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捉麻雀(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捉麻雀(散文)


作者:一杯白水 童生,829.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6发表时间:2025-10-20 09:23:51

1958年春天,我正上小学三年级。一天学校召开大会,宣传和布置上级提出的大搞“除四害,讲卫生”的全民活动。四害是指老鼠、麻雀、苍蝇、蚊子。要求我们每人买一把苍蝇拍,以后每天上学都要带着。当然消灭多少苍蝇和蚊子是无法计量的,只要手中有拍就行了。
   老鼠和麻雀可以用上交老鼠尾巴和麻雀腿来计量工作成绩,学校给我们每一个学生都规定了任务。同学们都不愿意交老鼠尾巴而愿意交麻雀腿。因为捉了麻雀可以吃肉,而且“腿源”广泛,那些候鸟的腿都可以当作麻雀腿去顶任务。候鸟自然是蒙冤的了,麻雀其实也是蒙冤的,不过当时可正戴着四害之一的帽子。幸亏后来老人家承认定错了,给平反了过来,麻雀才结束了担惊受怕的日子。
   说到这里,觉得应该借机说点也算题内的活。几十年后的今天,我才明白,这个全民行动绝不是伟大领袖发个号召就鼓动起来的,而是中央最高层的一次会议决策。并且在1958年2月12日,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联合名义庄重地发出了《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的文件。麻雀就是在这个文件中被正式“戴帽”的,罪名是它糟蹋粮食。但是麻雀被大量消灭后却给农作物带来了严重的虫害,粮食减产得更多。以郑作新先生为首的一些动物学家在对麻雀的生态习性做了细致、全面的调查之后,冒着自己被戴上帽子的风险,上书中央,陈情麻雀存亡的利与弊,请求更正。万幸的是,这份报告被准奏了。初看起来,为麻雀平反好像比给右派平反要简单容易多了,但是,它却也刮擦了大人物缺乏科普知识的脸面!
   麻雀其实很不好打。它被人称作“家贼”,就是因为它比南方来的候鸟机灵得多。用夹子和箩筐等办法它都不上当,那时候还没有粘网等先进武器,气得人们对它还使用了“敌驻我扰”的兵家战术。
   天将黑了,满屯人都行动起来,叮当叮当敲盆子。吓唬麻雀不让它进窝,也不让它落在树枝上歇脚,想把它累吐血了掉在地上摔死。麻雀飞起来成群,黑压压一片,它们飞到哪里,哪里就是一阵敲盆声。着实把麻雀吓得够呛也累得够呛,但是没看见哪只麻雀飞着飞着掉了下来。可惜人类没有那么多的工夫跟麻雀对峙;并且麻雀飞往村外人又撵不上它,它们在树林里休息好了,又回到了它们的窝里。
   麻雀窝就在房子的缝隙里。那时候农村全都是破土房,土墙年久了会下沉,因为房盖是靠包在墙里的一根根的柱子支撑着椁梁和檩子的,即使下沉也不会和土墙一样的程度,因此房盖与房墙的连接处,除了前墙,两边大山尖和后檐墙都有很宽的大缝子。这就成了麻雀既省事又暖和的家。
   夜晚掏麻雀窝是比较奏效的办法。我只参加过一次,还是赖乎乎地跟着本屯的大同学去的。因为掏麻雀必须要有手电筒才行,而我们全屯大概也就是老刘家的学生有一只,我们就都围着人家的身前身后转,结果两三个人就能干的活凑上来十多个。我们几个小的,争着抢着给抬梯子,很怕人家不算咱。
   全屯几十家小矮房,被我们顺着后墙根挨个摸了一遍。惊飞了不少,但也捉了三十多只,都当场摔死了,免得逃飞。分胜利果实时,人家念我们给抬了半夜梯子,每人给了一只。
   收了整整两年的麻雀腿,之后这个任务就取消了,麻雀又平等回归到了鸟类的群体里。不过将漏划的臭虫揪出来顶了上去,除四害的运动仍然继续进行。
  
  

共 13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以作者小学时期的亲身经历为视角,讲述了1958 年“除四害” 运动中麻雀被列为“四害”之一后,学校向学生下达捕捉任务,以麻雀腿作为成绩计量依据。麻雀机灵难捉,人们先用敲盆恐吓的“敌驻我扰”战术,试图让其累毙却收效甚微;后改为夜晚掏麻雀窝,作者曾参与其中,最终捕捉到的麻雀被当场摔死,参与者还能分得“成果”。大量麻雀被消灭后,农作物虫害加剧、粮食减产;以郑作新为首的动物学家上书中央,陈述麻雀的生态价值,最终麻雀被平反,“四害”中其位置被臭虫取代,捕捉麻雀的任务也随之取消。文章以平实的语言进行叙述,就像在和读者拉家常一样,这种语言风格让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好文推荐共赏!【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5-10-20 09:24:56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5-10-20 09:25:15
  文章不仅讲述了捉麻雀这一具体事件,还提到了 “除四害” 运动的决策背景、麻雀被平反的过程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情况,为后人了解那段历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2 楼        文友:一杯白水        2025-10-20 13:17:45
  谢谢老师用稿!老师不避敏感,并指出其社会意义,非常感谢!
3 楼        文友:老百        2025-10-20 09:37:24
  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在1958年“除四害”运动中的亲身经历,如学校布置任务、同学们捉麻雀的各种方法等,使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当时的社会氛围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回复3 楼        文友:一杯白水        2025-10-20 13:21:06
  谢谢社长点评
4 楼        文友:明镜亦非台        2025-10-20 19:40:58
  文字不长,却有年代的渗透感。
文学爱好者,工作之余,曾在许多文学网站发文交流,乐在其中。
回复4 楼        文友:一杯白水        2025-10-21 08:15:35
  谢谢老师关注
5 楼        文友:老百        2025-10-21 09:53:56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回复5 楼        文友:一杯白水        2025-10-21 17:23:37
  谢谢社长厚爱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