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韵凝芳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文韵】身强体健须行善(散文)

编辑推荐 【文韵】身强体健须行善(散文)


作者:岭上月明 白丁,51.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4发表时间:2025-10-30 18:12:0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大家越来越注重医疗保健,越来越爱护自己的身体和身体的各个部件,越来越在意吃穿住行等方方面面危害健康的问题和隐患。可以说,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时代的人像今天的你我更爱惜生命,每天早晨、傍晚在广场、在公园、在路畔以各种方式锻炼身体的男男女女络绎不绝,像赶集一样热闹非凡。是啊,以人为本,以命为贵嘛!
   但吊诡的是越怕什么,什么就最爱光临,想躲都躲不了。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精神——这是歌曲一厢情愿的喊唱,我们的现实生活恰恰相反,百病齐发,癌症肿瘤防不胜防,从头到脚从外到里从肉体到精神病名繁多,千奇百怪。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时代的人像今天的你我更容易患病,所以,医科大学毕业的学生不愁找不到工作!
   哪里也无非是这样,东南西北中,发展与污染并存,享乐与痛苦共生。楼高,车多,拥堵,心焦;垃圾,堆山,雾霾,笼罩;电视,电脑,虚拟,假笑;绯闻,艳照,官员,败逃;工资,不高,工作,飘摇;父母,年老,屌丝,苦熬;人情,淡漠,关系,钱烧;地震,恐暴,天灾,人祸,何处可逃?吃喝拉撒,安全没有把握;胡思乱想,心境一团糟糕。环境失常,社会失衡,病因复杂,身病好治,心病难医,世界无法改变,只能调整自己,每天坚持锻炼,有个好身体就是幸福,多活一天就多赚一天,值!
   然而,俗世的我们虽然很精明但不聪明,怎么不知道医能医病不能医命,药能治病不能治心,人能健身不能强魂?在市场的迷雾里游走,在财富的热风中穿行,在名利的绳索上挣扎,在金钱的泥沼中浮沉,在物欲的洪水里搏杀,在爱恨的烈火中偷生——谁把谁保佑,谁把谁拯救,生命的诺亚方舟在哪里漂流?是啊,有那么多的人追潮流不追思想,爱时尚不爱智慧,爱奢华不爱简朴,爱繁琐不爱简单,爱家庭不爱社会,爱自我不爱他人,爱财富不爱创造财富的人,爱繁荣却忽视了繁荣下面的丑陋肮脏、贫困苦痛,爱舒适享受而不愿付出劳作,爱轻松容易讨厌麻烦困难,爱方便快捷丢弃了悠闲宁静,爱刺激快活失去了大度从容!生病的人群,生病的国度,病根不在身而在心!戒贪除私,修身养性,为物质做减法,为精神做加法,为欲望做除法,为仁爱做乘法,我们的生活就能少一些晦气多一些祥瑞!与其狠狠地注重营养和保健,不如多做好事、善事,切莫恶小而为之,切莫善小而不为!可爱的人啊,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身心的健康就会不请自到!如果人人都怀揣着一颗善心行事,那么我们的社会风气不愁不能好转,我们的人民健康不愁不能保证!要想身体好好好,须行善事多多多,腰好腿好功夫好,不如心善情操高,老天不亏善心人,健康长寿乐陶陶!

共 10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当代人越发珍视健康,却仿佛更容易被疾病困扰,这背后是环境失常与社会失衡带来的复杂病因。高楼林立与交通拥堵令人心焦,雾霾与垃圾问题凸显环境压力,而快节奏生活中的工作压力、人情淡漠等也加剧了精神内耗。单纯依赖医疗保健或锻炼往往难以应对这些交织的“身病”与“心病”。真正的健康之道或许在于调整生活态度:为过度物欲做减法,为精神世界做加法。与其仅仅追逐营养保健,不如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善行,培养仁爱之心。帮助他人所带来的内心宁静与快乐,是抵御浮躁、滋养身心的良方。当每个人都能戒贪除私、修身养性,社会风气与个体健康便能同步向好。正能量随笔,推荐阅读!【文韵编辑:绿叶红了】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10-30 18:13:27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更热衷保健,却也似乎更易被疾病困扰。这背后,是环境失常与社会失衡交织出的复杂病因。真正的健康,或许始于对生活方式的反思。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2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10-30 18:14:01
  现代医学能治身病,但焦虑、空虚等“心病”还需心药医。这剂心药,可能就是一份对生活的热爱、对他人的善意。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3 楼        文友:岭上月明        2025-10-31 08:14:41
  谢谢老师刊发我的随笔,辛苦了!
4 楼        文友:夏以沫        2025-10-31 11:39:57
  岭上老师言之有理。在物质匮乏的山区,有不少高寿的老人家,一辈子别说吃什么保健品各种健身,就连医院也几乎不怎么去,他们与人为善,保持自律乐观且豁达的心态,或许身正心宽胜过任何补药良方!学习了,问好敬茶。
未来不迎 当时不杂 过往不恋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