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小事】落叶知疼(散文)

精品 【晓荷·小事】落叶知疼(散文)


作者:何叶 榜眼,25584.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9发表时间:2025-11-07 12:29:34

昨晚送姥爷去机场,返程时天空飘起了雨。今晨醒来,雨仍未停,满地落叶铺陈,像是秋天写给大地的信。我蹲在路边,看那些蜷曲的叶子——红的像血,黄的像月光,褐色的像记忆的疤痕。忽然觉得,每一片叶子离开枝头时,树都在疼。就像那年母亲生我和哥哥时,那种撕心裂肺的疼。
   那年东北的秋,漫长而萧瑟。大雨倾盆地下,母亲腹痛三天也没能生下我和哥。父亲去了佳木斯公出还没有回来,舍不得花钱的奶奶没有通知姥姥母亲要生产的消息,请来了村里有名的接生婆准备给母亲接生,但鉴于母亲怀的是双胎,再加上母亲难产已经三天,这个老手接生婆也是胆战心惊,因此她对奶奶说:“茉莉这种情况,我还真没有把握,不行还是送医院吧。”
   奶奶却稳如泰山地说:“你就大胆地干吧,我相信你,不就生个孩子吗?我生了五个呢,都是在家生的。疼过一阵一使劲就没事了。”奶奶有自己的打算,如果母亲去医院生孩子,住院费最少也得两千元钱。奶奶别说舍不得钱,就当时我家的那种情况,也一时半会拿不出那些钱呀?而请个接生婆在家生,给个两三百块钱的就可以了。
   接生婆心里打着鼓,也不敢硬撑着,就撒谎说要回家拿一些接生的东西,她就冒着雨跑着去了姥姥家。姥姥闻听信后急了,大喊着:“人命重要还是钱重要呀?一切费用我们叶家出!”并不顾奶奶反对让大舅和姥爷拉着一个板车就把母亲送进医院。母亲当天做了剖腹产手术,医生说如果再晚来一会我们母子三人就都没命了。哥和我降生时,脸都是紫的,哥的脚丫都蹬破了皮。母亲因此也落下了病根,即使当时在医院输了血,但回到家坐月子期间营养跟不上,身体一直不是太好。满月后,姥姥把母亲接到家里看,加大了营养,身体才慢慢有所好转。我和哥稍微懂一些事时,姥姥会经常和我俩说起母亲肚子上那条缝了二十一针的伤疤,说母亲生我俩的疼痛。我的名字是姥姥给起的,姥姥说不仅是因为母亲姓叶,而主要的意义也是寓意着叶子离开树,树的疼痛。姥姥有时还会指着树上的叶子说:“你就是树上的叶子,离开树的时候是洒脱的落,而我闺女茉莉疼呀!”
   母亲那年在东北的一家私立医院做护士,工资给的还可以。但没有一些福利待遇,也没有产假。母亲怕这份工作没了,在生下我和哥两个多月后就回医院上班了。肚子上的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好,稍一用力肚子上的伤口都会经常疼,阴雨天气还会痒得厉害。但母亲从没休过一天病假,却一直坚持着。为了家里的日子过得好一些,她还利用业余时间,在家里接了一些缝缝补补的活,帮人牵裤脚、缝补一些衣服,过年时还帮村里人家做新衣服。挣一些钱。填补家用。父亲是家里的老二,大爷那年还在贵州当兵,家里的其他孩子除了三姑在县剧团做演员,其他的都在上学。爷爷在山上做护林员,奶奶在家看我和哥。父亲和母亲就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顶梁柱。挣了钱全部交给奶奶统一管理。奶奶是个会过日子的老太太,每月母亲和父亲开的工资,都会如数交给奶奶,交钱的同时还要把工资条一并上交,一点差错都不能有。那几年,我家也实在困难,父亲的一些差旅费、报销的补助、一些稿费,哪怕是一分钱也会交给奶奶。母亲更是自觉把缝补衣服的钱交给奶奶。母亲还有一个小本,每次接的活,挣多少钱都会记得清清楚楚的,交给奶奶时,还会把本子让奶奶看。父亲和母亲只有少许的零花钱。我和哥稍微大一些,记得哪次管奶奶要钱,奶奶也只给我俩一分钱。但还好的是姥姥开了一个饺子馆,我和哥没少去饭馆蹭饺子吃。姥姥也善良,每月都会给我们送一袋面,一桶油或者一小坛子猪板油。
   我十岁那年,我们一家来承德了。姥姥千叮咛万嘱咐母亲去了承德,如果想工作就继续干护士工作,别硬撑能。姥姥之所以这么说,只是她了解母亲是个要强的人,她知道我家的情况,她怕母亲去承德了不顾自己的身体,干重体力活。因为母亲在东北时,就曾几次抱怨说医院的工作没有工厂打零工挣钱多,但都被姥姥吼住了,姥姥说:“也不看看自己啥体格?就凭你自己,就能让老何家变成了富户了吗?”
   在东北有姥姥摁着,母亲没有干上自己想干的。来承德后不到一个星期,母亲就去了砸石场干起了苦力,每天一早四点就去工厂搬石头,搬够七车石头,去山坡上抡大锤砸石头一直干到中午。吃过饭,下午筛沙子,跟车扛大包。母亲每天如陀螺般的干,只为了那年大姑考上了大学,需要学杂费。老叔出了意外来承德医院治疗,需要治疗费。母亲不是铁人却胜似铁人,她就如一棵直立的大树,一直那么挺立着撑起了家这个责任。母亲说的最多的话是:“我是家里的二嫂,我有责任让弟妹们过上好日子!我有责任给予他们富裕的生活。我累点苦点不怕,我还年轻。”
   母亲以为自己年轻,就能如树一样永远都会撑起一片天。但她哪知道,年轻的树也有枯萎的时候,在母亲不顾自己身体,每天忘我的辛苦劳作下,她的身体严重透支,窗台上摆满了止疼药,跌打损伤的膏药,甘草片以及胃药。我上大二那年,这样一个季节,母亲晕倒在工地上,被工友用木板抬回家里。第二天一早,母亲又悄无声息地去了工地,没过几天母亲就突然离世了。医院给的诊断是:长期超负荷工作,营养不良严重贫血造成各器官衰竭……
   母亲走后,窗台上的药瓶落满了灰。我总想起姥姥的话——我们都是树上的叶子,而母亲是那棵默默承受风雨的树。她倒下时,枝干依然挺立,只是叶子再也寻不见归处。
   如今,我蹲下身,轻轻拾起一片红叶。叶脉在掌心舒展,像极了母亲腹上那道二十一针的疤痕。雨丝斜斜地织着,把满地黄叶钉在大地上。树在疼,我知道。就像那年母亲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把生命化作我们的春天。
   这满地的落叶啊,不是凋零,是母亲撒向人间的、永不褪色的爱。

共 225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以落叶为引、以疼痛为线、写尽无限母爱的深情散文。作者用极具画面感的笔触,将东北秋雨的冷冽与母亲生产的剧痛、生活的重担层层叠加,层层递进,把“树疼”这一意象从自然嫁接到人间,完成了一次情感与记忆的双重淬火。文章以“叶子离开树,树会疼”作喻,既暗合母亲“叶茉莉”之名,又昭示母亲如树,以血肉之躯托举整个家族的命运。从难产三天、剖腹二十一针,到砸石场抡锤、营养不良猝死,母亲的一生被浓缩成一枚“永不褪色的红叶”,在时代褶皱里闪烁着坚韧与牺牲的光芒。作者没有刻意控诉贫困与重荷,却让窗台蒙尘的药瓶、板车雨夜狂奔、一分钱零花、二十一针疤痕等细节自己说话,使“树疼”成为沉默的史诗。文章语言质朴而诗意,叙事张弛有度,情感隐忍克制,却在结尾借“满地落叶”爆发,将私人记忆升华为对千千万万“母亲树”的集体致敬:她们用疼孕育人间,用坠落托举飞翔,用凋零铺就新生。感谢所有“把生命化作我们春天”的母亲!佳作力荐赏阅,感谢赐稿晓荷!【晓荷编辑:芹芹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110700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11-07 12:31:24
  听秋叶落地无声,眼见母爱落地生根。文字像雨后红叶,不喊疼,却让人手心发烫。好文,值得细细品读!
2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11-07 12:31:46
  为老师点赞、敬茶献花!祝老师创作愉快!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