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莺啼序●台钓抒怀(古韵)
摘要:余为闲懒慢热之人,工作之余有五好,引为平生五大乐事,台钓为其一。
清溪半篙野水,压星浮玉线。
理丝匣、银饵搓云,恰称鱼坠青眼。
擘香屑、三分月色,调三钓二鲛绡软。
正抛竿虹落,千纹碧波初展。
立影沉漂,悬针动静,守阴阳嬗变。
忽拖翠、碎却蟾光,一竿拖破苍藓。
颤竿稍、游鳞触线,曳漂隐、惊鸿离箭。
笑当年,渭水空竿,竟输机辨。
濠梁辩后,鱼乐未明,此心本如茧。
漫记得、玄真子语,细雨斜风,戴笠披蓑,古今同叹。
浮标似偈,垂纶如篆,江湖多少沉浮事,把浮名、换了丝纶卷。
竿头立尽,斜阳数点萍星,两三溅露飞燕。
霜缄旧饵,雨蚀漂痕,剩钓书数片。
怕重理、寒矶秋晚,断苇摇愁,败荻书空,老蟾窥倦。
蓑衣冷透,犹存鱼梦,当年坐钓烟雨处,有冰魂、化作珍珠溅。
何时重约南津,大麦黄时,一竿共挽?
注:依吴文英体。调三钓二是我喜好的钓法。南津指南津关大峡谷景区南门的钓鱼场所。在宜昌有“大麦黄,钓鱼忙”的说法。
【编者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者这篇大鸟,作者这首词以垂钓为主题,构建出充满古典韵味的意境世界。上阕以细腻笔触勾勒垂钓准备与抛竿瞬间,“压星浮玉线”“抛竿虹落”等意象奇绝,将清溪垂钓的场景渲染得如梦似幻;中阕聚焦鱼上钩时的动态,“游鳞触线”“惊鸿离箭”生动展现人与鱼的博弈,借渭水垂钓典故抒发对古人钓趣的追思;下阕由今溯昔,“浮标似偈,垂纶如篆”蕴含人生哲思,末尾“一竿共挽”表达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情感层层递进。然而,词作也存在多处可提升之处。在用典与意象堆砌上稍显繁复,部分句子如“擘香屑、三分月色,调三钓二鲛绡软”表意晦涩,影响整体流畅度,易让读者产生理解障碍。且整篇词中多字重复出现频次太多,使人阅后有用词深邃而浅浮之感,且情感表达虽丰富,但在起承转合间稍显生硬,未能形成浑然天成的情感脉络,使得词作气势连贯性不足。整体而言,这首词展现出作者对古典诗词语言和意象的熟练驾驭,不乏精妙词句与深邃哲思。若能在词句表意的简洁流畅性、情感过渡的自然性上加以打磨,减少典故与意象的过度堆砌,少些许重复字体,则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与思想穿透力将更上一层楼,从而更好地引发读者共鸣,此仅个人愚见,若有不当之处,纯属无意,还望海涵,推荐共赏。【编辑:贵州王先生】
1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5-05-01 07:50:32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期待更多精彩,祝愉悦笔丰!!!节日快乐。
回复1 楼 文友:爱莫问天 2025-05-01 09:26:55
感谢先生精准的指点,有醍醐之感:承蒙指点感衷肠,慧眼如烛照暗章。金玉良言堪润笔,春风化雨自生香。再次感谢先生,问好,祝节日快乐!
回复2 楼 文友:爱莫问天 2025-05-01 11:04:30
感谢社长,祝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