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菊韵】风云海圻号(小说)

编辑推荐 【江山·见证】【菊韵】风云海圻号(小说)


作者:小河青云 布衣,267.8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4发表时间:2025-07-11 00:43:32
摘要:甲午战败后,清廷购买海圻号等军舰重建北洋海军。然而谁也没想到这艘军舰经历了半个近代发生的历史事件,见证了清末动乱、民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等历史事件。小说以不同人物的视角描述了海圻号从引进、服役、自沉到打捞的经历。小说以海圻号为主线,从不同人物的视角描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风云变幻的时代。

(一)北洋海军重生
  
   甲午战败,清廷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经此大败,一些顽固派大臣主张海军无用,请求停止建设海军。然而即使是慈禧太后也明白若没有了海防,那么大清国就任由列强宰割,在李鸿章、张之洞等大臣的强烈建议下,决定重建海军。根据朝廷的旨意,户部和各地节省开支,在甲午赔款中挪出了一笔钱重建海军。
  
   1899年 黄海
  
   经过甲午赔款后,清廷的财政更加紧迫,但是仍然抽出了有限的资金购买新船。其中排水量最大的就是阿姆斯特朗船厂建造了穹甲巡洋舰——海圻号。1899年夏,清廷派曾经担任过广丙舰管带的程壁光到英国接收海圻号和其姐妹舰海容号。经过漫长的航行,两艘战舰回到了大清国海域。
   看着故土,程壁光心情十分复杂。这里有着他刻骨铭心的记忆。作为船政学堂早期学院,他曾经励志将大清国海军建设为不输于列强的世界一流海军。他将自己的整个青春献给了大清国海军。甲午海战的时候,他率领的广丙舰重创日本海军司令所乘的西京丸号,差一点用鱼雷击沉西京丸。原本他是甲午海战中的功臣,但是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他被迫替自杀的丁汝昌递交了投降书。战后,朝廷追责其战败之罪,程壁光不仅被罢官,还背上了叛国的恶名。心中充满绝望和怨气的他前几年还在其弟的劝说下与兴中会联系,准备发动起义。事情败露后不得不逃到南洋槟榔屿。后来在李鸿章的劝说下又回到朝廷从事重建北洋海军的事务中。想到这些他感慨万分,但是现在不是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们可能要面对很棘手的事情。原来他们在英国接收船的时候听到新闻称意大利想租借三门湾,并派了三艘军舰到了浙江海域。他也收到了来自朝廷的电报,要求其迅速回国。在即将靠港的时候,程壁光觉得有必要思考面见朝廷时的对策。于是他邀请一同去接受船的官员刘冠雄共餐,商讨这个问题。
   “刘大人,您认为朝廷此次会如何询问此事?”
   刘冠雄听了程壁光的话后不由得叹气。
   “我觉得我们还是想一下对意大利是战是和吧。程大人以为如何?”
   “该战。下官以为这意大利不足为虑。”
   “不足为虑?当年朝廷也以为倭寇不足为虑,但是却导致了甲午之败。这意大利号称欧洲第六强国。我们是不是该有所顾虑啊。”
   “确实,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当年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而无法自拔,竟然忘了正在崛起的日本。其实早在法夷歼灭福建水师的时候,朝廷就该意识到问题所在,但是那些顽固大臣只知道‘之乎者也’,不知道海军为何物,最后败于倭寇。然而我大清卧薪尝胆多年,终于明白自己不是‘天朝上国’了,有了远虑,那就好办了。听说这次总理衙门把意大利国的国书原封不动地退回去。后来在英法的劝说下才拆分,勉强看完。”
   说完两人都大笑起来。的确自从甲午战败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浪潮。前几年德国抢占胶州湾历历在目。这次朝廷难得这么强硬后,两人从心里高兴起来,有了扬眉吐气的感觉。
   “既然程大人已经有想法了,那么就没有在下什么事了啊。”
   “不,我希望刘大人在老佛爷面前多美言几句。这关系到北洋海军能不能重新为朝廷立功,能不能重整朝廷建设海防的信心。”
   之后两人讨论了很多。这一夜程壁光难以入眠。于是他到甲板上透透风。他看到巡逻的哨兵,还有崭新的大炮后似乎想起了自己第一次踏上军舰的时候的事情。想一下当年满腔热血的自己,再看一下当下,不由得感叹人生无常。就在他感叹人生的时候,无意间在漆黑的主炮边看到一名年轻的水兵。程壁光观察到水兵竖着大拇指,好像是练习大炮射击角度。
   “你在干什么?”程壁光说道。
   年轻的水兵惊讶地发现最高长官竟然站在背后,立马向他敬礼。
   “报告,我在练习如何使用主炮!”
   看到水兵的样子后,程壁光对他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
   “启禀大人,小的叫林兴华。”
   “兴华,这个名字好啊。”
   “大人,我爹曾经在马尾造船厂工作,他希望我长大后能够带领大清走向富强。”
   程壁光想到马尾造船厂是当年法国援建,然后又在中法战争中毁于法军的炮火。他似乎从兴华这个名字中看到他父亲对孩子的期望,还有希望华夏走向富强的愿望。程壁光拍了一下林兴华的肩膀。
   “好,你要好好努力。这未来要靠你们年轻人。”
   “是!”
   次日海圻号和海容号到达了塘沽。将领们都期望一雪甲午耻,然而机会很快就到了。意大利国被清廷拒绝后恼羞成怒,不顾国际舆论对大清国下达了最后通牒。一向软弱的大清国这回再次强硬地拒绝了意大利的无理要求。交涉无效后,意大利的三艘军舰到中国海域示威。清廷也不甘示弱,命令北洋海军提督叶祖珪率领北洋海军六艘主力舰在意大利军舰可能出没的海域巡逻。海圻号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尽管是面对欧洲列强,但是将士们士气高昂,巴不得血战意大利海军,证明北洋海军的力量。
   作为主炮手之一,林兴华这几天大部分时间在主炮台。即使换岗,他心里也放不下,恨不得立马和敌军交战。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样跟战友换岗。
   “兴华,你去休息吧。”
   与其他人不一样,林兴华有一些不愿意离开主炮台。战友明白他的心思。
   “打洋鬼子之前,你倒下就没意义了。你还是去休息吧。养好精神,到时候好好教训洋鬼子,让他们知道我大清国不是那么好欺负。”
   “好!”
   正当林兴华要去休息的时候,警报声响起。原来瞭望台发现了意大利舰队。船员们立刻进入战备状态。叶祖珪和程壁光也在舰桥上观察意大利军舰的动向。不久,他们看清了意大利舰队由三艘巡洋舰组成,从军舰的数量上看北洋海军占优势,但是他也丝毫不敢放松。意大利海军此时也发现北洋海军,调转主炮对准北洋海军,眼看战斗一触即发。
   程壁光看着眼前一幕,想起了甲午海战。当时北洋水师也是在巡逻中与日本舰队遭遇。位于主炮的林兴华也很紧张,观察着意大利军舰的动向,时不时地调整主炮的角度,恨不得立马开炮。
   正当大家都以为双方要互相开炮的时候,意大利军舰竟然驶离了海域。即使这样水兵们也不敢放松,各就各位,随时做好战斗准备。过了一会儿,意大利舰队消失在地平线,随之传来了解除警戒的指令。
   “洋鬼子跑了!” 一名水兵大喊道。
   大家听了后,顿时由紧张转为欢庆。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大清国为数不多的胜利。虽然双方并未交战,但是水兵们亲眼看到了洋鬼子在自己的眼皮底下逃走。这鼓舞了他们的士气。不仅是他们,这次挫败意大利强租三门湾的企图,鼓舞了朝廷上下,朝廷上反对建设海军的声音基本消失,朝野上下又重新恢复了对清廷的信任。
   几天后,程壁光为海圻号上的将士们举办了一场庆功宴。在宴席上,大家脸上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但是在这一片喜悦中,有一个人却露出了意犹未尽的表情。程壁光认出了他就是那一天晚上跟他闲聊的林兴华。
   “林兴华!”
   “在!”
   看到程壁光叫到林兴华的名字后,大家都注意到他们。
   “瞧你,大家都高兴,你还愁眉苦脸。我看你好像看完戏后意犹未尽一样。”
   “是的,我意犹未尽。”
   看到林兴华这样说话后,管带叫他收敛一些,但是程壁光却示意他不在意。
   “你意犹未尽什么?”
   “回大人,我可惜这次没有朝着意大利鬼子的军舰开炮!”
   听了林兴华的话后,大家也议论起来。
   “这也没办法。虽然意大利也是列强,但是他们连非洲土著都打不过。看到我们重生的北洋水师自然会吓得一炮不发就滚回去了。”
   听了程壁光的话后,林兴华和其他官兵们都大笑起来。
   “不过,你们不用意犹未尽。这列强灭我之心不死,我等职责就是守住海疆,以后有你们开炮的机会。你们到时候不要怕死啊!”
   这时候,将士们不约而同地拿起了酒杯敬酒。
   “我等精忠报国,马革裹尸,在所不辞!”
   听到部下们齐声地喊出热血沸腾的话后,程壁光也举杯敬酒。
   “有你们在,我中华复兴指日可待!”
   说着,程壁光一饮而尽。大家此时都觉得清廷复兴指日可待。可是这种局面也带来了清廷盲目自大,以为可以凭借自己的武力抵御西方列强。这即将给这个腐朽的朝廷带来灭顶之灾。三门湾事件后不久,华北掀起了义和团运动。西方列强要求清廷镇压义和团,但是遭到了清廷的反对。交涉无果后,英、法、德、奥、意、俄、美、日八国派遣军队发动侵华战争。
   (二)北洋海军的无奈
  
   八国的干涉没有让慈禧太后冷静下来。恰好她又听到八国公使反对她废除光绪皇帝。这触犯了这位权力欲望极强的老太后的底线。在愤怒中慈禧太后在顽固派大臣的怂恿下不顾大部分大臣的反对竟然向八国宣战。这震动了整个大清国和全世界。原本慈禧太后以为这样可以逼迫首鼠两端,手握重兵的督抚们出兵抵抗洋人。可是这些洋务派为首的实力派官员拒绝执行他的命令。就连总理衙门也扣留了她以光绪名义起草的宣战书。
   为了保住东南富庶之地,张之洞、刘坤一等督抚私下与八国和谈,表示在此次冲突中保持中立,史称“东南互保”。为了保住实力,北洋海军也参加了这次的“东南互保”,在山东巡抚袁世凯的建议下把军舰开到上海,避免被义和团运动波及。虽然程璧光等人以“大局为重”,但是这引起了部下们的不满。这里面就包括海圻号管带萨镇冰。面对袁世凯、程壁光等人的劝说,他予以反对,认为身为军人应该以保家卫国为己任,岂能以一己之私忘记自己的使命,坚持留守刘庙岛基地。尽管他反对“东南互保”,但是他对慈禧太后这样冲动的行为也有所顾虑,害怕义和团和朝中顽固派大臣盲目排外的行为会给国家带来无可挽回的灾难。于是他尽自己所能降低这些负面影响,用军舰协助传教士和外国侨民避难。尽管他这么做是出于为国尽忠,大局为重,但是也引起了水兵们的不满。
   有一天帮带谢葆璋来向他汇报官兵们的不满情绪。萨镇冰听了汇报后喝了一口咖啡。
   “你说的事情我明白。可是如果我们不帮助这些传教士和侨民,以后朝廷战败了,我们可要赔更多。我现在也只能做这些啊。” 萨镇冰语重心长地说道。
   “这朝廷也真是混蛋。当年李鸿章大人要建设北洋水师,朝廷就是不给银子,害得北洋水师没钱修船、买炮,就连用的煤都是最差的煤。打了败仗就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北洋水师,让我们大家背上恶名。现在为了一己之私不顾国家利益同时向八个国家宣战。想一下当年法国皇帝拿破仑都没那个胆。”谢葆璋感叹道。
   “那也没办法的事。我们这些当兵的,只能保家卫国,还能怎么样?”
   “其实......”
   萨镇冰此时看到谢葆璋似乎有话想说。
   “其实什么?你有话就直说吧。”
   “萨大人,卑职以为我们干脆南下到上海,不要管朝廷了。”
   萨镇冰听了后拍案而起,桌子上的咖啡杯都溅出了一些咖啡。
   “放肆!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我看你是疯了!”
   “我没有疯,是朝廷疯了!”
   “好啊,亏你还是船政学堂毕业的,你的血性到哪呢?!”
   “我的血性一直在,就如死去的北洋水师的先辈们。可是萨大人,你忘了那些为朝廷舍身忘死的先辈们最后落得什么下场?!”
   萨镇冰听了后稍微冷静下来。他心想当年北洋水师确实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他本人对朝廷的腐败也是深恶痛绝。可是即使如此,他也觉得不应该背叛朝廷,不然就是乱臣贼子。
   “现在的朝廷就像是快要塌的房子,我们做得事情不过是用纸糊补这个房子。”
   “既然如此。”
   “可是如果连纸糊匠都没有了,那么谁还来阻止这个房子坍塌呢?义和团?袁世凯?兴中会?”
   谢葆璋此时也明白了萨镇冰的用苦良心,但是他还是想劝说萨镇冰。就在这个时候,一名通讯兵进来汇报附近海域有外国军舰触礁搁浅,向海圻号发起求救信号。萨镇冰和谢葆璋听了后立刻用望远镜观察。他们看到了确实在不远处有一艘外国军舰搁浅,从军舰上的国旗来看应该是美国军舰。萨镇冰看了后立刻下令前往营救美国军舰。
   海圻号靠近美国军舰后放下舢板,开展救援。尽管很多水兵并不愿意救正要侵略自己国家的敌人,但是军令难为,只好硬着头皮去做。经过一番营救,海圻号成功地营救了美舰上的人。被萨镇冰营救的美国军人非常感谢海圻号的大义。同时美舰舰长给萨镇冰带来一些消息。原来经过一番激战后大沽口沦陷,叶祖珪乘坐的海容号巡洋舰被八国联军舰队包围后缴械投降。同时,他也听闻俄国舰队想南下夺取海圻号。介于此美舰舰长恳请萨镇冰以大局为重,南下到上海。萨镇冰当场表示需要考虑一下。
   海容号被俘虏和俄国欲夺取海圻舰的传闻很快在船上传开来。水兵们听了后军心涣散,很多人开始开小差。萨镇冰和谢葆璋对此也无能为力。原本萨镇冰还想再观察,但是水兵们却失去了耐心。一天,一批失去耐心的水兵们跑到舰长室兵谏。萨镇冰对这些水兵们威逼利诱,但是水兵们不为所动,坚持要求南下到上海,看起来要发生兵变。经过权衡利弊后,萨镇冰决定南下和北洋海军的主力汇合。
   海圻号到了上海后不久萨镇冰收到了来自美国国会的感谢信。海圻号上的很多将士们也下了船,享受着上海这个大都市的生活,暖风吹得熏人醉,久而久之军纪开始松散。可是即使这样仍然有许多人坚持着军人本色,严格要求自己,没有下船。这里面就有林兴华。

共 62578 字 13 页 首页1234...13
转到
【编者按】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烽火中那一幕幕感天动地故事让人震惊和感叹。小说以甲午战败后,清廷购买海圻号等军舰重建北洋海军,描述了半个世纪的历史真实事件,同时见证了清末动乱、民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等历史事件,以海圻号为主线,以不同的人物视角描述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风云变幻的时代。塑造了一代民族英雄,程壁光、林兴华等人的英勇事迹,为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谱写了一曲精忠报国气壮山河荡气回肠的正义之歌。故事精彩感人,情节曲折,人物刻画完美,时间跨度大,小说是历史事件再现,故事真实感人,读此小说,让人心灵震颤,堪称佳作,当倾情推荐!【编辑:明月千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明月千里        2025-07-11 00:48:20
  小说时间跨度长,故事精彩,真实再现历史事件,读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好文,学习了。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