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修一颗强大的心过好日子(随笔)
修一颗强大的心过好日子
人活到一定年纪,才慢慢咂摸出“过好日子”的深意。它从不是风平浪静的坦途,反倒像在一堆琐碎里挑拣珍珠,得有底气,有分寸,更得有一颗自己能站稳脚跟的心。
前些天家里的事,像面镜子,照出了日子的本相。老岳父八十有二,身子骨里藏着些老年病,左手左脚发沉,偶尔尿床。在旁人看来,这是天大的愁绪,恨不得立刻动刀除根;可我行医这些年,知道岁月在身体上刻下的痕迹,哪能说抹就抹?医院里说要开颅,打两个钉子,轻描淡写说是“小手术”,可我盯着那句“可开可不开”,心里翻江倒海——82岁的老人,开颅哪是小事?钉子打下去,身体能不能消受?万一……不敢想。
我坚持找南京的专家会诊,哪怕要花六千块。有人觉得没必要,甚至甩脸子给我看,那脸色沉得像要拧出水。可我认死理:钱能再挣,老人的平安是挣不回来的。倘若不开刀,他能在家多晒两年太阳,多吃几顿顺口的饭,这六千块,值。
这些年总在琢磨“自我强大”到底是什么。不是跟谁较劲,而是在众说纷纭里,能听清自己的声音。小舅兄甩脸子的时候,我没怕;旁人说“你管太多”的时候,我没退。因为我知道,守住老人的平安,守住做事的底线,比什么都重要。人啊,太想讨好所有人,反倒容易失了分寸。该我扛的,我不躲;不该我揽的,我也不贪。就像给亲戚兜底这回事,年轻人摔跟头是常事,可真要撞了南墙,最后能伸手的,不还是家里人?只是这手伸得有分寸,既不能让他觉得有靠山就胡来,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他跌进深渊。
年过六十,角色早变了。在老人面前是孩子,在孩子面前成了老人;对上要尽孝,对下要兜底。日子就像走平衡木,左边是责任,右边是自我,稍不留神就晃悠。可晃悠着晃悠着,倒也走出了些门道:别把自己逼成万能的神,也别把旁人的脸色当圣旨。理直气壮地做该做的事,心平气和地扛该扛的难,矛盾总会慢慢化,坎儿总会一道道过。
说到底,过好日子,不过是修一颗强大的心。能在鸡零狗碎里看见方向,能在旁人不解里守住初心,日子再忙乱,心里也是亮堂的。就像老岳父现在精神头还好,能吃能睡,这就比什么都强。慢慢来,总会朝着亮处走的。
2025.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