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涯】念奴娇•豆沙关(诗词)
《念奴娇•豆沙关》
词林正韵•第十七部(入声)•一组韵•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苏轼正体。
关河怒泄,浪劈开,滇蜀万仞苍壁。
横断乌蒙,交界处,水墨丹青霞色。
壑谷幽深,峰巅峻极,天阔危陉窄。
历秦经汉,石门雄拔锁扼。
滇僰古道悬空,颓垣倒挂,五尺惊魂魄。
青石凸凹存马迹,勒背船工纤索。
岁月留诗,江山易主,目断悬棺寂。
擎杯挥墨,愁肠千结羌笛。
注:
豆沙关——也叫“石门关”,位于云南昭通市盐津县西南郊外,砖石垒砌的关城筑于悬崖绝壁之上,下临水流湍急的朱提江,其险峻之势更胜于剑门关。
关河——昭通市盐津县境内的主要河流,古称朱提江,据民国《盐津县志》记载:“盐津境内诸水仅朱提江可通木船。
滇僰古道——又称五尺古道,因道宽五尺,故称“五尺道”,早在秦汉时期,五尺道已成为中原通往西南边陲的交通要道,不仅促进了物资流通,更成为中原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纽带。
2025/7/27 农历乙巳蛇年六月初三
【编者按】位于滇东北云川交界处的盐津县豆沙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劈就了锁滇扼蜀的雄关天堑,为四川进入古城堡云南的交通要道,秦、汉"五尺道"的要隘。因其对岸壁立千仞的石岩,被关河一劈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门,锁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称"石门关"。豆沙关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地点,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作者使用林正韵,抒发豪放之情,表达对豆沙关历史文化的敬仰和赞美。〔编辑;栀子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