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一颗心永恒的陪伴(散文)
【家园】一颗心永恒的陪伴(散文)
今天上午九点,太阳格外的火红,眼前的唐心如,那个二十岁出头的姑娘,眼里总盛着灵动的光。她守着淮海路的小店,像守着一捧亟待绽放的花,执着地把心血熬进每一个日子里。她笑着说,昨天上午成了两单生意:一单是父亲的老友,是借力的温暖;另一单是以为曾经的老客,是攒下的信任。原来生意场的红火,从不是偶然的幸运,而是一颗心扎下根去,慢慢开出的花。
在人生的旅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个人阅历的增加,走过很多路,跨过很多桥,忽然就懂了,这世间所有妥帖的结果,都藏着“用心”二字。就像从前见银行柜台里的职员,一旦坐进那个岗位,四小时里除了短暂的休憩,眼里只有票据与钱币。指尖划过一张张纸币,笔尖落下一行行字迹,一分一毫都不含糊。他们的心沉在当下的职责里,便有了不出错的稳妥。还有路口执勤的交警,哨声响起时,目光只追着车流与人潮,家长里短的琐碎早被抛在身后,心在岗位上,动作便有了准头。
就连土地也懂这份心意。如今有人承包下大片田地,春种时弯腰播撒,夏日常在田埂间查看禾苗长势,秋收时仔细拢着每一粒粮食。心贴着土地,土地便回馈以金黄的稻浪、饱满的果实,所谓的“好风水”,不过是一颗心与庄稼的相互成全。文学创作亦是如此,若只是闭门造车,写出的文字便少了烟火气;唯有把心扎进生活的褶皱里,听市井的喧闹,看人间的悲欢,文字才会有生命力,哪怕昼夜颠倒去赶稿,笔下的故事也能暖透人心。
这颗心,不仅能成全事,更能焐热日子。前些天去朋友家做客,揣着真心赴约,桌上不过是几碟家常小菜:清炒时蔬泛着油绿,瓷碗里盛着温热的汤。可慢嚼细咽间,竟觉得比山珍海味更有滋味。想起曾有人带着满腹抱怨赴宴,满桌的满汉全席,在他眼里也只剩挑剔,牢骚比菜香更重。原来舌尖的味道,从来由心而定,心若欢喜,粗茶淡饭也是珍馐;心若不满,玉盘珍馐亦如嚼蜡。
婚姻更是如此。若一颗心早已冷却,再怎么拢、拖、扶、拽,也留不住要走的人。唯有两颗心都在彼此身上扎根,以诚相待,以情相暖,日子才能过得热气腾腾。就像冬夜里相互取暖的人,心靠在一起,再冷的天也能熬过去。
人这一生,其实都是与自己的心同行。心若平静,便经得起世事颠簸,哪怕遇见风浪,也能稳住脚步;心若真诚,便看得见世间美好,哪怕身处困境,也能寻到微光;心若沉得下来,便做得好眼前的事,哪怕平凡琐碎,也能酿出甜来。
心如的心与客户的心,在秋日的暖阳中,缔结五彩斑斓。
2025.09.15
文章以唐心如的小店故事开篇,串联银行职员、农人等不同场景,将“用心”具象化,生动诠释其对成事、生活的意义。家常小菜与满汉全席的味觉对比、冷热婚姻的状态对照,巧妙深化主旨,无说教感。文字温润有烟火气,结尾呼应开篇,把“与心同行”的感悟融于日常,简短却暖心,引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