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韵凝芳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文韵】由老鼠说起(随笔)

编辑推荐 【文韵】由老鼠说起(随笔)


作者:鲁公青夫 秀才,1249.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7发表时间:2025-09-19 06:31:20

鼠,哺乳动物,大约有500余种,已存在上亿年历史。分布在世界各地,有家鼠、田鼠、冠鼠、仓鼠、竹鼠等。家鼠也称老鼠,与人类关系密切,属于有害动物,经常遭受人类打击,故鼠字头顶者一个“臼”,意为屡遭打击,总是击而不破,打而不尽,这大概就是被称“老鼠”的原因。
   老鼠自古就有很多故事,更是十二生肖之首,“社君”是老鼠的别名。《史记·殷本纪》“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这九主是法君、专君、授君、劳君、等君、寄君、破君、国君、三岁社君,凡九品。司马贞索隐:“三岁社君,谓在襁褓而主社稷。”晋·葛洪《抱朴子·登涉》:“子日称社君者,鼠也。”简单的解释就是天子分为9种,社君就是老鼠。“社君”其实还是社稷之主的意思,把老鼠称“社君”,实在不明白老祖宗们是怎么想的?老鼠民间也叫“耗子”,据史料记载,在五代时期就有一税种叫“雀鼠耗”,到汉朝这一税种加重,老百姓不堪重税,咒骂老鼠叫“耗子”。含“鼠”字的成语典故至少有上百个之多,《诗经》有《硕鼠》诗歌:“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这首诗共分三章,纯用比体,比喻精当,把剥削者比喻为人人憎恶的大老鼠,非常贴切,可见近三千多年前老祖宗们就拿老鼠说事。柳宗元有一篇有名的《三戒·永某氏之鼠》,唐诗有《官仓鼠》: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李斯溷鼠”也是一句成语,意思是人追逐名利;溷:音混,本意是指混浊,也指混乱,还指污秽物、粪便。这句成语出自《史记·李斯列传》:“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他年轻的时候,曾在郡里当小吏,看到办公处附近厕所里的老鼠在吃人的粪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窜。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人来了也不怕,不担心人或狗惊扰。于是李斯就慨然叹息道:“一个人有作为还是没作为,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这段故事流传很广,李斯后来官至宰相,由于李斯贪恋权力,废长立幼,被宦官赵高玩弄于股掌之中,最后被赵高陷害,被秦二世腰斩,灭三族。李斯协助秦始皇对帝国建设,以及对六国统一,有不可磨灭贡献,其功劳与影响远大于诸葛亮,但最后死的不光彩,这固然有自身原因,司马迁在《李斯列传》中最后说:“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意思是:人们都以为李斯极其忠于朝廷,忠于皇帝,却被“五刑”处死,好像有点冤,但是仔细研究追查他为人处世后,我的看法与世俗是不一样的。要不然,李斯的功劳应该与周公、召公并列。李斯一个帝国宰相,被一个宦官玩弄于股掌之中,实在是耻辱,这就后来有了“李斯溷鼠”这句成语,这句成语实际含贬义。
   “张汤劾鼠”也是一个有名典故,《汉书·张汤传》记载张汤小时候守家,家里肉被老鼠偷吃而受到父亲打骂,张汤气愤不过,烟熏掘地找到老鼠洞,挖出老鼠和老鼠偷走的肉,按法律程序审讯老鼠,并把老鼠处磔刑。张汤父亲惊讶这么大孩子做得法律文书非常完善,文辞像是一个老练狱吏,就有意培养张汤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后来张汤最高担任汉武帝的御史之职,相当于现代最高检察院检察长。张汤一味迎合皇上旨意,得到汉武帝重用,迫害不少官员,制造了一些冤案,后被人告发,武帝也对张汤起疑心,最终被迫自杀在,《史记》中张汤被司马迁列在“酷吏列传”中。
   “社鼠”的故事也与另一位历史名人有关,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晏子,《晏子春秋·内篇·问上》景公问治国有哪些难处,晏子对以社鼠猛狗第九中载有一段这样的对话:“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其中的“社鼠”是指土地庙里的老鼠;“束木”则指建筑用木头。“涂”是指在木头上所涂的砂浆、泥土。翻译过来这番对话的意思是:齐景公问晏子:“治理国家最怕的是什么?”晏子回答说,“最怕的就是社庙中的老鼠了。”景公问什么意思?”晏子答道:“要建造社庙,首先要把木头一根根地排立在一起,然后再往木排表面涂上泥巴;外泥内木,这样堆积方可建造成社庙!而老鼠于是就常常前往栖居于此。至于要驱赶老鼠,如果用烟火熏,则怕烧毁木头;而若用水灌,则又怕毁坏涂泥。这种老鼠之所以不能被除杀,就是由于社庙的缘故。朝堂之上也有社鼠,国君身边的那些奸佞小人不就是社鼠吗?他们在朝堂之内对国君进行善恶蒙蔽,在朝堂之外又向百姓卖弄权势;不诛除他们,他们终将会祸国殃民,亡灭家国。而若是想着手诛除他们吧,他们又受到国君您的保护与包庇啊!又该怎样对他们施加惩处呢?”
   晏子紧接着对景公说:“在宋国,有位卖酒的人,他的酒器擦拭得很洁净。可是他的酒都放酸了,也卖不出去,于是向乡里人打听原因。乡里人告诉他说:你们家的狗实在是太凶了,有人提着酒器要去买酒,狗迎头就咬,这就是酒之所以放酸还卖不出去的原因啊!一个国家之内也有猛狗,那就是有权的佞臣啊。有道德学术的人士,想晋见万乘之主时,那些权位之佞臣就像恶犬一般,迎面狂吠,这也可说是国家的猛狗啊。左右的近侍为社鼠,有权之佞臣为猛狗,君主安得不受蒙蔽,治国又安得不引为忧患呢?”
   历朝历代其实都重视吏治,现在有句口号:老虎、苍蝇一起打,现代反腐其实就是吏治的一部分,这是把大贪官比如老虎,小贪比如苍蝇。而晏子口中这是社鼠、猛狗,只是这“社鼠”有大小之分而已,现在常用的词句是“硕鼠”。现代“硕鼠”与《诗经》所描述“硕鼠”,如出一辙,欺压百姓,是社会毒瘤。看来,社鼠、猛狗几千年了,历朝历代都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社鼠”是老鼠,“社君”还是老鼠,这两个名称通用吗?让人闹不清什么时候该用那个名称。
   《汉书·贾谊传》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谕也。”这是成语“投鼠忌器”出处,该成语本义为想打老鼠,却担心老鼠旁边的贵重器物被击坏而不敢下手;后比喻做事有所顾忌,不敢下手,也可以理解不要因为小事而坏了大事。《三国演义》有这样一段故事:三国初期,汉献帝与丞相曹操、皇叔刘备一起去打猎。曹操为了显示自己的武力,竟跟汉献帝齐头并进。汉献帝见不远处有只兔子,就叫刘备射,说是要看看刘皇叔的箭法。刘备连忙弯弓射箭,正好命中兔子,献帝连夸好箭法。献帝又看见一只鹿,连射三箭不中,就叫曹操射。曹操拿过献帝的金比箭,一箭就射中了,将士们见射中鹿的是金比箭,以为是献帝射中,都高呼万岁,曹操竟然得意地站到献帝前接受欢呼。关羽在后边实在看不下去,拍马向前欲刀斩曹操,刘备忙摇头摆手暗示他不可轻举妄动,事后,关羽问刘备为什么不让杀曹操,刘备说:“投鼠忌器”,不能因为曹操,影响或伤害献帝。
   老鼠是“四害”之一,“四害”由来已久,1958年2月12日,国家发出《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提出要在10年或更短一些的时间内,完成消灭苍蝇、蚊子、老鼠、麻雀的任务。记得上小学时上学路上都带着苍蝇拍,打得苍蝇装在纸盒里上交。有一天全市统一行动消灭麻雀,全市锣鼓喧天,房顶上、山丘上到处都是人,挥舞着各色旗子,树上也插着旗帜,这场景至今记忆犹新。惊恐的麻雀没有了落脚之地,很多麻雀飞着飞着就掉进大海里,这一天消灭的麻雀应该有统计数,只是那时岁数小,不记得了。第二年庄稼害虫玉米螟由于没有了麻雀这个天敌,庄稼遭受严重虫灾,造成粮食大面积减产,这时人们才明白,麻雀除了吃粮食,更多是消灭害虫,麻雀被“平反”,由臭虫代替。臭虫也很神奇,当年我们学生住宿舍,那时正是运动期间停课闹革命,住宿的学生不多,臭虫却不少,我们能把床上的臭虫消灭,但藏在房间里的臭虫消灭不尽,它不定藏在那个缝隙里,晚上出来叮人。有同学把房间地面泼上几公分水,臭虫不能涉水,床放中间,但臭虫能爬到天花板上,从天花板空降下来依旧咬你。后来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臭虫也灭迹了,臭虫又被蟑螂取代,因此“四害”最终被定为苍蝇、蚊子、老鼠、蟑螂。
   这“四害”大概存在了不止上亿年,即使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这“四害”依然消灭不尽,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按照动物多样性理论和辩证关系来看,这“四害”消灭不尽,大概有它存在的道理。以此类推,社会上的“老虎、苍蝇”打之不尽,不良现象除之不尽,是否也是这个原因?按照辩证关系,有正的一面,必定有反的一面,“四害”并非没有一点益处,据说蚊子、臭虫的唾液中有一种具有舒张血管和抗凝血作用的物质,它使血液更容易汇流到被叮咬处,这种舒张血管和抗凝血作用的唾液,假如提炼成药物,能治疗血栓,促进血液流通,对高血脂、脑血栓的病人有神奇疗效,据说现在脑血栓患者多,与臭虫灭绝有关联,不知真假。蟑螂更是一种神奇昆虫,是这个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虫之一,甚至比陆地上第一只恐龙诞生还要早1亿多年,据说蟑螂是唯一能在核爆下生存的昆虫。蟑螂古称蜚蠊,有药用价值,很多中医古籍有记载,《本草纲目》曰:“蜚蠊,行夜,蛗螽三种,西南夷皆食之,混呼为负盘俗又讹盘为婆,而讳称为香娘子也。”具有活血散瘀,解毒消疳,利尿消肿。用于症瘕积聚,小儿疳积,脚气水肿,疔疮、肿毒及虫蛇咬伤。这段记载中有“西南夷皆食之”,也就是在西南地区蟑螂是可以食用的,蟑螂可以食用的记载有很多,汉中人也食用蟑螂,取名“石姜”。
   远古时代老鼠是人不可或缺的食物,即便现在仍有很多地方有吃老鼠习惯,特别是岭南地域,老鼠价格不菲。假如世上没有了老鼠,又不知要有多少物种灭绝,鼠类是生物链不可缺少的一环,研究报告显示,老鼠的基因多样性还远远没有被人类完全发掘,小白鼠为人类医学做出巨大的贡献。苍蝇也是一样,我们不是搞研究的,但总感觉这世上如果没有了苍蝇,又不知能带来多少未知灾难,这个未知有待科学家研究。就像消灭麻雀,受到巨大损失才知道这是错误,“投鼠忌器”这句成语是不是也可以用在这里?!
  
  

共 417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鼠,繁衍亿年的哺乳动物,种类繁多,与人类共生亦相争。它既是“四害”之一,遭人驱打,又是文化符号,承载丰富寓意:从《诗经》的“硕鼠”讽贪,到李斯、张汤的鼠喻世情;从“社鼠”喻奸佞,到“投鼠忌器”言顾忌。鼠贯穿历史,映照人性与社会的复杂。即便今日,其存在仍引发关于生态平衡与物种价值的思考——灭鼠不易,亦如社会痼疾难除,或许万物皆有其位,强灭却可能反招未知之患。随笔全方位丰富展现,从鼠到人到社会,作者在简洁中体现“大道”,力推共赏!【文韵编辑:绿叶红了】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09-19 06:32:04
  鼠在传统文化中极具矛盾性:既是“社君”“生肖之首”,象征繁衍智慧;又是“硕鼠”“耗子”,喻指贪婪剥削。其双重形象折射古人观察自然的深刻。既敬畏生命之力,又批判寄生之害,鼠早已超越生物意义,成为人性与社会的隐喻载体。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2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09-19 06:32:23
  李斯观仓鼠而悟命运,张汤劾鼠而显严法。鼠的典故总关联人性抉择:贪欲、权谋、律法公正。它们提醒世人:环境塑造行为,而初心决定结局。鼠虽微小,却照见英雄与庸徒、清廉与腐败的一线之隔。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3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09-19 06:32:52
  “投鼠忌器”一词,源自鼠患,却深谙处世之道:行动需权衡利弊,勿因小失大。鼠以顽强的生命力,迫使人类在打击与顾忌间寻找策略。其背后既是实用主义,亦是对复杂系统的敬畏之心。欣赏老师佳作!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