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兰小回忆散记(随笔)
教师节前夕,我静坐书桌旁,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悄然飘来,轻柔地触动我心底深处的回忆。8月下旬,孩子的班主任邓老师告知,由于入学人数减少且教师调动频繁,我曾经的母校——景阳乡兰滩中心小学本学期即将撤校,全体学生在本学期转至其他学校就读。老师话语间流露出无奈与不舍,我的内心深处也涌起万千思绪,这座拥有三十余年历史的母校,承载着太多难忘的回忆……
窗外风雨轻叩,恍惚间,兰小读书时的点滴往事悄然涌上心头。我想起教室后墙的黑板报——上小学时,我在上面画了天安门,欧老师用红粉笔给我加了颗五角星,说:“咱们兰滩小学的孩子们,以后也要去北京看看。”可如今,那些粉笔印该被雨水冲没了吧?操场边的单杠还在吗?我五年级时摔下来,姚老师抱着我跑了半里路去卫生所,他的心跳得比我还快,说:“别怕,有老师在。”
前几天路过母校门口,传达室的张叔坐在石凳上,手里拿着一张旧报纸,报纸上还夹着孩子们遗留的绘画本。他看见我,叹了口气说:“昨天,最后一批学生来领书本的时候,好多娃娃都依依不舍,说舍不得学校老师和陪伴了两年多的书桌……”我的喉咙发紧,想起了自己小学的课桌——曾经,抽屉里还藏着我没敢交给欧老师的纸条,上面写着:“欧老师,我以后,要当像你一样的老师。”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我轻抚着兰小毕业照上的老桂树。仿佛又听见了曾经熟悉的上课铃声——声音像被风揉碎的铜铃,穿过雨丝撞进心里……我们每次都跑得比兔子还快。姚老师站在教室门口,笑着说:“慢点儿,别摔着。”可这次,孩子们再也听不到兰小铃声了,再也看不到老师的笑容了,再也回不去兰滩中心小学了。
我忽然想起,明天是教师节,我给孩子上学期二年级班主任邓老师打去电话——她被调去了羊尾镇的郭家中心小学。跟她汇报沟通了本学期孩子入学的具体安排之后,我向邓老师致以新学期工作的问候,老师也转达了新学期对孩子的关心和期盼。不知道她有没有想起学校的老桂树,有没有想起课堂的旧课桌,有没有想起这群兰滩小学的孩子们。
风裹着雨丝钻进窗户,我赶紧关窗,却看见窗台上落了一片桂花——是从楼下的桂树飘来的,可怎么闻都没有母校的桂香甜。我捡起那片桂花,夹在毕业照里,像小时候那样。照片里的孩子们,穿着蓝白相间的校服,站在老桂树底下,笑得像阳光一样灿烂。
窗外的雨还在下着,淅淅沥沥的,像在诉说着什么。我望着我小学毕业照片里的老桂树,轻声说:“老师,我想你了……”
那时的雨总下得很慢,慢到我们能听见老师的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的声音,慢到能看见她鬓角的几根白发被风掀起,慢到能记住她擦黑板时,袖口沾着的粉笔灰——是像雪一样的白,像我们那时的日子,干净得能照见自己的影子……
今晚的雨丝飘进窗台,落在我手背上,凉丝丝的,像老师当年摸我头时的温度。她当年说:“等你们长大了,要记得回来看我。”现在我才明白,那些没说出口的“谢谢”,早就在雨天的教室里,被雨水泡得软软的,藏在每一行粉笔字里,藏在每一次老师替我们挡雨的背影里。
雨声还在敲,我看着手机里存了多年的母校照片——教室的窗户换了新的,可窗外的梧桐树还在,树下的石凳还在,连门口的老槐树都还在,像在等我们回去,再听一次雨天的课,再看一次老师的笑。
风把雨吹得更斜了,我忽然想起去年教师节,我给孩子的班主任老师打电话,她在电话里说:“你们当年漏雨的教室,现在装了新屋顶啦,再也不会漏了。”可我知道,那些漏雨的午后,那些带着粉笔灰的雨水味道,那些老师的笑容,早就变成了我心里最温暖的伞,不管走多远,都能替我挡住所有的风雨。
今晚的雨,大概是想让我再回到那个雨天吧?回到兰滩小学的教室里,回到老师的身边,说一句:“老师,我想你了。”我清楚,母校从来不是一个地址,而是藏在雨里的回忆,是刻在心里的温暖,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家。
(编者注:百度检索为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