曾经的炎热和苦夏。
   炎热,是夏天最显著的特征。而在贫穷和卫生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这种炎热,就会给人们带来身体上及精神上的摧残和伤害。人们把这种摧残和伤害,称之为苦夏。
   作为夏日睡眠时所具备的蚊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并且逐渐流行开来。可是,到了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生活在乡下的我,却未曾听说过什么是蚊帐,更不知道蚊帐还有防蚊的功效。至于当今人们除了蚊帐外所使用的驱蚊香、驱蚊液、“全无敌”灭蚊剂、花露水等,更是闻所未闻。
   乡下的土坯草房子,后墙没有窗户。前墙的木窗棂子上,冬天糊的是纸。为凉快起见,夏季来临,不得不把上面的纸张捅破。此外,房门通身都用木板制作,没有玻璃。白天室内有人的情况下,为了采光,房门只好打开。即使到了晚上关闭房门,门板与门框之间,门框与墙壁之间,也存有缝隙。这样一来,没窗户纸的窗子,及关闭不严、或经常打开的木门,就给蚊蝇进出通行提供了方便。
   虽然门窗通风,因没有电扇、空调降温,夏季的室内,依然是一个蚊虫肆虐的火炉。睡在这样的房子里,不是被蚊虫咬醒,就是被雨淋般的汗液所“泡”醒。汗流多了,身上极易“起痱子”。而痱子,则会导致皮肤的瘙痒和红肿。本已到了就寝时分,家人们不得不在撒了水的院子里,乘凉至深更半夜蚊虫稀少时,才回屋内睡觉。尽管有母亲不停地帮着熟睡中的我驱赶蚊虫,可我的脸上、身上,还时常被叮咬的钻心瘙痒,和火辣辣的疼。
   可恨的是,夏天跳蚤盛行。跳蚤咬上一口,皮肤当即就会现出“木疙瘩”。用力地抓、挤,木疙瘩会流出血水,或清水。被跳蚤咬出来的木疙瘩,没个五七天,不会从身体上消失。
   最害怕的是白日里小黑虫子的叮咬。这种小虫子,体积极小,漫天飞舞,俗称“露猴子”,或“小咬”。它常在人头的上方,或身子周围,不停地飞来绕去,冷不丁地落在人的皮肤上,狠狠地咬一口。虽然被一巴掌打死了,可它在人皮肤上留下的伤口,迟迟不会痊愈。十天半月过去了,仍会因瘙痒而迫使人们用力地抓挠。挠着挠着,皮肤就会变得溃烂,就会流出血渍。
   在蚊虫、跳蚤、小咬的轮番袭击下,我的身上、脸上、头皮上,长满了无穷无尽的红点子、黑点子,或小疙瘩。旧的疙瘩痊愈了,新的疙瘩又长出来,周而复始地没有止境。很多人都见过癞蛤蟆,夏日里的我,皮肤就如同癞蛤蟆。瘆人,可憎!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逢夏日晴好的晚上,我便拿着一张小席子,和一个破旧的棉袄头,随大人们去村口风凉水便处睡觉。这里,躺满了横七竖八的男人。其中,有人在讲男欢女爱,有人在讲鬼故事。而我则独自仰躺在席子上,凝望着月宫中的嫦娥。望着,望着,我就在习习凉风的吹拂下,心满意足地睡着了。睡梦中,我与嫦娥,与玉兔,与月老们近距离地接触。天堂上没有炎热,没有蚊虫,没有恐怖的鬼故事,有的只是开心和愉悦。
   露宿村头,晴朗的晚上,席子及盖在身上的衣物会被夜露打湿,脸上、头发上也会挂着露珠。风云突变、雷雨交加时,我便随着大人们抱着铺盖,狼狈地往家逃窜。露宿,成了我融入社会,及步入慢慢人生路的起点。
   就那个生活条件,家家户户都住土墙草顶的房子。土坯房怕水,宅基地就垫的一家比一家高——村前村后、庄东庄西,因无休止地取土,就出现了诸多的大水汪。
   大水汪为夏日里男人们乘凉洗澡提供了便利。晚饭后,穿裤头、穿拖鞋、肩披毛巾的男人们,说说笑笑地向着汪塘子走去。慢慢地,汪塘子就变做了银光闪闪的一片白。
   游泳,我就是在那“一片白”之中学会的。哥哥用双手托着我的肚子,我双手划拉着水面。由于双脚摆动的不够协调,学习过程,我便喝了一口水。后来,又喝了一口水。经过反复练习,我终于学会了游泳。
   大水汪的水,看上去还算清澈,实际上一点都不干净。那时候,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个人工制作草纸的作坊。浸泡、蒸煮及漂洗原料产生的废水,都对水汪造成了污染,以致鱼儿在水汪里都难以存活。大人们去汪塘子泡澡,主要是图个凉快,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
   学会游泳后,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只要热了,我都会往大水汪里跳。因经常泡在不干净的水汪里,我的皮肤便一片一片地发痒、变红,进而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开始生疮。
   手上长疮的名字叫“手钉”。食指连心,害手钉,堪称天下第一疼。为治好手钉,母亲会四处寻找猪胆,并把找来的猪胆套在我害手的指头上。说来猪胆对治疗手钉很灵验的,套上猪胆,手指头慢慢地不疼了,十天八天的光景,就会痊愈。
   其实,我一点都不坏。可“头上生疮,脚下流脓”的事,我却经历过。当年,家里没有镜子,头上生疮了,我就趴在水缸的边沿上,往水里面看。整个额头空间,都被疮占满了。有流血的,有流脓的,还有结痂的。因为腿上、脚上也长了疮,顶着一头烂疮,一瘸一拐地走在路上,这还像一个人吗?
   生疮,给我的身上留下了很多丑陋的疤。从相亲的那天起,就想着整容、美体,因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一直没能如愿。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突然想起了整容。可想着想着,我又觉得自己很可笑。一个已退休了的老头,这样的事也敢想,那叫什么事啊?
   炎热,给人的饮食造成了极大的麻烦。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乡下人并没有真正富裕起来。记得恢复高考后,去县城的补习班学习,每个星期都要回家带一次煎饼。宿舍里的架子床,两床之间只有五六十厘米的距离。即使是暮春,或初秋时节,室内也热的如同蒸笼。带来的煎饼,稍不注意就会霉变。霉变了的煎饼,断不舍得扔掉,而是晾干后继续食用。霉变了的煎饼泡着吃,降低食欲,也影响健康。好在我们都是生龙活虎的青年,身体除了消瘦外,健康状况并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
   吃变质的煎饼,我就想起了我的父母,他们可是每天都在田里劳作的呀!没有冰箱,煎饼晾晒时,还会受到苍蝇的侵蚀。出力流汗的人,吃不健康的食品,身体受得了吗?
   两年后,通过努力复习功课,我考入了一所院校,从此告别了霉变食物。在我的老家,地里收获的粮食一年比一年增多,父母亲及乡民们也远离了饥饿和贫困,再没人把不健康的食品往肚子里咽。
   富裕起来的农民,先是推倒草房建瓦房、建楼房,并配备了智能化的洗澡间和卫生间。随后就购置了电风扇、空调,甚至洗衣机、小汽车等。
   尽管制作草纸的手工作坊早已不复存在,并且在国家环保政策的引领下,通过清淤治理,汪塘子里的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可再没人去汪塘子洗澡。学游泳的话,再没人去汪塘子,而是去附近专业的游泳池。那里有救生圈,有教练,不会因游泳而呛水。四季如春的居住环境,改变了人们为乘凉而露宿的习惯。家用电器的普及,食品保鲜有了保障。
   再说,随着传统农业向休闲农业迈进,农民已不再是两腿插在泥土里的人,享受生活、享受幸福也变得随心所欲,变得从容。

共 27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通过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夏日生活展开回忆,生动展现了那个时期贫穷、卫生条件差的乡村生活场景,如没有蚊帐、土坯草房的居住环境、蚊虫肆虐、吃霉变煎饼等,让读者感受到特定时代的生活状况,具有很强的时代印记。但文章通过鲜明的对比,如农村居住条件的改善、卫生设施的配备、家用电器的普及到食品保鲜有保障等,着重展现了随着时代发展,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见证了生活向好的过程,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珍惜之情。叙事生动:采用叙事的方式,按照时间顺序和生活场景的转换,将苦夏的经历和生活的变化娓娓道来,情节连贯,故事性强,让读者能够轻松地跟随作者的回忆走进那个时代。文章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描写平实、朴素,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能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生活的真实面貌,使文章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佳作欣赏,推荐阅读。【编辑:小猪她爸】【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43000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4-30 10:03:48
  按照时间顺序和生活场景的转换,将苦夏的经历和生活的变化娓娓道来,情节连贯,故事性强。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4-30 10:04:09
  感谢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