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家园·收获】鬓边霜雪处,自有贵气生(散文)

编辑推荐 【家园·收获】鬓边霜雪处,自有贵气生(散文) ————《晚年清醒》系列之二


作者:松江泛舟 布衣,417.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8发表时间:2025-10-17 11:18:09

【家园·收获】鬓边霜雪处,自有贵气生(散文) 鬓边霜雪处,自有贵气生
   ——《晚年清醒》系列之二
  
   人至老年,便踏入了生命的暮年阶段。但这绝非“月过十五光阴少,人到暮年万事休”的落幕——老年从不是生命的褪色,更多时候,它是岁月沉淀后如晚霞般的从容绽放,是历经风雨后独有的绚丽缤纷。只是这份美好从非日月轮转般自然降临,它需要老年人主动以学习滋养灵魂,以行动锤炼姿态,让生命生长出“高贵”的模样。若不然,便容易坠入庄子所言“寿则多辱”的窘境,让晚年陷在卑微与低贱的泥沼里。
   何为老年的高贵?它或许有物质的点缀,但其核心终究是精神的呈现,是文化修养与道德情操在岁月里酿出的醇香。关于这份精神形态,当代作家梁晓声对“文化内涵”的定义恰能精准诠释,我愿称之为“文化四句”,也认为这该是老年人追寻高贵的核心方向: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约束前提下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它已融入血脉,成为言谈举止间自然流露的芬芳。这芬芳,是历经世事后对万物的悲悯,也是洞明世事却仍以赤诚待人的温厚;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高贵气质,也是言谈举止间自然流露的、让人肃然起敬的人格魅力。1793年法国大革命后期,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走上断头台时,无意间踩了刽子手的脚,她轻声道的最后一句话是“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曼德拉在狱中度过27年,出狱后当选南非总统,却邀请曾经迫害他的狱卒参加就职典礼,他说“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我仍在狱中”。生死关头的谦和,仇恨面前的释然,他们的言行里,藏着灵魂最本真的高贵。
   “无需提醒的自觉”,是对社会规则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融入日常的行为本能。在图书馆轻放书本、排队时不越前一步、不随意打探他人隐私、过马路时守好红绿灯——这些看似细碎的举动,恰是《礼记》中“慎独”思想的鲜活体现。它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气魄,却透着文明的圣洁:即便无人监督,也始终以高贵的自觉对待世界。
   “约束前提下的自由”,对老年人而言,正是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所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到老年,阅历足够支撑我们“从心所欲”,但这份自由的前提,永远是“不逾矩”——不越道德的边界,不扰他人的生活。英国哲学家穆勒曾说“约束是自由之母”,这份自由总是在明晰边界后获得的真正从容与广阔。它意味着我们驾驭了欲望,而非被欲望所奴役,从而抵达了精神的自治与清明。真正的自由从不是为所欲为,而是“不侵犯他人自由”的清醒与谨慎。
   “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是设身处地的同理心,是人类文明与社会和谐的基石,更是文化修养的终极落点。不久前的一个晚高峰,我在拥挤的地铁上遇见一位七旬老者。有年轻人起身让座,老者却按住他的肩膀说:“谢谢你,这座位我不能坐——你们工作一天,比我辛苦多了。”任凭年轻人再三坚持,老者还是转身向车厢深处走去。满车人的赞许目光里,这一老一少的互动,把“善良”二字展示得淋漓尽致。
   明确了高贵的模样,或许有人会问:老年人已行至人生边缘,为何还要奋力追寻这份高贵?它的意义,从不止于空泛的“岁月静好”或“长命百岁”,更在于为生命增添厚度,让人生的价值得以延续,最终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自身的尊严。杨绛先生百岁时写道:“我今年一百岁,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这份“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坚守(《红楼梦》葬花词语),正是对生命的敬畏、对尊严的苛求,也是老年追寻高贵的初心。
   这份追寻,更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当下社会不乏虚无主义的论调,有人鼓吹“人生没有意义”,这实则是颓废的逃避。老年人大多有个心愿:想给后代、给社会留下点念想。爱国华侨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民族企业家张謇建起南通大学,当代企业家曹德旺成立福耀大学——这些学校不只是物质的建筑,更是精神的灯塔,泽被后世;明末思想家王夫之晚年隐居湘西草堂,困顿中写下“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以一己之力坚守文化薪火,用“船山思想”筑起精神丰碑;北大教授季羡林晚年卧病在床,仍以放大镜逐行阅读,用颤抖的手写下《病榻杂记》,他说“我这一生,除了学问,别无他求”。他们以高贵之姿,完成了对生命价值的终极肯定,这份力量足以穿透时空,有力地诠释了人生的深刻意义。
   更重要的是,老年的高贵能化作一种“榜样的能量”。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我认识的一位退休干部,退休后潜心水墨丹青,山水画屡屡获奖,成了地方画坛的常客;另一位则痴迷风光摄影,足迹遍布国内外,出版的影集里藏着大好河山;还有无数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加入“关工委”,把余热洒在“关心下一代”的事业上。他们的精神与风采,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也像暗夜中的星光——虽不似日月耀眼,却能为迷途的人照亮方向。这份生命力的绽放,这份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正是老年高贵最动人的意义。
   岁月会在皮肤上刻下皱纹,却无法消磨精神的光芒。当老年人以“文化四句”为基,以自强不息为翼,修养、自觉、自由、善良便会化作夕阳里最绚丽的光。这光,照亮了自己的晚年,也为后来者点亮了“如何与岁月相处”的路标——原来鬓边霜雪处,真的能生出穿透时光的贵气。
  
   2025年10月16日与上海图书馆

共 215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生动的叙述,感人的内容,作者《晚年清醒》系列之二,感悟鬓边霜雪处,自有贵气生。上一篇《晚年清醒》系列之一。叙述一次手术带给自己的晚年清醒,这一篇也是一篇老年励志的散文,该文以当代作家梁晓声的“文化四句”为核心,论述了老年避免“寿则多辱”窘境的途径,探讨了人到老年实现精神高贵,丰富人生意义的深刻道理,用历史与现实的生动事例诠释了老有所为的夕阳红风采。文末的结语,点明了文章主题内涵:岁月会在皮肤上刻下皱纹,却无法消磨精神的光芒,照亮了自己的晚年,也为后来者点亮了“如何与岁月相处”的路标——原来鬓边霜雪处,真的能生出穿透时光的贵气。内涵厚重感人的文字,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5-10-17 11:19:48
  内涵厚重,内容感人的散文,生动的叙述,感人的内容,作者《晚年清醒》系列之二,感悟鬓边霜雪处,自有贵气生。
秋觅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