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生命的突围(散文)
一
题目里的“突围”两个字,也许会使人不解:生命乃皇天所赐,天意岂能违逆?先人早就告诫我们:天命难为,天道煌煌,要遵天旨,顺应天道。但是,人是万物之灵,这一撇一捺立于天地之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世间风雨雷电,神界魑魅魍魉,有何惧哉?于是,在我漫漫人生旅途中,就有了多次对自我生命的挑战和突围。这其中,自然也有来自身体对我的助力。
早年间,我的字典里并无“突围”一词。彼时,纵然体质羸弱,多病缠身,但周边有光的温暖照拂,并无冷落和寂寞。我常常怀疑,上天在酝酿我这条生命时,也许是正值心情阴郁,故而没给我塑造健朗的生命内核——上天也有情感,那些普天之雨,应是它悲凉情感的写照。又或许是上天与病毒的某种交易或妥协?反正一生下来,多种疾病就与我伴随。连年迈的老母,也时常抚摸我的手臂,声音微颤地说“打小就爱发烧,胎里带来好多病”。内疚之情令母亲自责。
从我记事起,右耳朵就流脓打水,频频往返医院。白衣天使将蘸满“双氧水”的棉签在我耳道里穿梭,一次次帮我击退病毒的入侵。尽管如此,早已穿孔的右耳的听力,只相当于左耳的三分之一。此外,我的头顶上还经常生疮,满头雪白的纱布下,头顶遍布的癞头疮让我苦不堪言。若仅是这些局部的症状,倒也无大碍。要命的是经常发烧,让本来微弱的免疫抗体,变得不堪一击。
我曾经就像一株盐碱地里的弱苗,在病毒的陪伴下长到十四五岁,瘦削的肩膀还难担起两只盛满水的水桶。好在有我的二弟的相佐,才让我的人生少了些沉重。他小我两岁,却几乎成了我的替身,家中大量的杂活,他担起大半。那时家里吃水,要去离家四百米外的水井去挑。二弟担着满满的两桶水,行走如风。不知他哪里来这么多力气,每次担水,总要往返四五次。我几次劝阻,他仍要坚持把一口粗瓷大水缸装完才罢手。拾柴、刈草也是他背着筐子,轻车熟路地搜寻那些有柴有草的地方。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已经互换了角色。
在现实中,我依然是他的兄长。二弟在劳动面前的积极肯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我看作是我们之间的互补。他在学习上、与人交往上的短板,使我成了他的老师。我在学习上对他的辅导和点拨,在生活中对他的叮嘱和呵护,使他把我当成了他的主心骨。那时候。我把他在干活时的卖力,看成了是对我这个兄长的“回报”。有了自我认知后,我才意识到自己的荒唐,可为时已晚。
如果说二弟是我生命里的一头牛,把本该属于我的艰辛,扛在他自己身上,负重前行。那么,父亲就是我心头的一盏明灯。他用自己行动,帮我驱散内心的阴霾,给我以生活的信念和勇气。,忘不了,儿时骑在父亲的肩膀上的时候,那高大的身材,足以让我有幸“俯视”众生。从父亲为国家解放而负伤的躯体里,我读到的是坚强。他的血管里,永远流动着战士的血,这铸就了他坚毅、勇敢、永不屈服的性格。我从小受父亲的耳濡目染,偎在他的身上,我会聆听到他铿锵有力的心跳,感受他血脉喷张的激情。哪怕是伤腿的后遗症,造成的无尽的疼痛,在时刻噬咬他的神经,他依然几十年如一日,奔赴在去往工厂的途中。钢铁的父亲,是我的骄傲!然而,苍天不佑,一生走过无数艰难险阻、经历数次劫难的父亲,却在一场亘古未见的大地震前,连同其子——我的二弟一起,永远长眠在了他所挚爱的这片热土上!坚强的父亲,是我心头的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
二
我对生命突围的意念,产生于结婚之后。
参加工作后,到工厂最初的几年里,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了解到我的身体状况,给予我极大的关照,让我着实体验到工厂大家庭的温暖。工作岗位上,有时组长分配给我单独的活,也是简单、力所能及的;集体出工的时候,我更如同荫蔽下的小草,累活、险活轮不上我。组里的小田,向来以机敏著称,每次在高空作业区,非它莫属。小董不惧苦累,施工时脏活、重活抢在前面。我在其中,只是让我打打下手,做些供料的辅助工作。我和少时的感觉一样,就像沐浴在温暖的光里,内心恬淡、怡然。如果不是娶妻生女,我怕是还在工厂的“温室”里,长久地享受绿叶的角色。
成家以后,随着我的角色的增加——由简单的为人子,到为人夫和为人父,心绪也随之变得复杂起来。看着妻子每天挥汗奔波在田间,年幼的女儿哭盼着母亲,我的内心波澜乍起:一个堂堂的男人,为了自己的身体,就这样永远活在别人的荫护之下?脑海里蓦然闯进李清照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楚霸王项羽,虽自刎江东,仍不失为一条顶天立地的好汉,令后世敬仰!这样的人生,青史留名。
人的意识,常常憬醒于某一瞬间。嗣后,我不再事事留意自己身体的感受,昂首迈入一条崭新之路——发誓要做一个理直气壮的男子汉。班上,我开始抢干高、难、险的任务;班后,放下自行车,不顾疲劳走进田地,与妻子一起侍弄被蓄满希望的秧苗……在妻子舒展的眉头下,在工友和车间领导的肯定中,我知道,我已成功实现了一次生命的突围!
角色的强化,导致我生命本体的强烈抗议——每天晚上,这一副松软、乏力的身体,如一滩泥瘫在了自家的炕上。酸痛,浸满身体的骨骼、肌肉和每一个细胞……当我的内心稍有迟疑的时候,冥冥中,父亲的那道光束便照射过来,让我心间聚起的阴霾,瞬间散去。父亲坚韧的气概,给我补充着能量,让我的疲惫瞬间逃遁。当然,我后来在工厂也转变了突围的方式:扬长避短,发挥我在当年学业上的长处。以知识为力量,助我实现了第二次生命的突围:我,成为企业的一名管理者。
三
一路走来,已入垂暮之年的我,仍不时频频回首:虽时光所剩不多,却不是感觉暮年沉沉,当年与生命抗争的豪情却并未泯灭。体内涌动的一股激情,足以面对生命中新的挑战。
我现在的身体,就仿佛一架即将报废的机器,去医院“大修”已是家常便饭。经年累月,屈指算来,已动过四次较大的手术,最后一次是三年前的一次肾癌手术,结果是,一个被肿瘤君侵占的肾脏被完整切除。于是,缺少零件的机器开始”消极怠工”,状况频出。体内的几大系统开始放慢工作节奏。体表的“显示屏“上,红灯不停地闪烁:胃炎、便秘、失眠、颈椎增生、供血不足、身体瘙痒、口舌生疮、视物模糊……迭起的并发症,如同纷纷占领了身体高位的病毒统治者,恣意发泄着各自的淫威。
我并非懦夫,当然不能因此就范。有了前两次突围的经历,区区病毒何足惧哉?我一面兵来将挡,四面搜寻驱毒良方;一方面我筑牢心理防线,不被汹涌而至的病毒们所吓倒。在长期与之缠斗的过程中,我已经有了一件致胜的法宝——这就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说到精神,有一个让我惊叹的实例:历史上”苏武牧羊”的故事。汉武帝时,苏武被遣,出使匈奴。然而,由于事情生变,苏武被无端扣押了十九年。当面对匈奴的劝降和威逼利诱时,苏武誓死不屈。他被地窖囚禁过,又被放逐到极端环境的北海牧羊。在恶劣之地,他宁以草籽、野鼠充饥,也誓死不降匈奴。表现了一个大汉使臣的忠诚坚守的气节和无所畏惧、不改初心的崇高精神境界。每每想到苏武,就为其崇高的精神所打动。爱国的精神,始终在支撑着苏武的精神突围,囚禁的身,纵驰的是心。
精神,能超越肉体,超越世俗,它又与一个人的信念相联系。有了信念,人就有了方向。事实上,我的第一次突围,不也是一种精神力量的支撑吗?我意识到,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何其重要。我开始了大量阅读,增强自己的文化修养。我用传统的文化遗产和现代先进的思想,铸牢自己的精神的地基。遭遇坎坷,我用《易经》的首句激励自己:“天行健,君子当以自强不息。”情绪低落时,我用《论语》中的句子愉悦自己“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此生有幸,让我相遇“江山文学”。在这方精神世界的百花园中,我领略到一处处神奇的风景。这里有着无数心灵的开拓者,他们让我学会用文字记录人生,把生命中那些过往,变为我精神的重要财富。在我的世界里,这些财富已成为我取之不尽的快乐源泉。
在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中,我似乎已经超越世俗的藩篱,突破痛苦设置的屏障,又一次实现了对生命的突围!
原创首发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