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诗词古韵 >> 【菊韵】立冬已至,秋韵未了(古韵)

编辑推荐 【菊韵】立冬已至,秋韵未了(古韵)


作者:三峡布衣 举人,3253.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6发表时间:2025-11-11 19:49:00
摘要:序:岁当立冬,秋光未谢。丹枫凝霜、黄菊傲寒、芦花飞雪、雁唳长空,承秋之遗韵;晓雾笼山隐黛、午阳暖席筛影、夜月流辉覆霜、茶香绕室沁脾,拾时之清欢。感天地轮回之玄奥,叹岁月流转之从容,故为是诗。以记此秋冬交汇之殊景,愿与君共惜此清宁,让秋之雅韵伴冬序绵长,待来春芳甸再逢。

时序轮回,立冬已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朔风初起,薄霜轻覆,然秋之余韵,未因节令更迭而遽然消散。山野间丹枫未褪,篱落边金菊犹芳,溪畔芦花似雪,庭前桂香暗浮。天地虽渐染冬意,却留秋之清逸、之斑斓、之醇厚,如佳酿初成,余味绵长。
   晨起推窗,晓雾濛濛,笼山罩水。远岫如黛,隐于云霭之间,较之秋日晴空下的澄澈,更添几分朦胧之美。林间宿叶未扫,经霜之后,红者愈艳,黄者愈明,赤橙黄绿,错杂交织,铺就一地锦绣。偶有朔风拂过,叶叶相击,簌簌有声,非冬日之萧瑟,反似秋虫之低吟,余韵袅袅。俯身细观,霜华凝于叶尖,晶莹剔透,映着初升朝阳,折射出七彩流光。木叶虽已半落,却非全然凋零,枝头犹有残叶坚守,疏朗中见苍劲,萧疏里藏生机,恰如唐人诗云“霜叶红于二月花”,立冬后的霜叶,更比秋时多了几分清冽与坚韧。
   移步郊野,田畴间稻茬参差,虽已收割完毕,却仍留金黄底色,与天边流云相映成趣。田埂之上,野菊丛生,黄白相间,凌霜而开,暗香浮动。蜂蝶虽已稀落,却有寒蛩断续鸣唱,与风声、溪声相和,谱就一曲秋末冬初的清商之乐。溪边芦花,经秋霜浸染,愈发洁白如雪,随风轻扬,漫舞天涯。渔人驾舟泛于水上,蓑衣斗笠,独钓寒江,水面薄雾氤氲,渔舟点点,如入画境。偶有雁阵南飞,划过长空,声声雁鸣,清越悠远,似在眷恋秋之故土,又似在预告冬之将至,为这秋韵未了的时节,添了几分苍茫与诗意。
   午后风暖,雾散云开。阳光透过疏枝密叶,洒下斑驳光影,落在身上,暖意融融,全无冬日之酷寒。庭前老桂,虽花期已过,却余香萦绕,沁人心脾。阶前菊丛,经霜愈艳,黄者如金,白者似玉,粉者若霞,千姿百态,傲骨凌霜。古人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立冬之后,百花凋零,唯菊独盛,承秋之雅韵,启冬之清寒,成为秋韵延续的最佳佐证。案头一瓶清供,取山间红果、篱边黄菊、水边芦花,插于瓷瓶之中,无需雕琢,自有天然之趣。红果艳艳,黄菊灿灿,芦花皑皑,三色相映,秋之色彩,尽入帘栊。
   暮色四合,炊烟四起。村舍之间,银杏满枝,叶片金黄,风吹叶落,满地碎金。邻家翁媪,闲坐庭前,晒着暖阳,闲话桑麻,眼角眉梢,皆是安然。墙边丛竹,青翠依旧,疏影横斜,映于窗棂,与阶前残菊相映,清逸绝尘。屋内煮酒烹茶,炉火烧得正旺,酒香混着茶香,漫溢而出,与庭外桂香、菊香交织,酿成秋末独有的醇厚气息。取案头古籍,漫卷细读,偶有虫鸣入耳,茶香入喉,只觉岁月静好,心安神宁。此时虽已立冬,却无闭门拥炉之寂寥,反因秋韵未散,多了几分从容与惬意。
   夜半无眠,推窗望月。月色如水,清辉遍洒,覆于山巅、林间、溪畔,万物皆染银霜。远处寒山,轮廓分明,较之秋夜的朦胧,更显清峻。近处枝头,残叶凝霜,月光之下,如缀冰晶,剔透可人。夜风吹过,带来阵阵菊香,清冽之中,带着几分暖意。偶有夜鸟惊啼,划破寂静,随即又归于沉寂,唯有风声簌簌,虫鸣唧唧,与月光相伴,勾勒出秋末冬初的静谧之美。此时方才领悟,立冬并非秋之终结,而是秋韵的另一种延续,是清与雅的交织,是静与美的融合。
   古人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立冬本是万物收藏之时,然秋之韵致,并未因收藏而消散。丹枫、黄菊、芦花、桂香,皆是秋之遗珍;虫鸣、雁唳、风声、溪声,皆是秋之余音。秋之美,在于其绚烂,在于其清逸,在于其醇厚,而立冬后的秋韵,更添了几分坚韧与从容,少了几分张扬,多了几分内敛,如历经岁月沉淀的智者,沉静而不失风雅。
   世人多爱春之繁盛,夏之热烈,冬之静谧,却不知秋末冬初这秋韵未了之时,自有其独特之美。它既有秋之斑斓,又有冬之清冽;既有丰收后的安然,又有蓄势待发的生机。此时漫步于山水之间,看丹枫凝霜,赏黄菊傲寒,听雁鸣长空,品茶香满室,方能体会天地轮回之奇妙,感受岁月流转之从容。
   立冬已至,秋韵未了。这秋与冬的交汇之时,是自然的馈赠,是时光的厚待。它提醒我们,生命的美好,并非只有盛放之时,沉淀与延续,亦是一种别样的精彩。愿我们皆能放慢脚步,珍惜这秋韵未了的时光,于丹枫黄菊之间,感受清欢,于风声月色之中,体悟安然,让秋之雅韵,伴我们走过冬日漫长,静待来年春暖花开。
   时序更迭,冬启而秋延。丹枫凝霜愈炽,黄菊傲寒犹芳,芦花漫雪映溪,桂香暗浮庭户。晓雾笼山、午阳暖席、夜月流辉,此间清景兼秋之斑斓、冬之清冽,实乃岁时之佳致。遂效《诗经》三百雅韵,裁云剪月,作《秋韵未了》一章,以咏天地之仁、时序之妙。谓之文毕,赋诗,乱曰:
   立冬既至,霜华初被。
   丹枫未坠,层林如绮。
   黄菊凌霜,暗香萦袂。
   秋韵未弭,天工独粹。
   蒹葭苍苍,溪水泱泱。
   雁鸣高冈,声远且长。
   寒蛩低唱,风拂叶扬。
   四野清旷,岁稔时昌。
   晓雾濛濛,远山如拱。
   午阳融融,光影迭重。
   夜月溶溶,清辉四涌。
   秋意绵亘,冬序初动。
   执茶对菊,静赏斜晖。
   岁月无违,心无尘累。
   且惜今朝,清欢况味。
   待春归期,再沐芳菲。

共 203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以立冬时节“秋韵未了”为核心意境,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冬初秋余的独特美感。作者突出秋的斑斓与醇厚在立冬后的延续——丹枫凝霜、黄菊傲寒、芦花胜雪、桂香暗浮,皆成为秋意未散的象征。文中以融汇时空交织的观察视角:从晨雾、午阳到夜月,由山野、溪畔至庭园,形成多维立体的画面层次。大量运用色彩对照与感官通感,强化了物象的生动性。同时,引用古诗文及农谚,赋予自然景象以文化厚度。文章更通过“渔舟独钓”“翁媪闲话”等人文场景,将自然时序与生命感悟相融合,深化“沉淀与延续亦是美好”的哲思。最终以《诗经》体四言诗收束,呼应前文意境,形成文韵相生的圆满结构。好文推荐共赏!【编辑:明月千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乐歌        2025-11-12 15:13:12
  引用古诗文及农谚,赋予自然景象以文化厚度,佳作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2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5-11-13 07:02:30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愉悦笔丰!!!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