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云水·忆】踩过老屋泥地的岁月(散文)

精品 【云水·忆】踩过老屋泥地的岁月(散文)


作者:乡笛 举人,3649.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4发表时间:2025-11-10 14:24:37


   踩在故乡潮湿松软的泥土上,脚底黏着一层薄薄的泥土,发出“噗嗤、噗嗤”的声响,每一步都浸着湿润的质感,好似一幅时光的画卷在脚下慢慢舒展,轻声细语诉说着过去的悠悠往事。
   小时候,我家里的老房包括堂屋、四间正屋和左面二层四间的厢房,皆属木架房,呈“7”字形状。正屋房子右边与三叔家土墙房相隔约一米宽,左边与家族一位堂哥家的木架房相连,中间过道不到一米。房前院坝呈长方形,有二十多平方宽,铺着不规整的石板。据父亲说,很久前,这院里的石板原本铺得严丝合缝,平整光滑。可被居住在这里的一个本家武举人,举着几百斤重的石头砣晨练时,不小心滑落下来,把石板坝子砸裂了。现在看去,有不少裂缝,也不太平坦。不过,比起三叔、堂哥以及寨里人家的土院坝,好了很多。
   我除了对居住的老屋印象最深外,就数老屋里的泥地平了。它曾被烟火熏过、被日月晒过、被雨水润过,空气中时常飘着泥土的气息。屋里的地面和其他人家一样,全用软糯的黄泥土铺就,每间屋地面中间还算平坦,可靠墙壁四周凸凹不平,耗子洞也屡见不鲜。尤其是厨房灶台边,几个汤圆般的耗洞特别刺眼。父亲经常用揉合好的黄泥巴填补,但结果犹如蚕宝宝吐丝——没完没了。这里的耗洞刚填补好,那里又出现了。整体看去,屋里地平就像一件破破烂烂的衣服,到处补满了疤痕。更讨厌的是,泥地上干裂如蛛网的泥土缝隙里,还时常能见到不少潮虫顺着墙缝爬进爬出,时隐时现,像在泥土里玩“躲猫”游戏。
   有一次,寨里几个小伙伴来我家玩,我们在屋里比谁跳得高。哪知马胖子用力一跳,脚下竟然出现一个小土坑,右脚陷进去,被硬泥块擦伤,流血不止。父亲见状,赶忙把马胖子抱起,找块干净的毛巾给他包扎伤口。幸好是皮外伤,没啥大碍。事后,我见父亲又用黄泥巴来补,就对父亲说,这地平太松软了,一点也不结实,不如把它挖翻重打。父亲抬头看了我一眼,说这泥巴地再打也不管用,泥土遇水就会松散,加之耗子在下面打洞,造成泥土塌陷。你看,这地平还是你大哥结婚那年,请寨里的几个棒劳力翻打的。当时,还用墙杵一层层夯实过,没几年,又成这样儿了。
   随后父亲又说,要把这地平铺结实,不是没有办法。他过去做菜油生意时,曾在金沙县城见过油老板家修房打地平,将泥土和石灰按比例混合,一层层铺在夯实的地基上,铺完后踩实,再铺下一层,再踩实,等灰土半干时,用长柄木抹子顺着一个方向反复刮抹,把表面抹得光溜溜的。等七八天养护到位,颜色变成了温润的青黄色,走上去不滑不沾泥,即使泼上水,扫帚一扫干干净净。还有那地平硬得能当磨刀石,别说脚踩,就是重物碾压也不会变形。
   随后,父亲叹了一口气,对我说,我们这地方偏远贫困,加之交通不便,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只要有间遮风挡雨的屋子就心满意足了,其它的,想也是白想。不过,你只要好好读书,长大后象你大哥那样,有了工作,就能离开这个穷地方,就能过上好日子。
  
   二
   尽管老屋室内的泥土地平显得土里土气,但它像是盖在地上的一块灰黄的画布,时常被灶火烘得暖乎乎的,沾着淡淡的烟火气与土腥味,为我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乐趣。
   记得五岁时的一天早上,我走进厨房,看见灶台墙根下,一只耗子躲在土洞里,圆溜溜的眼睛东张西望。我立马拿着一根木棍蹑手蹑脚走了过去,哪知被狡猾的耗子发现了,立刻往洞里缩退。我迅速用木棍插进洞眼,撬开洞口,寻找耗子。泥土扒拉出来不少,可耗子不知跑哪去了,始终没找着。
   这时,下地回来的父亲看到厨房地面满是泥土,问我在干啥?我说,有一只耗子躲在地洞里,想把它弄出来。父亲哭笑不得,对我说,不要撬了,耗子洞是连通的,从这间屋可窜到另一间屋,还可连通房子外面。耗子早跑了,你哪能找到它。哇,这家伙本领真不小,会挖地道,真像电影上演的“地道战”。随后父亲叫我跟他一起,赶快去挖黄泥来填平耗子洞,要不等会妈妈回来发现厨房一片狼藉,乱七八糟,我不会有好果子吃的。随后,我赶忙和父亲一道将厨房地平抹平,打扫干净。
   之后,这事让我得到启发,耗子能藏在地洞里,我也可以把自己喜爱的好东西藏在地下。随后,我用小锅铲挖个浅坑,把陀螺、小木枪放进去,再用土回填,用脚踩平整,找来黑木炭画一个记号。有一次,我藏了最喜欢的一把小木枪,过了半个月才想起,扒开泥土时,小木枪身上长出了不少黑斑点。父亲见了,赶忙用铁锅烧开水蒸煮,说这样能消毒杀菌。然后笑着说:你这“保管员”当得不错,谁也不会发现玩具藏在地下。但地面潮湿,很容易让东西发霉啊。
   冬天,灶膛的热气顺着地面蔓延开来,让泥地平暖洋洋的。我和小伙伴们常用黑色木炭在土地平上画上田字格玩“跳海”“弹石子”和摔跤等游戏,弄得满身全是土。有一次,江娃子和我摔跤时,灰尘飞进了他眼里,他用手蒙着眼叫痛。妈妈跑过来,用手轻轻翻开他眼皮,嘴里鼓着气,将他眼里的灰尘吹了出来,江娃子很快就不哭了。随后,妈妈叮嘱我们说:你们玩时慢点,小心别撞着桌子腿,别让灰尘钻进眼睛。
   上学读书后,我每天放学回家,将书包往桌子上一扔,找来一根小木棍,蹲在泥地上,学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的样子,从“一二三”写到刚学会的生字,顺着堂屋东头写到西头,边写边读,乐得直咧嘴。妈妈在灶上切菜,时不时回头打趣:你把这地平当作天然作业本了。这样也好,节约纸张。我嘴上应着,手里却没停,还拉着来家里玩的邻居小伙伴一起比赛写字,写错了就用鞋底一抹。我俩趴在地上你追我赶,忙得不亦乐乎,一阵阵笑声盖过了窗外的蝉鸣。
   过年时更热闹,寨里堂妹来串门,我们在泥地上用柴棍画出歪歪扭扭的跳房子格子,用小石子当道具。屋里空间不大,跳起来总怕撞到饭桌、木凳什么的。我们踮着脚,小心翼翼,鞋底蹭过泥地发出“沙沙”声。我没站稳就摔坐在地上,屁股贴着泥地,弄得满屁股泥土,用手拍几下,擦了擦手上的泥,又接着跳,笑声在屋里回荡,混着饭菜的香味,成了年味儿里最暖和的底色。
  
   三
   说起老屋泥地平,既给人带来快乐,也让我吃了不少苦头。印象最深的是上小学三年级时的一天周末,天气晴朗,吃过早饭后,我拿起竹扫帚打扫卫生。干燥的泥地扬起一团灰雾,我停了一下,又继续扫,当扫到墙角裂缝处,用力一推,更浓的灰柱猛地窜起,像突然炸开的土黄色烟尘,直往鼻腔里钻,呛得人睁不开眼,喘不过气。
   正在这时,下地干活的爸妈和家里人回来了,看满屋尘土飞扬,桌上、板凳上、灶台上全布满了厚厚的灰尘,一看我,像刚在地下打滚起来的小花狗,从头到脚全是泥土,滑稽又好笑。妈妈赶忙找来干毛巾,把我身上的灰尘擦掉,又打来水叫我洗头。随后提醒我,扫地时,要先给地面洒上一点水,让它稍干点后再打扫,这样既不扬灰,又扫得干净。后来,我照着妈妈说的方法做,果然,扫地就没那么多灰尘了。
   一天下午,我放学回家,从书包里拿出课本准备做作业,不小心趔趄了一下,课本从手里滑出,“啪”地一声摔在地上。湿泥立刻裹住书角,我赶忙弯腰捡起,可泥水已经蹭上扉页,顺着纸缝往下渗,把课文里的字迹晕成模糊的斑块,页边也吸了不少潮气,卷成难看的弧度。我赶忙用干毛巾轻轻擦拭,但还是留下了一点点的泥印,让人惋惜不已。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见墙角的泥缝里爬出黑压压的蚂蚁,顺着墙根爬成细线,心生好奇,就用小木条逗着它们玩。哪知没注意,不少小蚂蚁攀着裤脚往上钻,有的还钻进裸露的脚踝缝隙。随即发现,先是针尖似的小红点,痒痒的,紧接着便是尖锐的刺痛,转眼就冒出一串细密的红痕,越抓越红,很快起了成片的小疙瘩。我慌了,赶紧跺脚驱赶,这时,溅起的泥点混着蚂蚁四处飞溅,我感到身上又痒又痛,就大哭起来。在家煮饭的嫂子见状,赶忙把衣服给我换了。为了避免藏在缝隙里的蚂蚁不再“作乱”,嫂子立马用开水顺着墙壁把蚂蚁浇灭掉。
   后来,隔壁三叔家搬走了,家里房子又扩建了四间正房,在正房下与原厢房对称,修了二层四间水泥房。这样一来,老屋整体变成了四合院结构。家乡通了公路之后,大哥、二哥和我用节省的工资将房子内外进行了装修,原来的土地平被水泥地平替代,房子周边石坎铺上了牢固的石板,房前屋后修建了花园,栽上了花树花草,看上去古香古朴,整齐美观。
   如今回到老屋,水泥地平整得晃眼,却总忍不住想起踩在泥地上的日子,那些深陷的脚印,沾在裤脚的泥点、混着烟火气的土腥味,都藏在岁月褶皱里。其实,原来最难忘的从不是老屋的泥地,而是老屋的泥土气味,还有四季流转的细碎声响与触感,以及萦绕在岁月里的烟火与暖意……
  

共 34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情感真挚、感人肺腑的回忆性散文,文章以所脚踏的“老屋泥地平”为主线,采用“总—分”的结构,在双重象征意义的抒写下,深情涓涓地一一展现了 贫困与不便的烙印, 温情与童趣的交织,不断的展现给读者一种交织着贫困、融合着父母之爱的温情,和儿时在乡村成长的生活画卷。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承载着“泥土气息”、“细碎声响与触感”以及“岁月里的烟火与暖意”的珍贵场景,成了作者记忆深处的乡土最底色。这不是诉苦,而是在传承厚重的源远流长的乡情!欣赏佳作,期许无限!【编辑:华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1110002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华为        2025-11-10 14:28:00
  老屋脚下的泥土,散发着岁月的芬芳。这是以小见大的记忆,更是艰苦环境下,亲情、童真与生命活力的升华。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2 楼        文友:华为        2025-11-10 14:29:29
  欣赏佳作,重温岁月的见证。脚下不仅是泥土,更是深情回忆的海。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3 楼        文友:乡笛        2025-11-10 16:05:11
  诚谢华为老师精心编辑并留言鼓励。祝老师初冬快乐,编写愉快!
4 楼        文友:千秋万里        2025-11-10 17:42:07
  儿时的岁月,印在了老屋的泥地上。文章视角独特,选材新颖,叙述具体生动,语言形象活泼。好文章,点赞!
5 楼        文友:劳神        2025-11-10 18:40:01
  老屋的泥地,对于从老屋生活过来的人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印象。本文正是抓住了这个人人眼里所見,人人心中所想,他人笔下所无的由头入笔,折谢时代变迁,富有生活气息!拜读学习,问好老师!
6 楼        文友:乡笛        2025-11-10 19:57:31
  诚谢千秋万里老师留评鼓励。祝老师初冬安好,创作快乐!敬茶!
7 楼        文友:乡笛        2025-11-10 20:01:10
  诚谢劳神老师留言鼓励。祝老师创作愉快,初冬快乐!敬茶!
8 楼        文友:阿巧        2025-11-12 09:11:19
  老屋的泥地,见证了岁月的流逝,见证了作者的成长。它曾给作者的童年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满是爱与温情。在乡村生活的孩子,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老屋,那是童年的摇篮,平凡的日子是苦也是甜。感谢乡笛老师带来的精美散文!触人心怀,引人共鸣!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9 楼        文友:乡笛        2025-11-12 11:43:43
  诚谢阿巧老师留墨鼓励。祝老师创作愉快,初冬快乐!
10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11-17 05:46:25
  文章以故乡的泥地平为情感载体,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与生活化场景,抒发了对故土的深切眷恋与童年时光的温情追忆。开篇“噗嗤、噗嗤”的声响,将泥土的湿润质感与时光画卷相连,奠定怀旧基调;后文描写泥地平“像破破烂烂的衣服”、藏玩具于地下等场景,充满童趣与天真,传递对无忧无虑岁月的珍视。同时,父亲谈及地平无法铺实、交通不便等,揭示了乡村的艰苦,但有间遮风挡雨的屋子就心满意足的淡然,又显豁达。结尾“时光从未走远”的感慨,将个人记忆升华为对乡土精神的坚守,情感层次由浅入深,真挚动人。佳作,拜读学习。感谢乡笛老师带来的精彩美文。
淡淡的云彩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