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室雅兰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雅香】过年萝卜(外一篇散文)

编辑推荐 【雅香】过年萝卜(外一篇散文)


作者:曹济南 布衣,367.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5发表时间:2025-09-15 16:25:12
摘要:母亲辞世20年了。现在是我的儿孙陪我过年了,我家的年夜饭仍然少不了那碗母亲的过年萝卜。   母亲的过年萝卜,是我一生最难忘最好吃的年夜饭,最难忘的大年味。   

◎过年萝卜(外一篇)
   我喜欢种萝卜。秋冬季节,如果你去观赏我的菜园,除了白菜、红菜、莴笋等生机勃勃、油光水亮外,最养眼的那就是我种的大萝卜了。又长又大的萝卜,一个个高出地面七八寸,争相炫酷,争相向主人献殷勤。
   我更喜欢吃萝卜。萝卜片和腊肉或鲜肉,经老婆妙手一炒,色香味俱佳,入口便味蕾绽放;萝卜丝和活鱼,让老婆精巧一煮,也是色香味俱佳,入口便口舌生津;萝卜块和骨头,让老婆用清水一炖,萝卜块如软玉,萝卜汤似奶酪,大快朵颐;至于骨头汤煮萝卜丁,味道鲜美,百吃不厌。
   我之所以喜欢种萝卜吃萝卜,是因为深受了父母的影响。
   1954年秋,我7岁,开始读小学,开始识字算数,开始了解世事,开始感悟人情。从那时起,我就忘不了母亲给我们兄弟姊妹吃过年萝卜的年味了。
   在物资和经济紧张的那些年月,大米特别紧缺,父母居然养大了十个儿女。父亲养家糊口的法宝是多种蔬菜杂粮。他有句口头禅叫“菜好半年粮”。屋前屋后、河岸路边、山坡田磡,都种上了各种蔬菜杂粮。
   在秋冬季节种的蔬菜中,萝卜种得最多。因为父母不仅相信“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而且相信“萝卜是个宝,当饭做菜少不了”。父亲是种萝卜的高手,不仅个儿大,五六斤一个,白胖胖像头小猪仔,而且茬数多,一茬接一茬,一届秋冬,种三四茬,可以说,从秋到春,都有萝卜吃。
   萝卜在母亲的手里会变成香饭佳肴。她将萝卜切成萝卜丁,放在炉锅底部,上面盖一层捞米饭,然后生火蒸熟。她把炉锅盖一打开,便芳香满屋,让我们津液顿生。于是每人一碗萝卜饭,桌上一大钵萝卜片或萝卜丝,还有一大钵白菜叶,热饭热菜,津津有味,狼吞虎咽将肚子填了个饱。
   过年前一天,父亲从土里拔一篓子大萝卜,洗净放在灶屋里,为全家准备好过年萝卜。
   母亲便亮出自己的厨艺,高高兴兴制作年夜饭——萝卜宴。母亲付出一番辛劳后,桌子中间摆的是主打菜——过年萝卜:猪头骨头炖萝卜块,用一个大搪瓷盆装满,凸成一座小山,气势壮观;四周分别是一大碗萝卜片炒肉,一大碗萝卜条煮油豆腐,一大碗萝卜丝煮鲢鱼,一大碗萝卜丁煎鸡蛋,还有一大碗酸醋萝卜条。桌上摆出了五瓣白莲花图案,洋溢诗意。
   因为有萝卜宴,饭碗里破例装的是纯白米饭。年夜饭开始了,全家12人围桌而坐,团圆过大年。母亲笑着说:过年要多吃过年萝卜啊!她所说的过年萝卜是专指桌子中央那一大搪瓷盆猪头骨头炖出来的好大一块的萝卜!
   不知什么原因,我比较懂事懂规矩,我以老大的身份代表弟弟妹妹们说:感谢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把过年萝卜中的两块大骨头(上面有点肉)夹起来,分别给了父亲和母亲。父亲和母亲却舍不得吃,夹到了我和最少弟弟的碗里,但我和最少弟弟又夹到其他弟妹的碗里,夹来夹去,最后还是回到了父母的碗里。
   我们吃着白米饭,吃着过年萝卜,吃着萝卜宴,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后来经济改善了,物资充足了,生活条件变好了,过年吃大鱼大肉、山珍海味了,但母亲仍然坚持用萝卜和骨头炖一炉锅过年萝卜,仍然盛一大盆过年萝卜放在桌子上。谁知那盆过年萝卜总是最畅销的,是全家人最爱吃的。
   母亲辞世20年了。现在是我的儿孙陪我过年了,我家的年夜饭仍然少不了那碗母亲的过年萝卜。
   母亲的过年萝卜,是我一生最难忘最好吃的年夜饭,最难忘的大年味。
  
   ◎老师的吻
   也许因为我曾是教师,所以我总会提前听到教师节脚步的声音。今年是第39个教师节了,不知什么原因,我并没有怎么回忆自己的教学生涯,倒是照例会想起我的启蒙老师给我的那个温馨的吻。
   1954年的秋天,我成了祖国的一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小学生。我在家乡的小学发蒙了。我的发蒙老师叫潘老师,是一位亲和力超级强的中年漂亮女老师。记得我报名的那一天,她甜甜地笑着,握着我的脏兮兮的小手,问我:“你会唱歌吗?”
   “我会!”我一点也不紧张,大声地说。
   “会唱什么歌啊?”
   “会唱《歌唱祖国》,还会唱《东方红》!”
   “《歌唱祖国》?!好哇,好哇,你唱,你唱!”
   于是我一边做着手势,一边用甜甜的童音唱开了: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
   越过平原,
   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宽广美丽的土地,
   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
  
   我唱完,潘老师一边热烈鼓掌,一边突然抱着我,在我脸上吻了一下,说:“唱得真好!长大后,为祖国富强作贡献哦!”
   潘老师笑着又问:“谁教你唱的呀?”
   “妈妈教我唱的呀!”
   解放后,我家分得了田地和房屋,与全国人民一样,翻身作了主人。爸爸妈妈都脸上挂笑、心里开花,他们不仅都喜欢情不自禁地唱自己编的山歌:春季到来暖洋洋/农家田中插秧忙/插来丰收遍地黄/插来幸福像花香……而且喜欢唱当时流行的红歌——《歌唱祖国》《东方红》《浏阳河》等。妈妈还有意教她的孩子们唱,所以我在发蒙之前就会唱《歌唱祖国》等这些当时流行的红歌了。
   于是我幸福地上学了,我很快就知道了我的祖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的缔造者和伟大领袖是毛主席,毛主席住在祖国的首都北京,北京有个天安门……
   我是一个偏僻贫穷的山区里的农家孩子,但我很爱读书,很珍惜祖国给我的读书机会,在乡村读完高小以后,就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县城最好的中学读初中和高中。
   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我经历了12年的温馨难忘的校园生活。
   这12年,是我逐步对祖国产生母亲般深厚情感的12年,是我感受祖国母亲温馨的12年。
   12年,我从对祖国知之甚少,到对祖国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科技等知之甚多的知识青年。
   后来我有幸成了灵魂工程师,努力舌耕,教书育人尽职尽责。教余笔耕不辍,在多家教育出版社出版个人教育教学编著20多种。以此谢党谢人民谢祖国。
   每当我听到《妈妈的吻》的动人歌唱时,我很感动,但我的记忆里真还想不起妈妈的吻,只记得我那发蒙老师的吻,我心里唱的是“老师的吻,是甜甜的吻,叫我思念到如今……”
   说实在的,从发蒙开始到现在青丝白发,年逾古稀,老师的吻一直温馨在我心中。
   我想,那不是普通的吻,应该是老师对学生最热爱最鼓励的最温馨的吻啊!
   (原创首发)

共 258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父母相信“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他们认为“萝卜是个宝,当饭做菜少不了”。作者父亲是种萝卜的高手,母亲会把萝卜变成香饭佳肴,过年萝卜是作者一生最难忘、最好吃的年夜饭,也是最难忘的大年味。启蒙老师给作者的那个温馨的吻终身难忘,老师的吻一直在作者心中珍藏。作品行文流畅,平和朴实,文字很有渗透力,画面感极强,文笔娴熟,语言优美,一篇不错的散文。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25-09-15 16:29:32
  感谢支持社团,祝秋安。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2 楼        文友:曹济南        2025-09-15 21:03:09
  谢谢闲妹精心编辑,精当点评,盛情推荐,辛苦了,问好致敬!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