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晓荷】聊九六年的事(散文)

编辑推荐 【江山·见证】【晓荷】聊九六年的事(散文)


作者:冬阳先生 秀才,2659.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1发表时间:2025-07-12 15:26:12
摘要:看着这座已建成三十年的房子,墙皮有部分脱落,石头也因风化不再像以前那般光滑。房子老主人夫妇,在十几年前的一个月内相继去世,令人惋惜。目前他儿子居住于此,他常年在厂里打工,妻子在家看孩子,偶尔干些手工,日子过得倒也安稳,但总感觉少了几分生气。 我已多年未去他家串过门。在胡同里,偶尔听到院子里传来孩子的打闹声。恍惚间,我回到了三十年前。


   七月酷暑,虽已是下午四点多钟,气温依旧很高。走出大门,走到胡同里,两边房屋遮住烈日嚣张的气焰。整条胡同都处在阴影里。南北通畅,偶有风从胡同口吹来,虽不及空调凉爽倒也舒坦惬意。
   妹夫从大门口出。我放下手机,准备陪他聊一会儿,权当让眼睛歇一歇。
   人在拉闲呱时,身体总不自觉地做一些小动作。或用手,或用脚把弄点什么?妹夫边聊天,便把胡同路中间一棵车前子踩成了泥。
   我边说话,边用手抠下邻居西墙风化的石屑。这些当年用钢钎凿成的方石,如今已不再光滑,表面呈现出逆鳞状隆起。
   突然一块带字的石头吸引了我。从远处看这块石头和其他石头没什么两样,凑近看,才发现上面刻着几个字“一九九六年春建”,由于岁月腐蚀,字迹已不很清晰,不仔细看,很难发现。
   我用手敲了敲字,妹夫看过来,感慨一句“一九九六年,嚯!距今可三十年啦!”
   是啊!三十年了。三十年里,我在这条胡同走过多少次?已数不清。我竟没注意到这行字,或许以前注意过,只是忘记了。看着刻字的石头,看着模糊的石刻,我仿佛听到錾子划过方石上发出的清脆低语。
   这行字是邻居在房子建造时,专门刻制留念的。这种记录形式在很多新房上都有。千禧年后,瓷砖上写的不少,像这种刻在石头上的并不多见。
   二
   从我记事起,老家出大门便是一个宽十几米,长五十米左右的大坑。每年雨季,一场大雨过后,大坑里的水几乎和北侧以及南侧大路持平。我家胡同也不能幸免。
   九零年左右,大坑南半部分被一户邻居填平成宅基地。随后垒起一个小园子,在里面种上了树,其目的是让宅基沉一沉,土更实一些,未来盖房后不容易塌陷。
   大坑只剩北侧一半。下雨时,水面依旧与大路平齐。我上学时,需紧挨着自家院墙,沿着墙角小心翼翼地出门。我下学后,这一半大坑也被填平成宅基地,也种上了树,让宅子先沉着,只是没垒园子。
   九六年,我正在上二年级。
   邻居没盖房子之前,这处园子是我玩耍的好去处。从小我喜欢爬墙,爬树。园墙大概有一米多高,几乎和我身高平齐。放学后,我会翻过墙,去园子里“寻宝”。或顺着墙爬上树,去找昨晚逃过一劫的蝉蜕。
   晚上,园子里总发出一些窸窸窣窣的声响,让人心生惧意。从奶奶家到我家要经过园子南墙和西墙。走出奶奶胡同口,我便准备起跑。跑的过程中,总感觉后面有人追我,也不敢回头看。拐进我家胡同,害怕稍有缓解,望向园子西墙,夜色里,老害怕有一个怪物探出头来。吓得不敢放慢脚步,继续朝家门口跑。在叫门过程中,我会把头扭过去看向身后,以防止不明生物在后面攻击我。
   园子里。树叶哗哗啦啦作响,围墙把夜色分成两半,上面是灰白色,下面是黝黑色,中间是一条并不笔直的线。到底是没有怪物出现?我也知道不过是自己吓自己。那会儿,聊斋正在热播中,难免我会胡思乱想。长大一些后,我便不再跑了,而是拿着手电筒,人往前走,手电筒往后照。还是感觉后面有人跟着,但回头看又没人。
   农村的房子大多是砖泥垒砌,屋顶也都是木头梁,檩条,苇簸的。经过雨水冲刷风化,墙上和屋顶上常出现一些孔洞,最适合蛇鼠居住。家里蛇鼠出没很正常。当时捉鼠一般都用捕鼠夹或老鼠药,还没有粘鼠板。捉住老鼠打死后,就扔到园子里,成为树木肥料。如果捉到蛇,是不能打死的。老人常告诫我们,蛇是有灵性的,不能伤害它。当家里有蛇出没,母亲会念叨着赶它们走。“你走吧,你来这里干嘛呀,家里有孩子,害怕你,去吧,”蛇好像真能听懂一样,顺着墙角爬出大门,朝园子里爬去。
   物有优劣,人有善恶,万物皆是如此。曾经有一条大蛇盘踞在我们被窝里,早上母亲晒被子发现它。或许出来的不是时候,这条蛇很抵触人类。前半个身子翘起,吐着信子,发出一声“呲呲呲”的吼叫。起初母亲好言相劝,但奈何它很固执,始终不肯离去。即便如此,母亲也没打算伤害它,骂它一顿后,用钢叉把它挑起,狠狠地扔到了院子的东墙。它倒也识时务,再也没回来。
   三
   九六年,冬去春回,天气还未完全回暖。我家门口来了一帮陌生人,在园子里安营扎寨。支窝棚过程中,他们操着一口河南方言闲聊,这让没怎么出门的我,感到很新鲜。他们是河南的石匠。
   邻居家准备盖房子。当时盖房子,墙体不再是泥土垛制或土坯垒砌,基本都换成红砖垒砌或用石头垒砌。石头墙不像山区全用石头,只是墙体下半部分用石头,石头有很好的隔潮作用。九十年代很多新房子都是这种风格。墙体下半部分是石头,上半部分是红砖,屋顶也开始使用沙灰顶。
   住高大的石头房,脸上很有面子。
   一辆辆拖拉机,把一大车斗石头卸在园子里。园子里北侧的树被砍掉,其实不砍也已经死掉了。不知为什么这个园子种树都长不大,长到直径十厘米左右,就会枯掉。院墙也被拆除。
   每天早上醒来,除南邻家的犬吠,西邻家的鸡鸣,我家牛的哞声,后院子里的鸟鸣,还多了一种很好听的声音。金属和金属的碰撞声,叮铛……叮铛,石头和石头的碰撞声“砰‌哒……
   砰‌哒”,金属和石头的碰撞声“锵——锵——锵”。这些声音在清晨黎明之际,显得极其清脆嘹亮。有节奏的频率,像是寺院里传来的钟声和木鱼声。石匠们操着异于我们当地的语调,叽里咕噜说着什么,有些能听懂,有些听不懂,像是在念经。
   这些石匠都很和善,喜欢和我开玩笑。他们会问我早上吃的什么,问我多大了?上几年级?问我在学校第几名?有一个年轻力壮石匠竟问我昨晚尿没尿床?前面问题我会一一作答,后面这个问题我会反问回去“那你昨晚尿没尿床?”
   话一出,空气瞬间被他们的笑声点燃。一位上年龄的石匠,左手拿着錾子,右手拿着铁锤,一边有节奏的敲打,一边笑着说“好,问的好,叫他再欺负小孩儿。”那名年轻的石匠也跟着笑,丝毫不生气。其中一位高个子石匠说“小朋友,你问问他,你和你老婆子睡觉,尿床不?”我听后问了回去,他们笑得更欢了。倒弄得我一头雾水。
   这些石匠每天早上起来,会来我家水井压水喝,并向我父亲母亲问好,偶尔也会来借点东西。吃过饭,他们便一人占据一块地方,做着几乎相同的动作。他们有的表情专注,有的抽着烟吊儿郎,有的做一会儿就抬起头向外看,有的坐不一会儿就站起身来去石堆旮旯里撒尿。抽烟的会说一句“你小子真是懒人屎尿多。”
   放学回来,我喜欢看他们凿石头。清脆的声响在园子里此起彼伏。闭上眼睛,仿佛来到山林间里,听鸟声蝉鸣,听泉水叮咚,听小伙子喊山,听少女歌唱。石头溅起的碎屑包裹住一双双粗糙的大手。锤头催促着錾子,錾子不急不慢地在石头上,划出一道道白线。这些人仿佛不再是石匠,倒是时光记录者,把心里的故事,把眼前所见所闻,深深地刻在石头上。
   晚上我躺在床上睡觉时,会想这些石匠们挤在工棚里干什么?他们会不会想家?我想应该会的。不然他们怎么会在白天那么乐于与我说笑,那是他们想孩子了。他们喜欢和周围邻居聊天,谈一些无关紧要的话,他们是借此来缓解思乡之感。
   夜深了。石匠们已经休息了,但白天凿石头的声响还在。它们以夜色为介质,穿梭到百里外的河南某一个村庄里,在一对对母子的枕边响起。那是石匠们捎给妻子的密语。
   四
   房子建成后,邻居并不急于入住。刚垒砌的墙体需要慢慢阴干。这里变成了周边孩子们的好去处。
   夏天,在门口大坑里泡上一中午,下午时候,便来到新房子里,铺上编织袋,几个人打扑克,玩二打一,或躺着闲聊一会儿。麻雀从前面窗户框飞进来,在屋里扑腾一阵子,又从后窗飞出去。小孩们从正屋门进去,再从偏屋门或前窗出来。
   邻居搬过来后,我常去玩。屋子仿佛比之前还宽敞,平整的水泥地,洁白的墙体,让我很羡慕。憧憬着我家啥时候也能住上这么宽的房子。这个愿望,在六年后的秋天以实现。
   看着这座已建成三十年的房子,墙皮有部分脱落,石头也因风化不再像以前那般光滑。房子老主人夫妇,在十几年前的一个月内相继去世,令人惋惜。目前他儿子居住于此,他常年在厂里打工,妻子在家看孩子,偶尔干些手工,日子过得倒也安稳,但总感觉少了几分生气。
   我已多年未去他家串过门。在胡同里,偶尔听到院子里传来孩子的打闹声。恍惚间,我回到了三十年前。

共 32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一九九六年春建”的石刻为引子,牵出一段关于老院、石匠与成长的细碎回忆。三十年的光阴里,胡同中的车前子、风化的石墙、园子里的树影,都成了时光的注脚。从童年时对园子的恐惧,到看河南石匠凿石的好奇,那些金属与石头的碰撞声、异乡人的玩笑声,在记忆里依旧清脆。房子建成后,它不仅是邻居的家,更是孩子们的乐园,承载着打牌、嬉闹的纯真时光。如今墙皮脱落、故人远去,唯有石刻静静诉说着当年的热闹。岁月流转,房子老了,胡同变了,但那些关于石匠的笑、童年的怕、成长的盼,早已和石刻一起,刻进了生命的肌理。这不仅是对一座房子的怀念,更是对那段慢时光里,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温暖联结的致敬。感谢赐稿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汪震宇】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7-12 15:28:44
  三十年的回忆好动人!从石刻到石匠,藏着时光的温度。问候作者,愿这般记忆常伴,日子如当年石声般清亮,喜乐长安!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7-12 15:29:23
  被文中老院故事打动,细碎里见真情,满是烟火气。问作者好,盼您多忆旧时光,生活如老房根基般安稳,安康顺遂!
3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5-07-12 18:19:11
  感谢汪老师辛苦编发与精美点评。问老师好。再谢老师留评鼓励,回福老师夏安。
4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5-07-12 19:51:55
  拜读冬阳老师佳作!问好高产作家冬阳老师学习了!
回复4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5-07-14 14:15:37
  迟复为歉,感谢付老师抬爱高赞与留墨鼓励,敬茶问好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