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人在旅途—北海 (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人在旅途—北海 (散文)


作者:鸿狮 布衣,236.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6发表时间:2025-09-15 12:16:54


   山中不知日月,水边不知季节。
   十月中旬,我邀青青出行,这是我几年来的第一次旅行,就这样,坐着高铁,一路向东。车窗外,一会儿是平整的田园,一会儿山地,一会儿在桥上,一会儿又钻进漆黑的隧道,在明与暗交织的静谧时光里,往事潺潺。我总是不明白,到现在也不明白,是什么勾起心中念想,又是什么把思念刻进时光?
   第一次见海,在海南,眼光所触尽皆海天一色的蓝,而第二次是在大连,却是灰朦朦的一片。这次选择北海,只想看海静时的柔波碧海,动时波涛奔腾之镜像,一想到此,秋日肃杀之气顿去,舒适快意渐生。
   对于住在山里的人来说,山是巨大的、包容的;而对于面水而居的人来说,水是辽阔的、喜悦的。走进网上订的旅店,一个女子站于台前,“你们把订单退了,130的给你们打折成110,两间每天能节省40元”。旅店像靠在银滩边上的锚,隔着几米长的一条街。
   登上楼顶,夕阳西徐,海上妆成一抹胭脂的薄媚。五点半左右,西天的太阳照亮了海面,照亮了停靠在远处的军舰,其背景为黑色,有如一张摄影家的艺术照。金色的影子向前疾行,海面忽明忽暗,我感到波浪翻滚和海岸线延伸的眩晕感。
   行于沙滩,海面一半清晰,一半迷糊,每一个人,每一棵树,自成剪影,我听不到海的声音,直到它被推到我足边,“唬”的一声过来,随即又无声退去,这分明是一种诱引,柔与力的抗争。晶莹洁白的沙子,光影斑驳的海面,多情柔媚的浪花,带着诗意与曼妙,把整个海滩笼罩在一层梦幻之色中。
   我们走回酒店,这出海天光影追逐的游戏就结束了,而城市灯火已然华丽登场。老街上一轮圆月挂在老式的三楼房上,饰以白色洁雅的墙面以银色,西式墙体上,从拱窗和阳台垂下的三角梅,落在褪色的墙上,带着被入侵过的痕迹。店面前悬挂着各式的招牌,是老街的印记。到得天主教堂,青青想要进去,说是父亲是天主教徒,想要去感受一下,然教堂已关闭,只有与之拍照作罢。沿街多酒肆、茶坊、咖啡厅、小吃店,我无法知晓老街的故事,也不能复述现在所能看到的这一切,也许街边的铜像能说清一切,拉着车、拿着啤酒瓶、放着老式电影机的铜人,记录着岁月更迭,悲欢交织,命运跌打,人生、历史,莫不如此。
   出租车司机带我们去吃海鲜,说:“来北海要吃活海鲜做出的美味,而大排档价廉物美,都是本地人所开,若是去高档的地方,大多是东北人开的,价高不说,也吃不出个味来”。此时是北海旅游淡季,游人不多,但大排档里却挺热闹,玻璃箱里有着各种大大小小的鱼、生蚝、虾、螃蟹……。我向来喜酒,找不到贵州的,便要了当地涩味的米酒。
   几杯酒下肚,我便提起话题,“青青,这年纪了,还不抓紧找个相伴的人。”“唉!找了一个,对我挺好的,才接触了两三个月,出车祸走了”。突然地,一种缘尽于此,不再言爱之感隐隐流出。那些不愿提及的细碎的温暖,有如草籽一般,即使被深埋地底,却会在不经意间被揭开,然后生长出来。“你还说我呢!你不也是一样?”我愣了一下,竟无法回答她。是的,人的一生,会爱过一些人,做过一些事,看过一些风景,这些经历或许你会有意无意地淡忘,但它们却早就刻进了你的生命里。
   就着迷人的夜色来到银滩。海浪扑打浅滩,我来到搁着几只船的沙地上,冰冷的水面暗淡,游人了无踪迹。浅滩上,留着深浅不一的印迹,只是一瞬间的功夫,便被海浪抹去。我将目光穿过海滩,盯在几米远的两棵大树上,它们孤独的身影,似在等待、盼望,带着希冀,自成了一幅别样的景致。我坐在一块礁石上看旁边舰形的酒店,在隔着椰子树的对面。青青张开手呼叫着冲向海去,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然后散去。
   次日早晨,阳光正好,我们去往海洋之窗,场馆里一阵清凉,微弱的灯下,珊瑚、乌贼、鲎、儒艮、鲨鱼等五颜六色的鱼在墙上、在地面游弋,海底隧道上边,左边,右边,鱼儿和各种生物来回穿梭,让你坠入一片虚幻之中。有人说鱼的记忆只有七秒,我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妄自定论的,鱼是如何记得自己的食物或是如何躲避天敌的?或许在那狭窄且封闭的小天地里,浅陋和愚昧妨碍了它们的进取,它们会因舒适安逸而精心打扮自己,迷醉地摇晃着自以为是的美妙身躯,永远快乐着它们的快乐,而被禁锢这个词于它们来说是无法感知的,即使再凶狠的鲨鱼,失却了与海浪的拼搏,温驯得再无骄傲的狂野。
   一点三十分,天空蓝得像一面镜子,海枯石烂景点上,山如一条青龙横卧海面,在一个凹口,礁石以三角形之姿伸进海里,其石千疮百孔,上附贝类。穿着婚纱的女子、着奇彩服的老妇们似白云、彩霞般飘来荡去。我吹着海风漫步,一个巨型海龟驮着刻着“海枯石烂”四个大字的巨石卧在右侧,一座灯塔立于左侧,我的后面是成荫绿树的山。我坐在海滩上享受小吃,突然回头,礁石突然消失,像从来没有过,青黑的礁山,一秒钟之前还清淅立在海面,忽的一下就不见了,只剩下泛着光泽的海水。
   第三天起来,延海滩去红树林,潮水淹了红树林,淹了滩涂,青青想去体验赶海的魅力,出租车司机太过热情,下车便跑去帮我们订了票。太阳一如既往地炙烤着大地,青青提着篮子在海边淤泥里深入浅出地找螃蟹、拾海螺。我沿着海岸线上走,希望能在海里瞧见行动快如闪电的螳螂虾,抑或追逐五彩鱼群的海豚。沙子里埋着贝的壳,细小的螃蟹钻出来,在外面划了些线条,又逃了回去。我踩着热烫的沙子坐上摩托艇,海浪把摩托艇抛到空中,又重重地落在水面,这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刺激,旁边的女子们,要么是畅怀大笑,要么是紧张尖叫。
   夜里,我又来到银滩。扬起的海风让夜晚十分清凉,海面沉寂,只有远处有稀疏的光,现在广场一角的灯亮了起来,是店家搭起的一个简易舞台,我坐在树荫下的椅子上,在靠近海的这一端,要了瓶啤酒,观看歌手们唱歌。虚幻的灯光,缥缈的旋律,那些带着体温的片段,像散落在时光里的星火,即便已被风卷走,也依然在这秋凉夜里被掀起,被点亮。
   去往涠洲岛,是第四日早晨的事了,那是火山喷发堆凝而成的岛屿,出租车司机戏说:“来北海不去涠洲岛是遗憾,去了涠洲岛更是最大的遗憾。”下车后,我们就在入站口的港湾停了下来,站口周边满布小吃店,此时商家早就人去屋空,只留下桌子、椅子在店外,店面外有着“我在等风,也在等你”“我爱大风和烈酒,好爱孤独和自由”等言语。穿过一条悬着的木桥,进到渔民的船上,港口的船只有如停车场一般拥挤,渔民正在吃早餐,而我们行走其间。
   登舰而行,船舱里要么叫卖食品,要么叫卖字画,我闭目而休。两小时后,远方现出一个圆形的小岛来,沙提、绝壁、沙滩及礁坪可见,涠洲岛到了。
   上到岛上,我们租了辆四轮电瓶车,于香蕉林间绕行,驾车的是客家女人,她说:“没有开发前,这是一个孤立的世界,原住民85%都是客家人,要卖点东西得坐几小时的船出去,来回两天,且岛上并产不出什么作物来”。到“火山遗迹”,午后的太阳照射着海面,既加深了倒映的蓝色,又让岸旁树木颜色变得更鲜更翠,与杂乱立于海边的焦石相对影。环栈道而行,火山留下的坑洞就在其下,一条鳄鱼似的山体浮在海面上。栈道以悬在火山石上的方式远离海面,用来阻止游客下到海边,我坐在火山石上,观看阳光下的海面,几只鸟从头上飞过。
   我们是马不停歇地来,又马不停歇地离开。到达五彩滩已是下午两点,此时潮水退去,几朵白云稀疏飘在蓝天,海浪一层层地推向海滩,宽阔的海滩上一片片水洼,碎片似地闪耀着各种光泽;两边断裂的一层层黄色火山岩石踞于两侧,崖顶青松挺拔,仙人掌攀附其上,光泽尽失。光照在海面,照在沙滩上,照在穿着红衣拍照的女人身上,让人感到一种慵懒的闲适。我站在那里,看那杳无终点的海,听海浪击打礁石的颤音。
   回到旅店,我们选了家餐馆,吹着清凉的海风,吃着美味的海鲜。青青不经意地翻看我拍的照片,说:“哥,拍的太好了,下次出行,一定记得叫上我。”
  
  

共 31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以北海及涠洲岛旅行为线,用细腻笔触串联起风景、人事与心绪,是一篇兼具画面感极强的散文。文中对风景的描写不重空泛抒情,而是聚焦视觉、听觉、触觉的细节,让画面立体可感。如楼顶看夕阳时“西天的太阳照亮海面与军舰,背景为黑,如摄影家艺术照”。这篇散文是“沉浸式旅行写作”的典型,它不追求宏大叙事,而是以“步行者的视角”捕捉旅行中的细碎美好与意外怅惘,既有“夕阳染海、银滩踏浪”的惬意,也有“缘尽无言、往事潺潺”的轻叹。最终,“旅行结束,但岁月刻痕永存”的落点自然,让“看风景”与“品人生”完美融合,读来如喝一杯温茶,清淡却有余味。全文叙述清晰,语言流畅,主题明确,是一篇优秀的散文。倾情推荐,好文共赏!【编辑:乡鹤】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乡鹤        2025-09-15 12:19:03
  读来如喝一杯温茶,清淡却有余味,好文共赏!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