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我眼中的任庄(随笔)
我眼中的任庄(随笔)
尧帝仁庄 文明根脉与时代新章
尧帝古城静立在仁庄的沃土上,金秋九月的霞光为这片土地镀上温暖的底色。尧帝故里荷乡金湖敞开怀抱,任庄田垄一章相映,南来北往的客商笑颜驻足。
踏上这片土地,便似与五千年尧文化并肩同行,在历史的史诗中读懂文明的变迁。仁庄是尧文化的“拓展机”与“风向标”,更藏着一张最可爱的时代笑脸:这里有勤勉苦读的莘莘学子,有辛勤劳作的乡中俊男俏女,有勾勒田园都市交融图景的画家们,更有新质生产力的拓荒者——他们以智能化、大数据为笔,在工业园擘画现代化制造的蓝图。
爷爷奶奶们的快乐小曲里,藏着利龙河畔五十年的纤夫号子;玉米与高粱织就的风景线中,写满了从水稻种植到产业调整、村民增收的奋斗故事。仁庄的过往篇章,未来可期,每一寸土地都藏着讲不完的传奇,写不尽的故事,让我们在寻找中寻找不一样的任庄。
人大代表工作处 仁庄的“民心灯塔”
仁庄的党群服务中心左侧,藏着一道特殊的风景——人大代表工作处。这里是人民声音的“收纳站”与“传递器”,有人认真聆听,有人接力传递,那盏始终明亮的灯,映照著为民履职的赤诚。
一张张沉甸甸的提案里,承载的是仁庄人对改革开放的需求与期盼,是发展路上的困惑与向往,更是描绘幸福生活的珍贵蓝图。人大代表工作处如人民心中的灯塔,在党的政策指引下,让群众对幸福指数提升的渴望落地生根,推动着仁庄在发展中书写民生答卷。
走,去仁庄的人大代表工作处看一看,那里藏着仁庄蓬勃发展的密码,更闪耀着人民当家作主的光芒。
懂任庄的心灵呼唤,瞧任庄的勃勃生机。明天的日子,正阔步在振兴乡村的大道上前线。
仁庄之美 田园底色与都市荣光
仁庄的美,藏在田园的丰硕里,映在都市的笑颜中,融在忙碌的热忱间,也留在休闲时的仰望里。
登上党群服务中心五楼俯瞰,昨日的印记清晰可寻:曾播种耕耘的绿洲、弯弯泥泞路上的足迹、三十年前的小学旧址,都在阿公阿婆的回忆里,漾着旧时的笑颜。
如今的仁庄,早已将过往的甜与美,融入都市的快节奏运转。文化艺术中心的霓虹灯璀璨夺目,这处群众点赞的艺术殿堂里,琴棋书画的排练不停,专场演唱会与艺术展览轮番上演,既点燃了人们追梦的火炬,更托起对未来的向往。
这片火热、多情又丰硕的土地,便是最可爱的仁庄。
李放书记 仁庄前行的领路人
初见李放书记,便觉有聊不完的故事、写不尽的篇章。他魁梧的身形,恰似仁庄发展路上的灯塔,扛起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坚定了众人跟党走的信念。
他的眼中、心中、脚下、手心,都装着仁庄的万家灯火: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百岁休闲的老人,从谈情说爱的姑娘到考研苦读的学子,再到忙碌奔波的汉子,每一张渴望幸福的脸庞,都是他牵挂的模样。他俯身聆听着仁庄对新生活的向往,也传递着群众对党的感恩。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各村的风景与待提升的环境,他用双脚丈量着仁庄在改革开放、乡村振兴路上的宽度与高度,更用双眼探寻着让仁庄腾飞的机遇与方向。
与班子探讨未来时,他总能熟稔复盘过往,把脚下的仁庄讲得细致入微,以扎实细节夯实每一步前行的根基。他把爱洒向仁庄的每一寸土地,用心陪伴着这片土地的每一步成长。如今,他正迈着铿锵步履走在前方,引领着仁庄人从金湖出发,走向江苏,迈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仁庄 湖城星树诗韵新章
仁庄,是金色湖城一颗璀璨的星。我以诗为笔为它助力,以澎湃之心追寻它闪光的足迹,愿随阳光赴往其最明亮处,点燃追梦者手中的火炬。
它静卧于园区怀抱,亦入都市眼帘。有机农业为农民增收播下希望,精准招商让产业能级持续提升。崭新厂房拔地而起,既是“工业兴村”的门户,更是科技赋能的舞台——这里既有上海、苏州引进的高科技企业,也有本土成长的制造与科技并行的村办企业,稳稳承接著数十年工业发展的扎实根基。
仁庄人深耕土地,更紧跟“工业兴村、旅游兴村、人文兴村”的鼓点,不断优化自我、拓展边界。行行诗文在此散发芬芳,对外的门户亦由诗行铺就。它是金湖的名片,是荷乡的画卷,是尧帝故里的骄傲,更是苏北小江南的自豪。
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