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花香】侄子结婚(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花香】侄子结婚(散文)


作者:闰土 进士,6885.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9发表时间:2025-10-30 14:11:37
摘要:本家侄子明天结婚,弟弟提前十天就通知我了。

本家侄子明天结婚,弟弟提前十天就通知我了。
   阳历十月,国庆节刚过,人们终于熬过了不见晴天的日子。如今阴雨后天睛,人们久久期盼的太阳出来了,万物经雨水洗礼,愈发郁郁葱葱。街道两旁的风景树下,撒落着零星的叶子,一片片卸完果的苹果树,叶子依旧翠绿鲜亮;大田地里,受阴雨影响,播种早晚不一的麦子,有的已绿茵茵铺满地面,有的刚出苗不久,有的才刚种上;还有几户种玉米的地块,收玉米机进不去,人工刚收割完毕,尚未播种上麦子。
   我匆匆忙忙,赶紧将弟弟说的侄子结婚日子记在台历上,生怕忘了——我知道自己在县里事务繁杂,但结婚是人生大事,无论多忙都得赶回去道喜。
   那天我本有场大型活动,上午结束后,下午紧赶慢赶写完一篇报道,弟弟就打电话来问我在哪,催我快点回去。
   阳历已接近十一月,天短夜长,下午六点刚过,夜色便悄然降临,天色灰蒙蒙的,毫无放晴的迹象。我骑上摩托车,踏着夜幕,风驰电掣般往家赶去。路边的树木在淡淡的夜色中一闪而过,一辆辆小车从身边擦过,手机响了好几次,我都没接,满心只想快点回去报个到、上个礼,给弟弟道声祝贺。
   五十多里的路程,不到五十分钟就到了。我到村口没回家,直接骑车去了弟弟家。
   客厅里坐满了前来商量婚事的本家族人,有长辈、平辈,也有晚辈,满满围了两大桌。弟弟和侄子见我来了,格外高兴,开玩笑说“大作家来了,让屋子蓬荜生辉”。这么一说,我脸都红了,赶紧座下。
   客厅里一片热闹,大家都说我来晚了,要罚我喝酒。我再三推脱,又说自己身体不适,不能喝酒也不抽烟,这才作罢。
   弟弟家的客厅布置得相当不错,装修虽不算十分豪华,却也算得上中上水平。我知道弟弟有一儿一女,女儿早已出嫁,儿子快三十了,去年经人介绍才定下婚事。
   弟弟一辈子干电工,在村里算得上是个能人。再看院子,水泥地面打得平整美观。我缓步走进布置好的婚房,不由得大吃一惊:婚房装修得十分精致,侄子和侄媳的大幅彩色合影挂在床头的墙上,床的两侧和顶端,贴着几张双胞胎的照片,模样喜人;床旁的大衣柜上,一对双喜字栩栩如生,更添了几分喜庆。
   从新房出来是一间客厅,中间的土红色真皮沙发、沙发前的石板茶几令人耳目一新。抬头望去,头顶的水晶吊灯格外醒目,屋子四周雪白的墙壁上,红绿线条装饰得井井有条,在灯光下尽显格调,我真佩服现在装修师傅的精湛技艺。
   侄子娓娓道来,向我介绍了房子的装修过程和特色,着实让我长了见识。不一会儿弟弟和侄子把我送出门,我跨上摩托车回了自己家里。
   那晚我辗转难眠,八十年代初自己结婚时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
   那时还是农业社体制,人们生活困难,温饱都成问题。我的婚房只有一间半,墙壁四周用花纸糊了一圈,屋顶先糊上旧报纸,再糊上一层花纸;方格窗户上,贴着隔壁二婆和心灵手巧的三婶剪的窗花,贴在白纸糊的窗上格外好看,那一对对活灵活现的鸟儿,还有龙凤呈祥的图案,栩栩如生。屋里吊着一盏十五瓦的灯泡,比点的煤油灯稍亮些,炕头摆着母亲花五分钱买的一对胖娃娃。
   我记得很清楚,我的婚期是腊月二十六,离春节只剩四天。娶媳妇那天,我和娶亲的人拉着一辆架子车、推着自行车,媳妇和娘家人一路步行来到我家。
   早上吃臊子面,说是臊子面,碗里几乎没什么肉,只有葱花和零星的油炸豆腐;中午是九碗菜,用大盘端上来,四角四碗豆腐,两边两碗粉条,中间一碗大烩菜,豆腐上盖着三四片比双林纸稍厚的肉片。馍是农家正而八经蒸的白面馍,烩菜里掺了不少白萝卜。
   那天摆了近二十桌客,那时一桌坐六个人。
   结婚后我问父亲,借别人的钱了吗?父亲说“你不用管”,后来听母亲告诉我,你父亲算过账,总共借了别人一百六十多元。在当时,这一百六十多元,对一户农家来说,已是一笔巨大的债务。
   月光不知不觉沉了下去,窗帘外一片漆黑。不知谁家的小狗叫了几声,在静谧的夜晚格外清晰;屋里只有墙上的挂钟,有条不紊地走着。忙碌了一天的我,不知不觉睡着了。
   人一上年纪,瞌睡就少了。早上不到六点我就醒了,初冬的六点,天还黑沉沉的。按昨晚的安排,大家都不在自家吃早饭,统一去弟弟家用餐,七点半吃完后一起搭棚、帮忙干活。
   说实话,侄子结婚,我作为长辈,不说要干多少活,总得多操份心,把别人顾及不到的角落都想到,这也是我的本分。
   弟弟和弟媳满脸笑容,热情得没法形容,弟弟忙着递烟,弟媳不停倒茶。
   一天功夫,彩棚和婚庆台都搭好了,服务队也来了,本家的亲戚们还贴好了对联,用农村的话说,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转眼到了第三天,因为娶媳妇客人多、场面大,按安排早上五点就开饭了。
   早上的臊子面是关中美食,流传了上千年,尤其是农村,红白喜事总少不了它。
   彩棚下,服务员忙碌着,香喷喷的臊子面果然名不虚传,浓浓的酸香味飘向天空,传遍村子的大街小巷。就连不知名的小鸟,也摸黑站在树梢上探头探脑,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被香味吸引。人们边吃边品尝、议论,都夸服务队手艺好,面味道香。
   弟弟和弟媳更忙了,根本顾不上吃这香喷喷的臊子面,只顾着前后打点、操心琐事。今天儿子结婚,他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不知谁打趣道:“现在结婚,明年国庆节你俩就能抱上双胞胎孙子了!”话音刚落,大家都笑了,尤其是弟媳,笑得格外开心,连忙说道:“好!好!明年生对双胞胎,我要请咱队上的人吃三天三夜!”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刚说完,就听有人大喊:“新媳妇回来了,快准备放炮!”
   大家立刻忙碌起来,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一位美貌如花的新媳妇被迎进了门。
   满院子、满街道的欢声笑声,把整条街都笼罩了。媳妇娶进门,弟弟和弟媳终于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用农人的话说:“终于把心放到肚子里了。”
   (原创首发)

共 23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以侄子结婚这一人生喜事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乡村婚礼的热闹场景与筹备细节。作者巧妙地将当下侄子婚礼的精致排场、丰盛宴席,与上世纪八十年代自己结婚时的简朴境况相对照,不仅展现了农村物质生活与婚嫁习俗的时代变迁,更饱含着对亲情的珍视与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字里行间满是浓郁的乡土气息与生活温情。“不知谁打趣道:“现在结婚,明年国庆节你俩就能抱上双胞胎孙子了!”话音刚落,大家都笑了,尤其是弟媳,笑得格外开心,连忙说道:“好!好!明年生对双胞胎,我要请咱队上的人吃三天三夜!”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写的真好,朴实无华,回味无穷。推荐阅读【编辑:清风一缕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风一缕情        2025-10-30 14:12:23
  以侄子婚礼为引,今昔婚嫁场景对比鲜明,既见乡村物质与习俗之变,又饱含亲情暖意与岁月感慨,乡土气息浓厚。
2 楼        文友:武双喜        2025-10-30 19:53:04
  文章用细腻的笔触串联起侄子结婚的全过程,乡村烟火气与亲情的暖意扑面而来,今昔婚礼的对比尤为动人,从八十年代的简素到如今的精致,令人感慨。
3 楼        文友:武双喜        2025-10-30 20:02:32
  这篇散文满是生活质感仈赶路赴宴到婚房见闻,再到婚宴上的打趣闲谈,每个场景都鲜活真实,作者以自身的经历做对照,让喜庆的婚礼有了厚度。没有华丽的语言,却处处打动人心。
4 楼        文友:蓝色光影        2025-10-31 08:32:19
  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非常贴切,渲染了喜庆的气氛,烘托了作者因得知侄儿结婚消息的喜悦心情!好文欣赏!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