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最美】历史没有将他忘记(江山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最美】历史没有将他忘记(江山散文)


作者:仇育富 秀才,1468.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2发表时间:2025-09-11 10:21:11
摘要:当拂去史册上的尘埃,让他们的名字不再湮没——所有忍辱负重者,皆是这个民族不屈的脊梁,同样应受后人尊重,被人记起。   

最近看到“学习强国”盐城地方频道发表一篇文章,写的是大丰的一位百岁老人周银在抗战中的一段经历。其中有一段:1941年冬的一天凌晨,周银带着重要情报穿过白驹镇日伪岗哨,情报藏在布鞋里。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走来,是那个人尽皆知的“叛徒”。周银心头一紧,转身欲逃。不料对方大步上前,一把攥住他的手,高声说道:“小弟,回去啊?正好顺路,一起走!”就这样,他被“押”着大摇大摆通过哨卡,对方还一路与伪军寒暄。直到脱离险境,“叛徒”才松开手低语:“快走!”后来他才知道,对方是潜伏在敌营的同志,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无独有偶,大丰老年作家协会向全区征集回忆录,主题是“忆峥嵘岁月赞奋斗年代”,其中在一篇杨兵同志回忆他父亲的文章里有一段提到:1941年8月的一个清晨,天还未亮,父亲身着破旧衣衫,疾行于乡间小道......行至白驹五拱闸日军岗哨,父亲偶遇陈玉文。这个被众人视为叛徒的陈家墩子人(原大龙公社三墩村),却在此刻展现出了不同的一面。他轻拍父亲肩膀,低声提议同行,不动声色地将我父亲送出日军岗哨,并小声叮嘱:“路上多加小心,注意安全。”陈玉文的举动不仅化解了危机,更让父亲意识到,表兄实为忍辱负重的同志。父亲感激不已,抱拳告别,继续前行。
   看到“学习强国”上的文章和杨兵的文章,故事发生的年代同样是1941年,地点也是大丰白驹镇,前面一篇文章中没有提及“叛徒”的姓名,但在杨兵的文章中却清楚地交代了这个“叛徒”的姓名。
   带着好奇、疑问,以及对这位“叛徒”的尊敬,我向杨兵问起陈玉文的相关资料,对方回答:
   只听说陈玉文那时候是公认的“叛徒”,帮助鬼子做事,实质就是伪军,也在白驹日伪军处帮忙烧饭,经常到乡下采购农副产品。抗战胜利后,地下党组织在戚家团靶场准备镇压一批反革命分子,其中就有陈玉文。临刑前,陈玉文发出了临死前为自己做最后的辨解,声称自己是无辜的,并声称自己曾救过好多我党的同志,其中就有杨玉楼(即我父亲)。为什么他帮助过那么多的人而只提到了杨玉楼?那是因为当时杨玉楼是一位干部,而且很容易联系得上,能得到证实。负责人陈东高在得知这个情况后不敢怠慢,立即让人找我父亲核实。我父亲便将陈玉文救他于危难之中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陈玉文因此得以昭雪,没有被执行枪毙。新中国成立后陈玉文被定为富农,在后来的政治运动中被定为“四类分子”,经常被拉出来批斗,后来听说是病死的。其他有关陈玉文的情况及资料我就不知道了。
   至此,陈玉文此人得到证实,但他究竟是我党打入敌营的同志,因唯一的上线联系人牺牲而无法得到证明?还是一位有良知的中国人,被逼当的伪军?这些都已无从证实了。但有一点,此人在当地并没有留下害人的案例,反倒是利用他在伪军中的便利,暗中帮助过不少抗日志士脱离险境。
   近几年来,我对大丰当地是期的文史因工作需要而有所接触,时常看到有些资料中提及这类事、这类人,他们尽管因历史久远没有被人们记住他们的真名实姓,或者是当时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但被这些人帮助过的同志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因为那时候他们面临困境,正是这些无名的好心人,这些有良知的中国人,他们在暗中默默做着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事,胜利后他们没有因为这些义举而表功,甚至不知道要拿这些来保护自己,最终还因自己的历史问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受家族所诟骂,使后人因他而蒙羞。他们所做的义举也随着历史的长河被冲洗得不留痕迹。
   但历史终究是公正的,历史是最好的裁判,他们曾经为民族、为我党所做的那些事是不会被轻易遗忘的。
   战争年代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忍辱负重如负枷锁。胜利后,他们没有获得任何勋章,却被贴上“叛徒”标签,有的被判刑,有的被镇压,他们因为自己站错了阵营理应受到惩处。就如陈玉文那样,纵然临刑前自己曾经所做的善事被得以证实,但在接踵而来的政治风暴中终究没能逃脱历史的定性——富农、四类分子,批斗的棍棒对他们的身体和精神上进行双重打击。最终,他蜷缩在病榻上,无声死去,留给这个世界的是他们至死都未知的评判。
   血色岁月里,无数这样的灵魂被碾碎。他们以良知为灯,在污名中穿行,无声的救赎抵不过时代的狂潮。而今,我们当拂去史册上的尘埃,让他们的名字不再湮没——所有忍辱负重者,皆是这个民族不屈的脊梁,同样应受后人尊重,被人记起。
   (原创首发)

共 17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以朴素无华的语言,叙述了陈玉文在抗战中尽自己之力冒着生命危险保护自己的同志的事迹以及抗战胜利后、解放后个人遭受的不公,最后病逝。其结局固然令人唏嘘,字里行间饱含作者的情感,对陈玉文的不幸遭遇表达出深切的同情,以及表达了对像他这样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默默无闻、忍辱负重的无名英雄们的崇敬之情。文章最后两段,以议论、抒情作结,将作者的情感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应该记住这些无名英雄,正如作者所说:让他们的名字不再湮没——所有忍辱负重者,皆是这个民族不屈的脊梁,同样应受后人尊重,被人记起。文章推荐阅读!【丁香编辑 蓝色光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蓝色光影        2025-09-11 10:25:01
  我也曾从一些资料得知:类似于陈玉文这样的无名英雄还有不少,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不计得失,忍辱负重,没有他们的无私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历史不应将他们遗忘,我们更应该记住他们这些真正的英雄!
2 楼        文友:蓝色光影        2025-09-11 10:26:54
  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像陈玉文这样的无名英雄遭受了不应有的打击,令人唏嘘。愿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3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5-09-11 15:56:37
  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历史不会忘记任何一名功臣。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