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欢喜酒家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酒家】雾中的伊敏河畔(散文)

编辑推荐 【酒家】雾中的伊敏河畔(散文)


作者:千里寻梅 童生,500.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1发表时间:2025-09-17 16:34:30
摘要:今日在雾中一路随心的走走看看,我触摸到历史的纵深,感受到精神的传承,也领会了世间生灵赋予大地的内涵,身上每个毛孔都被雾气浸润,内心格外充盈。

【酒家】雾中的伊敏河畔(散文) 清晨拉开窗帘,浓厚的白雾瞬间填满视野,只有近处的景物在朦胧中若隐若现。在秋风乍起的草原上,这样的大雾并不多见,我萌生出去转转的想法,想瞧瞧雾中伊敏河畔的景致,便走出家门,隐入如梦似幻的浓雾里。
   我居住的小区离伊敏河不远,缓步穿过街道向河畔靠近,空气湿润微凉,迷雾笼罩的天地间静谧而庄重。
   这个城市沿伊敏河两岸修成十多公里的大坝,经过多年建设,现已打造成城市景观带。市区的一段,建成数百米的绿道,一侧是形态各异的路灯,另一侧是苍翠的树木、休闲座椅和蘑菇状的白色遮阳伞。夏日夜晚华灯初上时,这里舒展着岁月静好的画面:老人们聚在一起打牌下棋、跳舞扭秧歌,休闲的人们也三五成群在绿道漫步,享受着岁月的从容与安然。
   这里景观带的人文气息也和自然巧妙结合,既有紧邻伊敏河的东北抗联三征呼伦贝尔的纪念性甬道,也有坝上绿道一侧展现红十字精神的宣传栏和雕塑。
  
   一、自然生灵的诗意
   “吱吱,吱吱”,一阵清脆的鸟鸣声打破沉寂,一只湛蓝色的喜鹊扇动翅膀从我眼前掠过,又钻入浓雾中不见踪影。这种蓝喜鹊,在草原上颇为少见,寻常多是黑白相间的东方喜鹊。今年夏季,我便观察到这种蓝喜鹊来草原驻足,尾羽在阳光下闪烁出绚丽的光泽,难道蓝喜鹊也察觉到今年草原异于往年的秀美?抑或是全球变暖促成的“南鹊北迁”?我宁愿相信前者。
   一路徜徉,近处花草树木挂满雾珠,晶般透亮,既似刚刚出浴的少女带着香汗,又似馋嘴的顽童垂涎欲滴。
   一排排白桦树,宛如婷婷玉立的少女,一袭白裙,披着绿色的披肩,羞涩地隐藏在浓雾中。人们常将白桦树比作风雪中的白月光,清白枝干托着一身傲骨,在严寒中,仍执着地向天空伸展。
   前行几步,忽见几丛灌木静静伫立在路边,枝头挂着的鲜红果实绽放出耀眼的华彩。我定睛一看,是花楸树,红艳艳的果子经雾水浸润,愈发娇艳欲滴。这是呼伦贝尔近年来引进培育的“宝树”,即有外在颜值更有内在价值。花楸树到秋天,缀满簇簇红色果实,即便入冬时叶子凋零,果实却愈加火红,特别是在白雪皑皑时节,红色的果子在纯白世界里格外耀眼,独立于世的模样,令人不得不敬佩她的生命力。
   据《救荒本草》一书记载,花楸树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兼具药用、经济、食用与观赏价值。但是,在呼伦贝尔的极寒天气里,花楸树生长缓慢,忍耐着风霜雪雨的侵蚀,依然把美丽献给人间。
   来到伊敏河边,灰蒙蒙的雾气依旧弥漫着,水面若隐若现,平静如许,宛若一副灰白色的水墨画,隐约点缀着不远处的一抹淡绿——那是河中绿洲。这景象令我想起《在水一方》的歌词,“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我虽未见到真正的佳人,却听到“嘎嘎”的鸣叫,那是河滩中野鸭子中的“佳人”在清唱。
   银色的金属护栏空隙里,蜘蛛仍在潮湿的环境中不停歇地结网。望着细密如银的蜘蛛网,让我想起李白的一句诗“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禁感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更觉和平珍贵。
   近处浅滩的水面上,一丛丛浮萍依偎,编织出它们自己碧绿的世界。望着它们,我心生爱怜,它们没有固定的归宿,随波逐流,却以坚韧的姿态默默承受;即便身处在恶劣环境,仍能不屈成长;虽然生命短暂,但是在夏季绽放的金色花朵,总给迷茫的人带来一丝惊喜。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着世间瞬息万变的景象,提醒人们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从河边折返登上大坝,路灯的白色灯厢上印制着古诗词,我偏爱淡淡忧伤的诗词,尤其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雾气中,淡蓝色的灯厢隐约透着黑色的墨迹,仿佛让人穿越到千余年前,听到幽州台上的陈子昂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呼喊。这诗虽满含悲凉,却藏着不甘,面对挫折,仍不放弃对理想、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为后人树立了“不向现实困难妥协”的精神标杆。
   雾气中,几个健身达人冲破一层又一层的轻纱屏障,奔跑而过。我的心被触动,他们不正是“不向现实困难妥协”的精神写照吗?如果不是为了探景,我可能还在家里慵懒着,真是“有志者,事竟成”“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二、抗联岁月的回响
   沿着台阶下行,再次来到伊敏河边,一条红砖甬道由北向南蜿蜒伸展着。雾气飘荡,微风拂面,路边的东北抗联三征呼伦贝尔的纪念牌逐渐清晰起来。一块块天蓝色或翠绿色的梨形牌子,每隔十几米,便立于路边的草丛间,井然有序,宛如这片草地的守护者。牌子上标注着战役的年份、名称与战役路径地图:1940.2.3,首战太平桥,1940.2.4,血战任家窝棚……从1939年直至1942年,东北抗联三征呼伦贝尔的主要战斗,都按时间顺序呈现在碑牌上。
   据相关史料记载,一九三九年十二月至一九四二年八月,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以不屈不挠的意志,进行了三次西征呼伦贝尔的壮举,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一曲惊天动地、气贯长虹的英雄赞歌。
   即使时光过去了八十多年,依然值得牢记他们的抗日功绩:他们曾穿着单薄的衣裳,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艰难转战在嫩西平原、兴安之巅;他们曾在敌人重重围困的的山岗上,前赴后继,直至战斗到最后一人;他们以血肉之躯抗击着强大的敌人,给了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开辟了大兴安岭游击区;他们一路行军一路宣传,唤起民众,众志成城,共御外侮。在抗战的岁月里,先后有二百多名抗联官兵长眠在呼伦贝尔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
   继续前行,甬道上依次出现方形大理石铺就的地图,上面镌刻着“东北抗日联军一征呼伦贝尔路线图”“东北抗日联军二征呼伦贝尔路线图”“东北抗日联军三征呼伦贝尔路线图”。大团的雾气在空中轻轻涌动着,我停下了脚步仔细观察,仿佛看到了当年战争的硝烟,脑海里不断闪现着抗日军民在战场上血与火交织的画面:勇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向前,不顾自身安危,只为了心中的信念与胜利而浴血奋战。
   此刻,似有不屈的灵魂透过迷雾,俯视着这片英雄们曾为之献身的土地,忽然心里酸酸的,我的面庞被浸润得冰凉潮湿,不知道是烈士们欣慰的泪滴,还是我情不自禁溢出的泪痕。
   如今我女儿因工作繁忙,少有时间在家乡长住。上次她回来,我特意带她来游览,女儿在每块纪念牌旁驻足,又环绕大理石地图仔细观看,而后感叹道:“用这种生动又写意的方式来体现当年抗联的英雄事迹,太有氛围感了。家乡又为我上了一堂历史课,再次懂得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
   不久前收看“9.3阅兵”的振奋场景仍在眼前,今天又走过这段甬道,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爰和平,开创未来”。才是对先烈遗愿最好的告慰和最坚定的回应。
  
   三、红十字精神的传承
   沿河畔的台阶再次拾级而上,我来到“博爱广场”。博爱二字以红色雕刻在一方火山石上,周围立着以火红色调为主的宣传栏,在薄雾的笼罩下,“红十字标志”依旧灼灼生辉,仿佛“人道、博爱、奉献”精神能穿透迷雾,把人道主义的种子播撒在大地上。他们总能在战争和自然灾害时刻挺身而出,展示出“医疗和救助”的强大力量。
   “红十字精神”让我想起白求恩、柯棣华等国际友人,他们的参与,彰显了红十字精神的全球性价值。中学时学过的《纪念白求恩》一文,至今仍然记忆犹新:“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后来,妈妈送我一本小人书,书中白求恩为八路军战士做手术,感染败血症而殉职,牺牲前还在坚持做手术等场景,至今历历在目。现在回想起来,颇有感叹:一位远隔千里的外国医生,为了信仰远离亲人,最后牺牲在异国他乡,怎能不令人心痛和惋惜。他用自身的行动和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国际主义精神。
   红色宣传栏中的一块展板,映入眼帘,上面写着“佛罗伦斯•南丁格尔”——现代医务护理创始人。南丁格尔,太熟悉的名字,女儿两岁多,她的小画书就有南丁格尔的故事: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由于她的忘我奉献和精湛服务,使得伤员的死亡率大大降低,被人们誉为“提灯神”。国际上把南丁格尔等人称为红十字运动的先驱,是因为南丁格尔等人的战场救护行动,生动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精神。
   最吸引我目光的,是展板上关于“骨髓捐助者”的名字和照片。看着一张张貌不惊人却朴实中透着淡淡光彩的面容,瞬间我的内心变得柔软,他们的善举让我理解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真正含义,也让这个宁静的世界变得暖意融融。
   雾气消散,朝阳洒在伊敏河的水面上,波光粼粼,万物清新自然,岁月静好如初。今日在雾中一路随心的走走看看,我触摸到历史的纵深,感受到红色精神的传承,也领会了世间生灵赋予大地的内涵,身上每个毛孔都被雾气浸润,内心格外充盈。
   何以疗愈心灵,唯有大自然。鸟鸣声声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树影婆娑可以诉说岁月的从容,浮萍飘摇可以彰显生命的坚韧,氤氲薄雾可以赋予人朦胧与静谧、沉静与深思。
   抗联纪念牌与红十字宣传栏在伊敏河畔相互呼应,形成“铭记历史,关爱他人”的核心主题,衬托出人文思想和自然景观相融的独特魅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灵被净化,使命感被唤醒,历史与当下在光影中交汇,抗联精神和红十字精神在新时代交相辉映,薪火相传。

共 36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伊敏河呵,静静地流淌,流过了碧绿的草原,繁华的城市,流不尽岁月的痕迹。河之畔,大自然的奇观与人类世界的生存繁衍,在相互融合相互依存中,共同发展。时光如水,映照出自然生态与天下万物,在风雨彩虹中滋滋生长;水波荡漾,呼唤起当年的抗联官兵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不惧牺牲,把鲜血洒在河之两岸;涛声阵阵,彰显“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历经战争的洗礼,更加厚重的唤醒了后代,勿忘历史,薪火相传。文章情感饱满,文笔简朴,在情景交融中,以景抒情,以情释怀。通过写景进而入心,把自然与历史和人文以及时代主题巧妙地结合起来,突显出文章正能量的主题和饱满的文化内涵。推荐阅读!【编辑:山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泉        2025-09-17 16:39:37
  文章思绪如潮,由景而情,情感起伏中,不仅欣赏大自然赋予人们的安宁与太平,且睹物思人,去追溯那些不能忘怀的抗战历史和崇高的爱国奉献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我来自大山深处,来自心灵彼岸……
2 楼        文友:山泉        2025-09-17 16:41:44
  这一篇文章,突出主题,放得开,收得拢,写作技巧和文章内涵确实提高不少。
   问好寻梅老师!
我来自大山深处,来自心灵彼岸……
3 楼        文友:千里寻梅        2025-09-17 16:57:20
  谢谢山泉老师的精彩编按,提高了我这小文章的内涵,伊敏河两岸历经岁月沧桑,人文情怀浓郁,雾中又是另一番景致,希望能引起文友的一点共鸣,秋祺!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