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海参(小说)
一
张国北的手指在海参店的玻璃柜台上轻轻敲击,目光在那些黑褐色的海参间游移。柜台里的海参排列整齐,像一队队沉默的士兵,柔软而无骨,在水里微微颤动。
“就这些吧。”他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
店员笑眯眯地称重、装盒,动作行云流水。“张哥好眼光,这都是今早刚到的辽参,肉厚刺多,泡发后能涨到两倍大。”说着,店员顿了顿,压低声音靠近说,“哥是老板朋友,我没法定价。你先拿走吧,回头老板跟你联系,”
张国北勉强笑了笑,没接话。常华在一旁默默看着,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五斤海参被打包进泡沫箱,箱体雪白,衬得那些海参越发黑亮。像极了他们此刻的心情——明暗交错。
去大表姐家的路上,张国北一直抱着那个泡沫箱。公交车颠簸,他却抱得稳当,像是护着什么珍宝。常华几次想接手,他都摇头拒绝。
“你说,这事能成吗?”常华终于忍不住,低声问道。
张国北目光投向窗外飞速后退的街景:“成不成,礼数得周全。程斌主动开口要帮强子找工作,这份情,咱们得领。”
常华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大表姐家的别墅在城西近郊,白墙红瓦,在一片低矮的楼群中格外扎眼。按了门铃,不过片刻,门就开了。
“哎哟,国北,常华!这么热的天,怎么还真来了?”大表姐穿着真丝家居服,笑容如春风拂面:“快进来,快进来,外面热。”
她不让换鞋,生拉硬拽地将两人请进客厅。空调冷气足,瞬间扑灭了外面的燥热。张国北觉得手臂上的汗毛都立了起来。
“大热天,不让你们来,就怕天太热,你们坐车过来遭罪啊。”大表姐说着,让他们在真皮沙发上坐下:“你们先坐着,我给你们打咖啡喝。”
张国北和常华赶紧推辞:“大表姐别忙乎,坐一会说说话就行了。我们平时也不敢来,就是怕给你添麻烦啊!”
大表姐笑道:“没事没事,来了还能不喝口水吗?我这是才从美国带回来纯粹的美国咖啡,你们尝尝。”
咖啡机嗡嗡作响,不一会儿香气就弥漫开来。张国北深吸一口气,脸上浮现出略带夸张的回味表情:“真香啊!八十年代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喝过美国的麦氏速溶咖啡,到现在还记得那个广告词呢,‘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大表姐一边操作咖啡机一边说:“我这个是‘麦斯威尔’,不是速溶的,”她自然地吐出一句英文:“MaxwellHouse。你说的那个麦氏早就黄了,被这个麦斯威尔给兼并了。”
张国北紧接着奉承:“这算是更大牌了。”他转头对常华说,“你闻没闻到咖啡的香气,真香啊!今天跟着大表姐沾光了。”
常华赶紧跟上:“可不是嘛!真香啊,在沙发上坐着,离那边七八米远都能闻得到。”
咖啡端上来,张国北小心翼翼地端起杯子,先深吸一口气,再轻轻小抿一口,抽抽鼻子,咂咂嘴,冲着大表姐赞叹:“绝了!不愧是我姐不远万里带回来的原生态,麦氏的升级版,比原来的麦氏速溶好多了,值!”
大表姐脸上笑开了花:“真好是吧!多喝点,走的时候再拿回去一些。”
张国北连忙摆手:“可不敢多喝,美味不可多用,喝多就记不住它的美了。您别给我啊,给我也不要,我这个档次,也就是喝个劳保茶,给我都糟蹋了。您留着慢慢喝。”
二
闲话片刻,大表姐终于问道:“你俩今天怎么有功夫过来了?”
张国北和常华同时放下杯子,正了正身子:“这不眼看着到十一和中秋了吗,两个都是大节,就想来看看您呢。不敢正日子来,怕到时候你家人来人往的,就提前过来看看。”
大表姐道:“你们能来看看我,我就非常高兴了,还拿什么东西啊!一会拿走啊,家里什么都不缺。”
常华急忙说:“您家有是您的,这也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不是。”
张国北笑道:“也没什么好东西,正好赶巧了,有个税务局的朋友负责专管几个海参公司,趁着过节,在海参公司搞了点内部价的,东西不多,他们科室几个人分一下,这个朋友自己留了十五斤,匀给我了五斤。”说着,他打开泡沫盒的包装,“他们到货都是分装好的,我还没看里面什么样呢,东西不好,我肯定不能送给您啊!”
泡沫盒打开,露出满满一盒海参,个个独立真空包装,个大刺尖肉厚。大表姐满意地点点头:“嗯,这参质量可以。这点东西,你们就留着吃呗,现在也是开始补身体的季节了。”
张国北笑道:“大表姐啊!我这个档次你还不知道吗?黄瓜拌猪头肉,吃这个属实叫做糟蹋了。”
“你啊,你!”大表姐笑着,用手指着他说:“我真说不过你。你这些可不便宜啊。”
“不贵,这次是跟着朋友沾光了,120一斤,五斤才六百,要不是东西确实好,就这个钱来看你,我都拿不出手。”
常华也跟着附和:“就是,就是。”
谈话间,张国北的手机提示音响起。他点开微信,一个标注“御赐海参坊周老板”的好友发来信息。张国北冲着大表姐笑笑,不动声色地点开。
御赐海参坊周老板留言:“张哥,我刚到店里,听店员说你来拿海参了。这份海参对别人都是55一斤,冲咱哥俩的交情,我给你算50一斤,你给我249就行。250不好听哦。[笑脸][笑脸][笑脸]”
张国北面色不变,转过去259元,回话:“谢了,兄弟!9是咱哥俩的幸运数。”
操作完毕,他关了手机,重新端起咖啡杯。
三
大表姐看着他的手机,说:“你这个手机,有年头了吧?一看就挺老的。”
她拿出自己的手机,也放在茶几上:“我这是苹果最新款的,太好用了,管看什么一点都不卡。”
常华看着苹果手机超薄的外表,问道:“你这可不便宜吧?”
“17999元,还行,不算太贵。”
张国北接话道:“我这个机器还是儿子不用传给我的,能看个时间,看个天气预报就行,我眼睛不好,不敢老看手机。要好的没啥用,有这么个东西就行了。”
大表姐笑说:“弟妹,国北不用好的,你用个好的。”
常华赶紧说:“老公用不上好手机,我用的可不能超过老公啊。哈哈,主要还是他眼睛不好不敢看手机,我也得保护眼睛,少看。”
“是啊,上了年纪,各方面都要保护好了。对了,孩子怎么样了。”
张国北赶紧接话说:“孩子一直在上海,还行吧,在那个杨浦区的一个小公司,搞那个海外贸易,现在都在打贸易战,出口这块不是那么好干的。”
常华接着说:“疫情完后又打贸易战,他们搞外贸的最不好过,一个月五千块钱,关键是公司管吃管住,这样在上海还能混下去。”
正说着,大表姐家里的博美犬睡醒觉,从漂亮的小房子里溜达过来,乌黑的小眼珠怯生生地盯着客人,慢慢地靠到大表姐身边。大表姐一拍手,博美犬跳到她的腿上,她一边抱起一边逗着博美犬说:“儿子,你醒了?妈妈抱来,快跟客人打个招呼吧。”
常华接着话说:“这小宝宝,真漂亮,好乖啊。”
大表姐颇为自豪地说:“那是!博美是世界上最乖的宝宝了。”
仿佛又想起什么,她赶紧说:“对了,你们来之前,俺家程斌正好来电话问家里情况,他又和朋友跑新疆去了,不放心家里。我说你表舅和表舅妈一会能过来看我,他说给你家张强帮助找工作的事,他哥们于成达收到张强简历以后,下了不少功夫找人,各种工作都有,但是薪水不高一万左右,不管吃住,在上海这个收入本地人还行,外来打工的就不好看了。房租一个月都要四五千以上,再加上吃饭月月光不说,还会找家里赞助,不划算啊!”
张国北坐直了身板,故作惊讶:“啊?找工作,什么时候的事,这孩子没跟我们说啊!这么大的事怎么不跟家里商量呢?”
大表姐逗弄着博美,说:“孩子大了都这样。自己主意正,这是听程斌的话,他还没跟张强说,正好等你们回去跟张强说一下,在现在的公司先干着,一下子找不到那么合适的,现有的都是万八千块钱的月薪,不值得跳槽。”
把博美犬放在沙发上,大表姐伸个懒腰接着说:“听说,程斌那个朋友于成达的父亲是个副部级大领导,不过现在当官的都有风险,今天在位,明天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完了,所以,找他帮忙也不靠谱。就算他找他爸出面帮忙,给咱解决了好工作,明天一旦栽进去了,咱是不是也得跟着沾包?真要是那样,能不能在上海呆住都两说了。”
张国北赶紧说:“是啊,是啊,现在可不就这么个现实嘛。我回去跟孩子说一下,在现在的公司干的好好的,就别乱蹦哒了。”
大表姐跟着说:“这就对了,有了合适机会再说,没有就先在那干着。张强老实能干,以后肯定有出息的,不象俺家程斌,一天到晚四处乱跑。”
张国北笑道:“程斌也很有出息的。”
常华附和道:“是啊,是啊!”
过了不一会,张国北转头跟常华说:“咱走吧?”
大表姐说:“着什么急走,再坐一会吧,家里没人陪我说会话。要不我下点面条咱凑合吃点吧?”
常华赶紧说:“姐,您别忙乎!千万别忙乎。来之前就说坐一会就走,开始就没打算在这吃饭的。”
张国北道:“是啊,姐,我俩在家也没有别的事,就是想来看看你。”
大表姐道:“真没有事吗?有事你说,跟我还客气啥,咱都自己家人!”
“没事,没事,真的没事。”说着话,张国北两口子站了起来,大表姐也跟着站了起来说:“不吃饭,又没有事,那我就不留你们了啊。下次来,可千万千万别花钱买东西了啊!拿东西来我不让你们进门。”
张国北笑道:“下次肯定不拿东西,就拿两爪空气来。”
三个人大笑起来。大表姐说:“不用上个卫生间放放水再走?”
张国北急忙说:“不用不用,这么好喝的咖啡让它在肚里多攒一会,实在憋不住了回家尿,也让家里的马桶沾点香气。”
大表姐冲着常华笑道:“还是我弟会说话啊。”
四
笑着挥手告别,张国北夫妇二人走出了一百多米远,他的手机响了,一看是大表姐打来的电话,按下接听键,话筒传来大表姐急促的声音:“兄弟走哪了?上车了没有?”
张国北说:“还没呢,刚看到汽车站。”
“太好了,你在那等着我啊。来之前给你们准备了一点速冻饺子和哈尔滨红肠,你这走得急我也给忘了。”
张国北赶紧说:“不用啊!你留着吃吧。”
“家里还有,都是人送的,等着啊,我已经出来了。”
张国北跟常华说:“得了。她硬要给点东西,你就辛苦往回走几步接一下吧。”
常华有点恼火道:“你要她东西干什么,咱赶紧走不就完了吗?”
张国北说:“你不懂,赶紧往回迎一下,拿完咱再走吧。”
三分钟后,常华气喘吁吁地抱着装海参的泡沫箱子走回来,张国北接过来,打开看看,里面没有了海参,只有两袋速冻牛肉饺子,二斤冰冻的红肠,微笑着跟常华说:“这都是她现从冰箱里拿出来的。”
常华白了他一眼说:“肯定是那么回事,要是早准备的就放明面上,咱一进门就看见了。”
张国北道:“走吧,回家给你煮饺子吃。”
常华道:“要吃你吃,我可吃不下。找工作这个事,孩子一开始就说是程斌主动找他联系想要帮忙的,办成办不成,也不直接给咱个回话,让他妈转达,唉,这事办的。”
张国北握着常华的手,拉着她往车站走去,边走边说:“你知有这么个事就行了。人家主动开个口,咱还个情就完了。办事嘛,成有成的情,不成有不成的情,把咱自己该干的事情干好,你就圆满了。”
常华白了丈夫一眼:“就你有得是理,一肚子的歪理邪说。你说咱要她这点东西干什么?你是买不起啊?还是吃不起啊?”
张国北望着东面的方向说:“来来往往不都是这样嘛。你不拿,她的心里老是咯咯愣愣的,拿了她心就放下了。好了好了,别多想了,走吧,上车了。”
话音未落,八路公交车稳稳地停在了眼前。
上车后,张国北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泡沫箱放在腿上。常华坐在他旁边,依然闷闷不乐。
“你就说海里的那些个活海参,”张国北突然开口,声音很轻,“软绵绵的,没骨头,放在手里滑不溜秋,抓都抓不住。”
常华瞥了一眼泡沫箱,没说话。
“人情啊,就跟这海参一样。”张国北继续说,目光投向窗外:“表面光滑,内里柔软,看起来好看,摸起来顺手,就是抓不牢,握不住。”
公交车启动,缓缓驶离别墅区。张国北最后回头望了一眼那栋白墙红瓦的房子,然后将泡沫箱放在脚边,再也没看一眼。
常华轻轻靠在他肩上,叹了口气。车厢里拥挤而闷热,但谁也没有说话。
海参,无数的海参,在常华的脑海游弋着,柔软,无骨,滑不沾手,遇到了危险便把内脏肠子吐出去……
就像有些人,有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