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柳岸】丹江梦缘(散文)

编辑推荐 【江山·见证】【柳岸】丹江梦缘(散文)


作者:老笨熊李春胜 榜眼,27260.6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3发表时间:2025-07-28 22:28:04

我不承认我是个性格孤僻的人,因为我从来不吝啬笑,虽然自己的笑很廉价,但觉得自然、和善,表现出来的总是积极、阳光、开心的一面。我孤芳自赏自己的性格,自信我的开朗乐观能给人带来愉悦,也能使自己的心情舒畅。
   小时候,奶奶总挖苦说我:“你的眼泪不值钱,你的笑也不值钱。”爷爷则不以为然,称赞我说:“这不很好嘛,长大以后不会畏惧困难,不会无缘无故去抱怨不如意的烦心事。”
   我是爷爷奶奶手心里的宝,他们总盼望我长大以后有出息。爷爷总是说:“你对生活充满激情,对别人热情,对未来充满着乐观的期待和金黄的憧憬,不用担心你成人后压抑、低调、消极,抗压能力肯定超过我们。”
   奶奶也常唠叨:“只要你能够掌控好自己的情绪,就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应对未知的变化,我们就放心了。”
   爷爷奶奶先后走了,我思念他们,梦里常常与他们相见,对他们许诺说,我永远忘不了你们对我的期待,奶奶笑着亲我,爷爷用满是老茧的手刮我的鼻子,也就从那时起,我的梦多了起来。
   但我食言了,就在十多年前,我忘了爷爷奶奶语重心长的教诲。
   曾有一段时间,具体一点就是南水北调移民大搬迁前后,我失意、失落加失望,我迷失了自己,迷失了生活,陷入到了人生沼泽,不能自拔。
   我多了心灰意懒,少了欢乐开怀;多了烦躁不安,少了镇定自若。总是恍恍惚惚,迷迷瞪瞪。找医生,吃西药,吃与不吃一个样;中药调理,调得分不出了药汤和茶水的滋味。
   无论我如何焦灼,但国家行动依然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我们是丹江库区,要搬迁,日子倒计时。
   搬迁前要买些纸炮到老祖先坟上祭奠,向地下先人告别。
   我郑重跪在爷爷奶奶坟上磕了头,像是一口吞掉了大厨身边的调料盒,酸甜苦辣咸,要啥滋味有啥滋味。爷爷奶奶是合墓,我匍匐在他们坟头前,像个乖孩子,就在这时,我失语了,因为攒了一肚子撒娇的话,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是父亲过来把我起身的,也是父亲把我拉下山的,还是父亲把我送上车的,前前后后我总感觉面目僵硬,眼神迷离,看见谁都像是看见了爷爷奶奶。父亲为了让我清醒,兜头给了我一瓢冷水,你别说,还管点用。
   礼炮响起,警车鸣笛开道,车队缓缓而行,绕村三匝,向老村告别。
   车内有呜咽声,我身前和身后,是谁?说不清,也难以说清。我没哭,但心都要碎了,泪水模糊了双眼。
   车队登程,拉走了我天真烂漫的童年,拉走了我如痴如醉的初恋,拉走了我难分难舍的亲情,拉走了我如诗如画的家园……
   丹江储水,打破了我习以为常的生活;南水北调,颠覆了我对全新生活的期待。
   是我对南水北调有抵触吗?没有。丹江移民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还是有的,我也为自己是移民而感到自豪和光荣,可是情绪的失控让我不由自主。
   一切都是新的,新起点,新生活,新格局。但我对“新”有点敏感,我认为“新”就是“生”,陌生的“生”。
   环境是新的,东南西北中总觉得和原来的大相径庭;人际关系是新的,一个个都是生面孔,总缺乏熟悉感;语言沟通是新的,方言的差异让自己感到有些孤陋寡闻;习俗是新的,婚礼、葬礼的流程完全超出了曾经的认知……
   我常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差错陷入到无限扩大的自责中,对自己吃饭、穿衣、洗澡、刷牙、理发等等要求很苛刻,总有一种“我不如别人的错觉”;对蚊子叮咬,嘴角的一句话就是:“连你也来欺负我。”和邻居坐在一起,只听他们唠闲话,我总是保持沉默,甚至避开他们的眼神;对电视、手机、聚餐、运动等都感到索然无味……
   我怀疑我已不是我,已经没了原来的生活乐趣;可是,我还是我,脑海里还有我爷爷奶奶慈眉善目的影子。
   寒冬的夜,冷风嗖嗖,夜猫的叫声增加了恐怖。辗转反侧,我开始做梦——荒诞的、滑稽的噩梦。
   爷爷奶奶和蔼可亲地站在我面前,爷爷说:“移民广场上在进行知识讲座,你去听听吧。”
   奶奶端了一把椅子,也说:“我给你找了个位置。”
   他们还是穿着生前的衣服,我机械地跟着他们一起来到移民广场,这里里三层外三层都是人,大都是移民。
   广场中央,也有人,一个个很怪异,容貌怪异,服装怪异,姿势也怪异。
   奶奶在中心把椅子放下,把我拉到了座位上。看阵势,这是要开斗争会。
   果不其然,我一坐定,斗争会开始,我成了众矢之的。
   第一个发言的浑身大放光芒,他声如洪钟:“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太阳。在库区,我发光发热,在这里,我一样发光发热;在库区,我寒来暑往有季节变换,在这里,我一样寒来暑往有季节变换;在库区,东方红太阳升,在这里,我一样东方红太阳升;在库区,万物生长靠太阳,在这里,万物生长一样要靠太阳……太阳还是那个太阳,我还是我,你还有什么不适应的?”
   第二个发言的清雅脱俗,是广寒仙子:“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月亮。在库区,初一初二不见面,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在这里,依然是初一初二不见面,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在库区,大家都说天上云追月,地上风吹柳,期盼花好月圆人更圆,在这里,大家一样说天上云追月,地上风吹柳,期盼花好月圆人更圆;在库区,花前月下是浪漫,在这里,花前月下一样是浪漫;库区人把我叫玉蟾、玉钩、玉京、玉轮、玉盘、蟾盘、银蟾、飞镜、明镜、金镜、婵娟、团团、碧华、月轮、冰轮、冰魄、桂魄、桂华、望舒等,是对和谐、温柔、团圆、美好的期盼,在这里,人们一样把我叫玉蟾、玉钩、玉京、玉轮、玉盘、蟾盘、银蟾、飞镜、明镜、金镜、婵娟、团团、碧华、月轮、冰轮、冰魄、桂魄、桂华、望舒等,是对和谐、温柔、团圆、美好的期盼……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我还是我,你还有什么不适应的?”
   第三个发言的色若鲜莲,肌如凝脂:“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织女。在库区,因我和牛郎的鹊相桥会而过七夕节,七夕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这里,一样因我和牛郎的鹊相桥会而过七夕节,七夕节一样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库区,学生们会背唐代诗人杜牧的《七夕》诗句‘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在这里,学生们一样会背唐代诗人杜牧的《七夕》诗句‘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在库区,织女巧手织彩云,勤劳敲开幸福门,在这里,一样是织女巧手织彩云,勤劳敲开幸福门……织女还是那个织女,我还是我,你还有什么不适应的?”
   第四个发言的是蛇身、鹿角、鱼鳞、鹰爪,显得既威严又灵动:“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丹江龙王。在库区,我统领丹江水域,给两岸带来了绿荫和繁荣;在这里,我一样统领南水北调渠水,泽润干涸的土地,给沿途带来了生机和昌盛;在库区,我朝气蓬勃、挑战自我,知难而进,力争上游,人们把我和骏马结合起来称赞为龙马精神,在这里,我一样朝气蓬勃、知难而进,勇往直前,力争上游,人们一样把我和骏马结合起来称赞为龙马精神;在库区,每逢过年过节,人们载歌载舞,舞龙祈福,期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这里,每逢过年过节,人们一样载歌载舞,舞龙祈福,期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丹江龙王还是那个丹江龙王,我还是我,你还有什么不适应的?”
   第五个发言的翩翩起舞:“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丹江燕子。在库区,我轻捷地掠过江面,快似箭,样似剪,飞上飞下,飞左飞右,嗖而到了河对面,嗖而又来了,冲着你撒娇地叫两声,给你送来多情的问候,我追你追到了这里,一样轻捷地掠过丹江渠水对面,快似电,样似筝,飞高飞低,飞南飞北,你去哪里我就追到哪里,冲着你撒娇地叫两声,给你送去衷心的祝福;在库区,我蔑视好逸恶劳,信奉勤劳致富,崇尚‘自力更生,丰衣足食,’追求莺歌燕舞喜洋洋,所以人们常说‘燕子不进寒苦门,衔泥筑巢富贵人’,在这里,我一样蔑视好逸恶劳,信奉勤劳致富,崇尚‘自力更生,丰衣足食,’追求莺歌燕舞喜洋洋,所以人们也这样说‘燕子不进寒苦门,衔泥筑巢富贵人’;在库区,老师们教学生宋代诗人晏殊的诗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在这里,老师们一样教学生宋代诗人晏殊的诗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燕子还是那个燕子,我还是我,你还有什么不适应的?”
   第六个发言的是一张很有威严的纸:“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人民币。在库区,我是国家经济主权的象征,推动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在这里我一样是国家经济主权的象征,推动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在库区,用我可以买来吃的、穿的、用的,在这里,用我一样可以买来吃的、穿的、用的;在库区,我能走进工厂、车间、商店、千家万户,拉动内需创效益,在这里,我一样走进工厂、车间、商店、千家万户,拉动内需创效益……人民币还是那样的人民币,我还是我,你还有什么不适应的?”
   接着是小麦、玉米、脆莲、瓜果、翠竹、松柏、汽车、小草、月季、蜻蜓、蜜蜂等等指责我,没完没了,我已经无地自容了。爷爷奶奶急忙出面,奶奶拱拱手,向我周围那些怪异的人求情:“各位抬爱,他刚来,有诸多不适应,早晚有一天,他会习以为常的。”爷爷训斥我:“别一切都看不顺眼!你能在这里安居乐业,我和你奶奶就也能在老家歇心休息了。你心烦意乱,让我们如何安生?”
   窗外刮来一阵风,爷爷奶奶飞走了,怪异的人也散了。
   梦醒了。
   此后的日子里,我慢慢克制自己,开始转变角色,适应环境。在言行举止上展现自己阳光、乐观、礼貌、热情的一面。在待人接物上宽厚忍让,以理服人、以礼待人;在衣着打扮上保持适宜、随和、整洁、大方。
   燕子衔泥筑小巢,我也得脚踏实地建新家。整修门前小道,装修室内空间,家具摆设力求井然有序,庭院风格稳扎稳打,外出工作奋发图强……此时我才真正发现库区老家和移民新地在九十九点九九方面步调一致。新起点,新生活,新格局,慢慢适应了就习惯成自然了。
   我开始嘲笑自己的幼稚:自寻烦恼,自讨苦吃,何必呢?
   我又多了兴致勃勃,少了情感压抑。
  

共 39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丹江梦缘》是一篇饱含深情与时代印记的散文,以个人命运为切口,折射出南水北调工程中移民群体的精神轨迹,字里行间流淌着对故土的眷恋、对变迁的阵痛与对新生的接纳。文章最动人之处,在于对个体情感的细腻捕捉。作者以“笑的廉价” 与“泪的不值钱”开篇,勾勒出性格底色,再通过移民前后的心理落差——从阳光开朗到心灰意懒,从对“新”的抗拒到对“生”的惶惑,层层递进地展现了搬迁对生活惯性的颠覆。尤其是“车队拉走了童年、初恋、亲情、家园” 的排比,将抽象的乡愁具象化为可触摸的记忆碎片,极具感染力。文章的深刻之处,在于跳出了单纯的悲情叙事。主人公虽有挣扎,却始终明晓“舍小家顾大家”的意义,自豪与光荣的底色从未褪去。这种矛盾中的坚守,让个体故事升华为对奉献精神的注解。从“失语于祖坟前”到“脚踏实地建新家”的转变,不仅是个人的成长,更是一代移民在时代洪流中完成的精神突围——承认失落,却不困于失落;接纳陌生,终与新生和解。总之,全文以“梦”为桥,连接过去与现在,以“缘”为终,收束于对生活的重新拥抱。语言质朴而富有张力,方言与习俗的细节描写增强了真实感,情感的起伏如丹江水般自然流淌,最终归于平静与力量。这不仅是一个人的 “梦缘”,更是千万移民在时代变迁中,于阵痛里扎根、在坚守中绽放的集体写照。推荐共赏!【编辑:纪昀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7-28 22:28:31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2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7-28 22:28:53
  欢迎赐稿柳岸,柳岸因你而更精彩!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3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7-28 22:29:12
  全文以“梦”为桥,连接过去与现在,以“圆”为终,收束于对生活的重新拥抱。语言质朴而富有张力,方言与习俗的细节描写增强了真实感,情感的起伏如丹江水般自然流淌,最终归于平静与力量。这不仅是一个人的 “梦圆”,更是千万移民在时代变迁中,于阵痛里扎根、在坚守中绽放的集体写照。推荐共赏!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3 楼        文友:老笨熊李春胜        2025-07-29 06:16:19
  看到如此精辟的编按,不得不服编辑的功底和审文的严谨态度,一字一句甚至一个标点都是那么到位,怎“点赞”俩字能囊括其语言特色,怎“谢谢”俩字能表达感激之情。
4 楼        文友:老百        2025-07-29 12:13:21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