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星】戒酒(微小说)
边城镇原乡党委书记曾一凡,喝酒绝对是响当当的人物。在那“煮酒论英雄”又无禁令的年代,办公室小吴手提公文包,装上书记喜欢喝的有些年份的茅台酒。早上起床,香喷喷的水饺和着三角小杯,一口水饺一杯小酒,小日子过得十分惬意,还美名其曰“开胃酒”;中午在单位食堂用餐,雅间一坐,小酒开启,一大瓶酒在不知不觉中烟消云散,下午上班,精神抖擞,让人望而生畏。下午下班以后,自不必说,好事者早已安排好酒宴,只盼与书记推杯换盏,尽显“酒艺”,直至大家“俯首称臣”方得意离去。
曾书记出生寒门,父亲嗜酒如命,是出了名的“酒疯子”。好在其母深明大义,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真谛,含辛茹苦也要送她读书,他自小自律,期盼走出大山,在学习上格外用工,以致于高歌猛进,一路长虹,高考荣登省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乡镇中学任教,由于“笔杆子”过硬,次年任学校办公室主任,很受领导青睐。那年县委办秘书科公开招聘考试,他踊跃报名,并捷报出来,成为人人羡慕的县委办秘书科一员,成员分管招商副县长专用秘书,副县长好酒,他投其所好,两人“相恨见晚”,经常与领导出入接待场合,直至对方满意为止,颇受领导喜欢。久而久之,他在县委办有了“酒席”之地,加上自身的综合素质,成员接待的首选人员。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县委办工作三年,副县长在外现任职,离别时,为他“酒友”谋利——在边城镇任镇长,次年提拔为乡镇书记。
乡镇办公室主任小吴是个精明的小伙子,深知书记好“那口”,总是挖空心机,想尽办法为其谋取所好品牌之酒,以讨领导欢心。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后来,上级出台了禁酒令,边城镇办公经费受到严格的审查,曾书记因超支接待的原因受到了行政记大过处分,次年撤职,保留着正科级待遇。
处罚没有让他对酒的爱好有太多的影响,只不过不同的是,他喝酒的档次和时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原来需要有些年份的茅台酒,逐渐变成了一般酒,喝酒的时间总在下班期间。
后来,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曾书记的,他滴酒不沾,勤勤奋写作,问起他为何戒酒?他说喝酒对身体不好,而且还是一笔很大的支出。谈起他的过往,他只是看着我无奈的摇了摇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