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悬空村:天上人间桃花源(散文)

精品 【晓荷】悬空村:天上人间桃花源(散文)


作者:舟自横 秀才,1225.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9发表时间:2025-07-12 13:21:44
摘要:结束了探访悬空村的行程,当悬挂在绝壁深崖的悬空村消失在眼帘,感慨村民宁悬于天,也不陷于地,这种近乎反抗黑暗的现实悲壮的迁徙,展现了封建社会农耕文明中底层民众,他们在绝境中求生存的爆发力,在逆境中硬生生撕开一道生存的裂缝。岩壁取石为基、山林伐木为屋、陡坡垦田为生。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国寡民的理想,也是乱世中文化自保的策略。正如陶渊明构建的世外桃花源田园牧歌的大同社会: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晓荷】悬空村:天上人间桃花源(散文) 旅游大巴载着一车疲倦身心游客奔赴悬空村。车外太阳高照,气温回升,车上游客一件件剥去厚外套,熬过最寒冷时光,从此阳光温暖如春。管涔山悬空村对我来说,一个半山腰村庄,也许没有那么惊奇。车上一个游客故弄玄虚说:明末清初,崇皇帝安排四皇子逃到这里,携带了大量金银珠宝,为躲避清军的追剿,在这悬崖上建房居住防守,以备东山再起,悬空村藏有金银财宝。我听这么一说,顿时激发出探幽历史的好奇心,像打了一针兴奋剂,所有疲惫荡然无存,这个悬空村有故事。
   旅游大巴漂泊大山深处,一路颠簸来到管涔山悬空村山下一块马蹄形的平整空地,也就是停车场。车一开门,游客一窝蜂下车,顺着一条百多米之字型上山路,攀至悬空村悬崖底下。抬头一望,天地之间,万仞险峰高耸入云天,蓝天白云飘荡在悬空村的上空,山崖半空镶嵌一座缠绕云端的村落,危崖之中“白云生处有人家”。整个村庄悬挂在距峡谷地面百余米高的绝壁上,背依险峻山崖,面朝东南山谷群山林海,房屋因崖就势而建,后半部分坐落在坚实的岩石上;前半部分悬空在崖壁之外挂在空中。真是名副其实的悬空村。
   缘一条麻石铺成陡峭的石径,远上悬空村,一步一阶梯攀登百多米山道,头顶粗壮圆木覆盖口子,这张开的口子便是村门。从上面盖上枕木,把守关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冷兵器时代,山崖下进犯之敌,便无法攻入悬空村。
   从村口钻上去,再攀爬十多米,便到了悬空村南面所谓的村头。因为拍视频照片,被同伴甩了一大截。放眼望去,悬空村落呈一字型排列,多为百年以上两层传统石木结构的民居。走过古朴村落屋檐下,目光游移在陈旧褪色的民居老宅,木材用于梁柱框架地板门窗,无钉无铆。石头垒砌地基墙体,厚实坚固。泛黑的木质门窗,斑驳的青石黛瓦,宛如翻阅一本被岁月浸泡泛黄的书页。
   村前唯一街道,是用立木支撑在山崖圆木铺架的栈道,根基深深嵌入岩石之中。踏上村前圆木栈道,步履还真有些颤颤巍巍,在漫长时光磨损下,发白透黄圆木之间缝隙比较大出现了松动,踩上去有些晃动,仿佛是一艘古老的破船,在虚无缥缈的云海与坚固山岩之间漂浮不定,还生怕这些快要腐烂的圆木一脚踏空掉下深崖,只有小心翼翼靠里面屋檐下行走在所谓的栈桥街道,如同踩在天地之间摇摇欲坠的脉搏上,心里微微颤抖。
   行走在悬空村百多米圆木街道,我在想村民为什么不在圆木铺一层平板,也不至于摇摇晃晃让人危机四伏。想象悬空村的村民日日沿着陡峭石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一条怎样让人胆战心惊空中民居栈道,那怕一块松动岩石滚动下来,都将是一场灭顶之灾。四五百年前的村民们,把自己的身心挂在崖壁之上,攀爬在巨大山梁的脊背,如同一幅水墨山水画。
   远观村民的身影漂浮在云雾里,渺小如尘埃,若有若无。在人生的夹缝走钢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了生存,无所畏惧,走在悬空的圆木上如履平地,仿佛早就与悬崖峭壁达成了一种亘古的默契,这一纸契约,历经四百多年风雨飘摇,至今安然无恙立于危崖之侧,实在是飘逸太久,似乎得道成仙,有一种仙风道骨的孤傲,上通仙境,下绝浮尘。冥冥之中,似有神灵庇佑。
   村中观光人不多,也就这车游客攀上悬空村。稀稀落落,三三两两。这高悬的古老村落冷清有些荒芜凄婉,那些渐渐失去劳动力村中孤寡老人如何生存?让人心生怜悯。
   村中土特产摊子空荡荡的无人守摊,偶尔经过村民在自己家门口经营的小商店,也是门庭冷落无人问津。街市沿途有几家民宿,一家“悬空客栈”尤为显眼,估计空空如也,也没有什么客人投宿。如果酷暑炎热的夏天,在这海拔两千多米悬空村住上一个月,倒是隐居避暑的好地方。山中空气清澄,与世隔绝,宁静致远,休养生息。清晨,云雾缭绕,走在圆木栈道上,飘飘欲仙,日出东山,云蒸霞蔚。入夜,黑灯瞎火,月明夜静,星星点灯,静谧得胜过神仙逍遥自在,好比天上人间的世外桃源。
   漫过圆木街道,便及村中一棵大树下,地面开阔,这就是所谓村中心。蓬勃如巨伞一样大树成为悬空村地标,树底吊有秋千,有两个老太太守在秋千旁,秋千坐位上放着拍照2元的标牌。收费不贵,却没有游人花钱拍照。大树近傍处有座四角小亭,亭台坐着几位晒太阳的老人。
   我走过去,老人一见游客分外热情,一问才知都是八九十岁老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老人也许常年在太阳底下奔波操劳,肤色黝黑,却耳聪目明,一个个精神爽朗。时光在老人的额头雕琢了波浪般的皱纹,如同山崖间的梯田。这些皱褶像老树根须一样,深深扎进坚硬的山崖,嵌入骨肉灵魂之中,记载老人一生勤劳朴实的人生轨迹。
   从饱经风霜的老人的述说中,我了解村里只有二十多个老人,下一代人都到山外谋生去了。再过几十年,悬空村只怕再没有人居住成为一座空村。如今也只有这一代孤独老人守在老宅,孤苦伶仃度完风烛残年,仿佛守候一段美好时光不再流失。尽管时光掠夺走了坚如磐石花容月貌,甚至整个人生的峥嵘岁月,却无法抹去生命曾经在这里绽放的印记,让灵魂的轮廓愈发清晰记载着村民顽强坚韧人生足迹。
   我与老人攀谈中得知悬空村多数王姓,没有朱姓,所谓崇帧皇帝四皇子后代纯属子虚乌有。老人明确告诉他们的先辈,在明末清初为避战乱与苛捐杂税,迁徙躲进深山老林安居乐业。
   结束了探访悬空村的行程,当悬挂在绝壁深崖的悬空村消失在眼帘,感慨村民宁悬于天,也不陷于地,这种近乎反抗黑暗的现实悲壮的迁徙,展现了封建社会农耕文明中底层民众,他们在绝境中求生存的爆发力,在逆境中硬生生撕开一道生存的裂缝。岩壁取石为基、山林伐木为屋、陡坡垦田为生。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国寡民的理想,也是乱世中文化自保的策略。正如陶渊明构建的世外桃花源田园牧歌的大同社会: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共 229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探秘悬空村的旅程为线,揭开了这座悬崖村落的神秘面纱。从传说中“藏有金银财宝”的悬念,到亲眼所见“悬挂于绝壁”的奇观,再到与村中老人的攀谈,层层递进间,还原了村落的真实面貌。圆木栈道的颤巍巍、石木民居的古朴、老人脸上的皱纹,都在诉说着四百多年的生存故事——不是皇室后裔的避难所,而是乱世中百姓为求安稳,在绝壁上凿出的生路。他们与山崖达成的“默契”,是用坚韧在险境中筑起的家园。这座悬空村或许终将成为空村,但它承载的绝境求生精神、与自然抗争的智慧,早已刻进石木肌理。这不仅是一处景观,更是一部底层民众在历史夹缝中顽强生存的史诗,静默诉说着“宁悬于天,不陷于地”的生命力量。感谢赐稿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712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7-12 13:23:31
  悬空村的故事太震撼!从栈道到老人,藏着绝境求生的坚韧。问候作者,愿这般探访常遇感动,日子如古村风骨般挺拔,喜乐长安!
回复1 楼        文友:舟自横        2025-07-14 16:15:00
  谢谢精彩编者按,每次评析把握作者文脉主题准确精要,编辑细心阅读才能写出优秀的编者按。遥祝夏安!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7-12 13:24:16
  被文中悬空村的沧桑打动,传说与现实交织,字字见真章。问作者好,盼您多记这般秘境,生活如崖上人家般踏实,安康顺遂!
回复2 楼        文友:舟自横        2025-07-14 16:17:46
  一次旅行一次修行,用心感悟一路风景自然景观与人和谐统一。隔屏问好!
3 楼        文友:江山编辑部        2025-07-12 15:56:37
  非纯首发作品,不能列入征文。
   2025-07-08
   悬空村:天上人间桃花源
   https://www.meipian.cn/5em4nq1y
江山编辑部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