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亭】七律•地润粮丰国富强(古韵) ——乡村秋收纪实
其一•收稻谷
金浪翻风秋气凉,农家刈稻抢时忙。
镰挥晓月披星落,汗洒坡田带露光。
俯首何辞腰背痛,开颜倍喜廪仓香。
须怜粒粒皆辛苦,地润粮丰国富强。
其二•收玉米
玉米呈黄秋露凉,快收抓紧抢时光。
盛挑不惜双肩痛,托运何嫌曲路长。
金甲堆山连夜剥,珠玑满篓大仓装。
逢人便说丰年好,国富民强全靠粮。
其三•收黄豆
秋场豆晒透金黄,排起连枷韵抑扬。
挥臂空中弧线绣,落槌地上碎霞长。
衣衫汗湿如淋雨,笑脸开花似散光。
颗粒归仓精细算,须知珍重饭肴香。
其四•挖红薯
割蔓掀开薯现畴,银锄落处泥香浮。
刨深恐损玉红脆,轻拭犹怜脂粉流。
拾块装筐夸大个,哼歌迈步担肩头。
世人但爱烤烧美,须记农家汗滴秋。
其五•晒谷场
秋阳烁烁晒场黄,谷粒铺金透日香。
翻耙总撵鸡鸭走,簸扬时笑雀鸦忙。
衣襟滴汗歌丰岁,车载银珠堆满仓。
献瑞农田家国乐,卫生食品保安康。
2025年9月17日卧薪斋原创首发江山
【编者按】进入八月就是乡村农家的紧张秋收的季节,一年辛苦就靠这几天的收获。虽然如今许多地方有机械化收割,可是贫困的乡村没有,还是依靠传统地的体力劳动。加上如今年轻人外出打工谋生,劳动全靠花甲以上的老人。作者关注民生,深入田间地头,看到老农民的辛勤劳动,于是记录场景,写下动情的诗篇,这也就是作者的高尚之处。乡村秋收纪实一组诗告诉我们“地润粮丰国富强”的朴实道理,也是最深刻的道理。吃自己种的粮食才保险。因此不可忽视农业,看不起农民。•收稻谷这首诗生动描写乡村农民传统农耕收割的艰辛,折射出中国农业"汗洒坡田"的劳动场景,粒粒皆辛苦,人啊,都要珍惜粮食。•收玉米这首诗生动描绘了金秋玉米丰收的繁忙景象和农民喜悦之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粮食的珍视和对国富民强的期盼。 诗句刻画了人力肩挑背负的辛劳。然可见。“国富民强全靠粮”的永恒真理。丰收的喜悦,不仅洋溢在田间地头,更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澎湃浪潮中。•收黄豆这首描绘秋日打豆场景的七律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事劳动的艰辛与丰收的喜悦。连枷是传统脱粒工具,其使用富有节奏感。"连枷一起一落"的拍打声与劳动号子交织成"抑扬顿挫,节奏分明"的交响,强调体力消耗之大。打豆需反复翻动豆秸,"纵向拍打一遍再横向拍打",烈日下衣衫浸透汗水。此诗宛如一幅流动的晒秋图:连枷起落是大地的心跳,汗滴与豆粒共同折射阳光,最终在归仓的沙沙声中,完成对土地最深情的告白•挖红薯这首诗生动描绘了秋收挖红薯的劳作场景,赞颂了农人的辛勤与红薯的珍贵。 “割蔓掀开薯现畴,银锄落处泥香浮”以动作串联场景:割藤蔓、露薯块、挥银锄、泥土翻香,形成连贯的劳作画卷。“泥香浮”巧妙通感,将泥土气息转化为可嗅的诗意。细节中的珍重之心“刨深恐损玉红脆,轻拭犹怜脂粉流”凸显农人呵护之情。“玉红脆”呼应现实中优质红薯品种(“玉红土豆”),而“脂粉流”以拟人手法赋予红薯灵性,暗合民间将红薯视为“金蛋蛋”的丰收象征。此诗既是劳动赞歌,亦是文明叩问。它延续了古典农耕诗的写实精神,更以“汗滴秋”的警句唤醒现代人对食物本源与劳动者价值的思考——恰如“黄土高坡”上永不褪色的丰收与艰辛。•晒谷场这首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而温馨的秋收晒谷图景:金黄的谷粒在阳光下闪耀,农人忙碌赶走鸡鸭、簸扬谷物,汗水浸透衣襟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最终谷物堆满仓库,象征着家国安康和食品安全。诗中“卫生食品保安康”一句,更升华了主题,强调从农田到餐桌的卫生保障对人民健康的重要性。一组诗立意高远,富有生活气息,场面生动,感情真切,关注农村,喜庆丰收 ,特好佳作,推荐欣赏!【编辑:野山梅】
1 楼 文友:野山梅 2025-09-17 08:38:31
•晒谷场这首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而温馨的秋收晒谷图景:金黄的谷粒在阳光下闪耀,农人忙碌赶走鸡鸭、簸扬谷物,汗水浸透衣襟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最终谷物堆满仓库,象征着家国安康和食品安全。诗中“卫生食品保安康”一句,更升华了主题,强调从农田到餐桌的卫生保障对人民健康的重要性。一组诗立意高远,富有生活气息,场面生动,感情真切,关注农村,喜庆丰收 ,特好佳作,推荐欣赏!
2 楼 文友:野山梅 2025-09-17 08:38:56
进入八月就是乡村农家的紧张秋收的季节,一年辛苦就靠这几天的收获。虽然如今许多地方有机械化收割,可是贫困的乡村没有,还是依靠传统地的体力劳动。加上如今年轻人外出打工谋生,劳动全靠花甲以上的老人。作者关注民生,深入田间地头,看到老农民的辛勤劳动,于是记录场景,写下动情的诗篇,这也就是作者的高尚之处。
6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5-09-17 13:23:06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愉悦笔丰!!!
回复6 楼 文友:黄金山 2025-09-17 14:30:06
谢谢大师鼓励!问好!自娱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