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雾中即景(记叙文)
周末清晨,我独自出门散步,走到江边时,眼前突然一片迷茫——原来是起雾了,好大的雾啊!乳白色的浓雾像一层薄纱,把眼前的一切都蒙住了,又像软软的棉花糖,轻轻裹住了我。
这雾真像个调皮的小男孩,变化多端。一会儿变成温顺的小绵羊,慢悠悠地飘着;一眨眼的功夫,又变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好像在摇摆着树干向我招手;没过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只欢唱的小鸟,在雾里飞来飞去;接着,还变成了一只圆圆滚滚的小企鹅,摇摇摆摆地向我走来……我继续往前走,看到江面上有一艘大轮船,轮船冒出的炊烟和乳白色的雾融合在一起,分不清哪是烟哪是雾。再往远处看,一座座山整齐挺拔地立着,被雾染成了乳白色,宛如一条白色的巨龙盘在群山之中。长江也变了模样,仙气腾腾的,轮船只露出一点点影子,仿佛来到了蓬莱仙境。江面上的长江大桥横跨南北,像一条巨大的古筝,好像下一秒就有巨人来弹奏它。我伸手摸了摸江边的栏杆,冰冰凉凉的,还带着湿漉漉的水汽。
猛然间,我发现太阳露出了笑脸,雾已经慢慢变小了。这时,一位晨练的老人走过来说:“小朋友,你也来江边散步呀!”我笑着对老人点点头。说话间,雾已经散尽了,江边的一切都变得清清楚楚,山、水、大桥都恢复了本来的样子。
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刚才的雾景就像一场奇妙的梦。啊!我爱这美丽又神奇的雾景!
作者:安庆市滨江实验学校501班丁梓熙,2014年10月出生
【编者按】文章以“遇雾—赏雾—雾散”为清晰线索,结构完整、过渡自然。作者观察细致且充满童真想象,把浓雾比作“薄纱”“棉花糖”,将雾的变化想象成小绵羊、参天大树、小鸟等,生动展现了雾的灵动多变。江边轮船、群山、长江大桥在雾中的朦胧景致,搭配“冰冰凉凉带水汽”的栏杆触感,多感官描写让雾景立体又真实。语言质朴直白,贴合孩童视角,没有刻意雕琢,雾散时与老人的简短互动更添生活气息,字里行间满是对雾景的喜爱与惊叹,读来仿佛跟着作者亲历了一场奇妙的江边雾中之旅。写得不错,请继续加油!【编辑:一文独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