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七律•咏二十四节气之三(秋季)(古韵六首)
摘要:平水韵
一、立秋
辞枝梧叶报新凉,初咽蝉声藕叶黄。
溽暑稍收云影淡,商风暗度葛衣长。
晨凝白露疑轻霭,夜转明河换素裳。
虽有余威蒸午牖,阴阳潜易已偷藏。
二、处暑
万物昭华各自酬,残蝉声老柳梢头。
池荷半落香犹在,阶露微凝月似钩。
云淡天高鸿雁影,夜凉梧叶已知愁。
四时最好新秋处,五谷丰登望里收。
三、白露
玉露初零夜转长,商飙乍起动微凉。
蒹葭渐老烟波白,鸿雁新辞朔漠霜。
桂魄斜侵花影瘦,荷珠碎滴藕身香。
西园莫叹红蕖尽,犹有篱芳菊荐觞。
四、秋分
昼夜均分寒暑平,金商律吕正相迎。
蛰虫坯户雷收鼓,雁字横天月愈清。
丹桂香浮千嶂夕,银棉雪涌万畴晴。
莫言秋老芳菲尽,且看霜枫赤锦城。
五、寒露
朔气初凝露作霜,商飙肃肃动微凉。
千山木叶纷辞树,九域鸿声竞渡翔。
菊蕊含金香冷澹,枫旌染赤色苍茫。
登临莫讶岁时晚,且看秋颜胜景狂。
六、霜降
柿叶红时酿醋忙,登高萸佩避灾殃。
新醅绿蚁邀明月,旧历朱砂选吉良。
童戏纸鸢争线急,妇调姜豉待年香。
霜刀割尽三秋色,犹剩金风送菊觞。
【编者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者这篇诗文,作者这组诗作以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为脉络,将秋日时序流转具象为生动诗画。诗人善用典型物象勾勒节气特征,如立秋“辞枝梧叶”“初咽蝉声”,白露“蒹葭渐老”“鸿雁新辞”,霜降“柿叶红”“萸佩香”,每首皆有精准的节气标识,让读者能清晰感知秋意渐浓的过程。在写景手法上,诗作兼顾视听与冷暖,“残蝉声老”“鸿雁影”绘声绘色,“晨凝白露”“夜转明河”切换时空,“溽暑稍收”到“朔气初凝”则暗写气候变迁,层次丰富。同时,诗中融入人文意趣,处暑“五谷丰登”、霜降“酿醋忙”“童戏纸鸢”,让自然秋景与人间烟火相融,增添生活温度。从情感表达看,诗人跳出“悲秋”窠臼,秋分“莫言秋老芳菲尽”、寒露“且看秋颜胜景狂”,以积极视角观秋,赋予秋日豁达意境。整体而言,这六首诗格律工整、用词精当,既精准捕捉节气物候,又兼具画面美感与人文情怀,是一组兼具知识性与艺术性的节气诗作,展现出诗人深厚的观察力与文字功底,推荐共赏。【编辑:贵州王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