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心灵】好南关的旧事(散文)
散落在岁月深处的往事,从不会像一缕烟尘那样随风散去,在渐行渐远的时光里,常常让人想起。
八十年代初,我有幸在位于邢台好南关的北大街街道办事处工作,见证了北大街商号林立,商贾辐辏,车水马龙,繁荣昌盛的景象。
邢台,中国最古老的十大城市之一,具有3500年的历史。邢台,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成就了华北的第一座古城。好南关,也宛如古城里的一株蓓苗,它仰仗着岁月的沃土,向下植根,向上生长,成为一抹参天的绿荫。好南关,邢台古城的风水宝地,寸土寸金,前赴后继的人们,在这块热土上创造了流光溢彩的岁月,留下了厚重的文化遗产。
40年前,北大街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堆积如山,摊位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街道不算太长,却古韵流香,处处可见历史的印痕。两旁的店铺,虽历尽沧桑,墙体也有些斑驳,却依旧不失生机勃勃的模样。
当年的北大街街道办事处,就设立在北大街中段的路东,与北大街书店隔路相望。大门稍稍凹在店铺之后,两扇自来旧的红色木门,总是敞开着,从不关闭。简朴的门面,在繁华的街道足以让人忽略不见。且没有保安,只有一位负责收发报刊信件与保洁的柴师傅,他时而留意一下出出进进的人们,常年吃住在院落的一间北房。
每当回首往事,总会有些感慨油然而生。一个乡镇级别的机关,地处游人如织、繁华的商业街区,竟然没有保安,大门敞开,井然有序的办公,那该是一个多么和谐与美妙的场景!
出了大门,就是繁华的街道,而那一家老字号的书店,却是我光顾最多的地方。每每周末或闲暇时光,总会选一本心仪的书籍,静静地坐在东南角的那一把凳子上,搁浅所有的纷绕,贪婪地享受阅读的快乐,感知文学的魅力。
一次次临柜阅读,一次次临柜笔记,时间久了,书店的工作人员都变成了朋友。一些资料性的书籍可以带回机关阅读,让我开心不已。回味阅读《边城》、《唐诗浅析》、《毛泽东批注资治通鉴》等一些经典著作和名著的场景,依旧会心生快乐和欢喜。每一次阅读,都会在不经意间,慢慢打开心灵的一扇窗,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
仰俯间,两年过去了。办事处因办公用房年久失修,办公面积严重不足,便搬到了牛市街一栋二层小楼,原址也成了丽华实业公司的办公场所。不久,我也调到区委上班,依然往复在好南关这一条路上。当驻足时光一隅,细数每一条街巷,每一个街角,每一块青石地板,每一家风味吃铺和便利店,都会如数家珍,心生喜欢。
时光总在履新,古城也在蝶变。近年,邢台文化兴市战略已见成效,“古风今仍在,繁花犹可追”的现代格局正在形成。厚重的历史底蕴,繁盛的商业根基,民族风格,历史文化,都将于现代城市融为一体,好南关的今生也将成为古城的一颗明珠,熠熠生辉,富有生机。
曾位于好南关的北大街街道办事处,虽几易办公地址,可区域内那些幽深、甚至弯弯曲曲的古街古巷,仿佛古城一条条血脉,让历史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站在古城蝶变的节点,人们也许都会情不自禁的憧憬:与好南关相邻的靛市街、东大街、西大街、马市街、牛市街、都将被古韵重生的浪潮唤醒,成为当下最火爆的商业圈。
“一个人在一个路段走过二十年,就会留下深刻的脚印”。若此言成真,我一定会沐浴着黎明的霞光,去寻找我留在好南关的那一串串足迹。(2025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