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忆】踏浪溯黄河,乘风游龙门(散文)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翻山越岭只为一场遇见,龙门接纳了我们,以壮丽的山河景色。我家在黄河下游,离黄河较远,从上学后就萌生踏浪溯黄河,看遍万千风景的宏图,如今乘风游龙门的愿望终于实现。
一
常说,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随着夏风的脚步,我们来到了河津市。连绵起伏的青山郁郁葱葱,山顶上裹着缕缕白云。踏入晋陕大峡谷梯子崖景区,黄河、龙门呈现在眼前。多少年来的夙愿终于实现,而此时的黄河水清泛绿,让人惊艳。
从游客中心出发,来到佳人巷。佳人巷非常狭窄,适合身材较为完美的游客,如果通不过,则被称为夹人巷,真乃大自然之造化弄人。我收腹紧臀,勉强通过。又通过一线天,视野豁然开朗,亘地黄河出,开天此一门。晋陕大峡谷黄河龙门段呈现在眼前,黄河之水天上来,浩浩汤汤,山河相依,最窄处仅38米,是大禹治水和鲤鱼跳龙门传说的发源地。黄河大桥横跨龙门,天堑变通途。
登天梯,跃龙门。来到网红打卡地天下第一挂壁天梯:北魏军事古栈道——梯子崖。当踏上第一阶台阶,面前仿若翻开了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每一阶台阶都诉说着往昔的传奇。梯子崖拥有1600多年历史,采用斩山式雕刻手法,在一块巨大的悬崖竖石上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凿刻而成,共有365个台阶,代表一年365天,寓意脚踏实地,步步高升。它巧夺天工,如今看来更像是艺术品,每个台阶2米宽,高20厘米左右,之所以宽阔,是考虑到方便粮草和军械的运输。一边是绝壁,一边是深渊,步步惊心,步步胆寒。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沧桑、悠远与深沉,让人更加坚定传承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进取的文化精神。游客们慢慢走着,仿佛在和时光老人谈论着岁月的故事。
沿之字形路径,盘旋而上,密密麻麻的凿痕清晰可见,真的难以想象当时付出的代价有多大。我站在栈道上,仿佛闻到了来自于遥远古代风的味道,静静倾听,听得久了,终于捕捉到那来自北魏时代铿锵有力的敲击声,看着一个个工匠举着铁锤,使劲咂向钢钎……我多想穿越到古代,与他们一起攻坚……
二
走进风景里,就是诗和远方。来到半山腰的服务平台休息片刻,接着走上高空玻璃栈道,据说这是华北地区最高的玻璃栈道之一,站在上面,听风阵阵,看山远阔,向下俯瞰,惊险刺激,不敢挪步。
玻璃栈道的尽头是桃花谷的入口。走进桃花谷,静谧清幽,芳草萋萋,地貌万千,尽显山野之美,谷里生长着大量野生山桃树。只可惜错过了季节,如若春天来此,定会被朵朵如施了粉尽染成粉色的桃花所陶醉。山谷僻静得让人流连盘桓,让身居闹市的人们难得寻觅这样一块让人沉下心来静思的地方,它触动了人心底那层柔软的地方。
树荫浓密遮骄阳,小径幽幽享清凉。沿着小路前行,林密草丰,鸟语花香,溪流潺潺,清澈见底,绘就一幅生态和美画卷。蹲下身,把手伸进溪水,一阵清凉,带着上游的气息,扬起水花,自己感动自己,好久没这样放松了,和山水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回归大自然,亲近自然,其实就是亲近自己的心灵深处,让生命在青山绿水间慢慢的丰盈。
感山水之灵气,叹自然之造化。谷内的温度比外面低了7、8度,真是个避暑的好地方,高山流水诉说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美情节。风里夹杂着湿润的味道,让人浑身舒爽。听流水潺潺,看白云片片,与草木为伴,感受自然的力量。而溪水何以清如许?可以说,生态就是最大、最有价值的资源。如今,黄土高原绿化率超过70%,解决黄河水患的成果不断扩大,眼前虽然多辛苦,换来幸福万万年,黄河,早晚会变成清河。多想,让途经的每一个地方都花开鸟鸣,走在这样的景色里,细品宁静悠然,让生活的诗意在岁月里流淌。简简单单向山行,轻轻浅浅人生路。
三
一程有一程的风景,每一段路途都藏着生活中的美好。从桃花谷登顶,我们到达倚梯城。此时,天空一碧如洗、万里无云。从黄河水面上吹来的风吻在脸上,如同母亲的爱抚。
怀着崇敬之情来到化龙庙,这里是最早祭祀大禹的庙。青砖黑瓦,飞拱挑檐,古色古香,无声地诉说着一段段古老的故事。相传当年大禹治水时,他率民众昼夜奋战,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得以疏通黄河,造福百姓。据《水经注》载:“龙门为禹所凿,广八十步,岩际镌迹尚存。”后人怀念大禹的功德,称龙门为禹门。北魏孝文帝曾率群臣来到倚梯城,祭祀大禹,他是历史以皇帝身份进行祭祀的第一人,他下诏修建庙宇,感念大禹凿山畅流、鲤鱼跃龙门。虽岁月沧桑,时光老去,但我们没有忘记他们的故事,站在这儿,回到祖辈的精神世界里。
一季秀色夏正好,无限诗意在山头。倚梯城后面还有一片花海,种植着格桑花和二月兰等花卉。二月兰花开正盛,格桑花正陆续开放。遇见一片花海,沾染一身花香,一程美好,一路芬芳。
乘兴来到龙门之巅,穿过“一跃过龙门”牌坊,站在观景台远眺,整个龙门及其周边景色映于眼前,一幅波澜壮阔的唯美画面。群山莽莽苍苍,山河倒影如同一幅长廊画卷尽收眼底。著名的黄河1号公路,延伸到天际处。看山河远阔,壮丽得彻骨,壮丽得震颤,壮丽得孤绝,壮丽得惊艳!人生总有那么一瞬间壮美得让自己感动,绚烂得让自己流泪,沁润心灵。
我朝圣似的站在山顶,伫立良久,思绪万千。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和源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家园,激荡着中华儿女共同的情感,教给我们坚定的信仰和勇往直前、自强不息的勇气。在当今社会,黄河文化更是实现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黄河文化中强调的和谐、包容的价值观,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为现代社会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如今,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书写着新的传奇,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听一曲《黄河颂》,总会给人一种磅礴的力量,激励中华儿女无所畏惧,奋勇向前,永不停息。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千万年亘古不变的道理,如何保持兴盛?怎样才能保持国家强大的生命力?历史在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跟上时代的步伐,贯彻以人为本,获得大众的拥护,团结奋发,方兴不衰。
夏至无处不葱茏,山光水色入画中。夏日的风,裹夹着着黄土高原的草和泥土的味道。轻咬一根从黄土地拔出的青草,慢慢咀嚼,细细体味,一丝苦涩,一丝甜味。面对这黄天厚土,我感动着,回味着。
四
乘电梯返回游客中心,坐上龙门号游轮,面对两边令人生寒的绝壁,我们对古人的智慧与勇气有一个颠覆的认知,穿过龙门,体会着鱼跃龙门的震撼。只有亲临其境才能感受到它的波澜壮阔。
人的记忆就是这么奇怪,能在特殊环境下让人联想到很久以前的那些往事。少年时曾在陶山顶上眺望黄河,可惜只能看到黄河大坝,就这已令人兴奋。年轻时曾在济南北的大桥上路过,看黄河落日,感慨万千;在洛阳龙门石窟,曾误以为是到了鲤鱼跳龙门处而欢欣不已。中年时,在碛口古镇下到黄河滩,扬起有着五千年文化浸染的水花,感受着它的温度。在泰山顶,看黄河玉带,感受河山的壮丽。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只有用心灵感知的美,才能在岁月的长河里,亘古美丽。
时间真的如流水,在滚滚流水中看到时间的流逝。气势不凡的黄河,向来承载着很多生命之重。古有大禹治水,近有不屈抗战,现有奋发图强民族复兴,诠释着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与坚韧。1937年,八路军在此东渡,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如今,西部大开发正在崛起。黄河虽饱经沧桑、却更像一位有着远大理想的青年,他引领着中华民族大踏步前进。面对滔滔黄河水,每个人最内在深邃的自我直接面对永恒,追问有限生命的不朽意义。我觉得,用一颗感恩的心,将自己融入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程之中,这才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
踏浪溯黄河,乘风游龙门。龙门是生命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因走过而更令人陶醉。在时光中轻携一份诗意,于岁月中静倚一份美好,用心感悟走在龙门的每时每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