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威海苹果(散文)

精品 【东篱】威海苹果(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40645.3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5发表时间:2025-11-12 07:05:51
摘要:今年,没有特意去买栖霞的苹果,每次开车走进乡间,威海的苹果就吸引着我。霜降时节,是摘苹果开始的日子,我开车去看看这个丰收场面吧。


   这几年,陕西的洛川苹果异军突起,这个苹果的地理品牌,几与烟台苹果并驾齐驱。连我这个在烟台苹果产区内的人,都网购品鲜,口感上难分伯仲。
   胶东半岛,是一个曾被水果深度营养过的胜地,古有“烟台的苹果莱阳的梨”的口头语,出门带礼,就这两样,足以撑起门面。曾经的威海,和烟台未分家,属于下辖市,威海苹果也在烟台苹果的篮子里,其实,除了烟台的栖霞,胶东一带的其他地方苹果都差不多,口感好,也出名。1987年夏季,威海从烟台的母体分离,依然带着烟台苹果的香韵,前几年还一直在果箱上印着那个名字。近年,威海的苹果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品牌,每年吸引着很多南方商家前来采购。霜降了,正是采购旺季。我也闲不住,驱车往夏庄镇苹果园赶,去感受苹果下枝装箱的丰收景象。
   夏庄镇几与威海的桥头镇接壤,苹果是支柱产业,受境内的伟德山的泉与风的滋养,苹果有着独特的口味,远近闻名。全镇10万亩果园,年产5万吨苹果,而且出了一个抢眼的品牌叫“雀斑美人”,多么诗意!“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李白这《怨情》诗句,哪里是写美人含怨望幸啊,分明就是为今天的“雀斑美人”苹果,提前赋诗。现在的夏庄,苹果园,不再是一块块小山坡地的分散状态,而是形成了果业集团,果树满山满坡,我直奔伟德山下的“悦多果业园”去。
  
   二
   以前背得下种麦歌“秋分早立冬迟,霜降种麦正当时”,苹果也有自己的秋歌:“紫红山楂挂白霜,大红苹果摘闻香。”霜降时节,苹果叶子开始零星掉落了,枝上的叶子,七分还盈绿,三分已泛黄,一秋好风景尽在这“黄绿时”。先不要分辨满树挂着什么名字的苹果,一个个圆圆的,就像一个个小孩子的头,从枝叶间向路过的人窥视着,或许是要期待路人给一个廉价的赞美吧。就像一看抖音,博主总要一个关注和点一点“小红心”,乱点红,悦了情。如果看做是节日灯笼挂,也不确,一个个沉甸甸,就像坠着枝条打秋千,尤其是秋风吹来一刻,掀开一层枝叶,腾出了悠哉的空间,忍不住要驻足看,那才是真的“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果蒂结实得很,落不下的,果儿是在等着它的园主的那只手来扶住呢。
   想起我们村子的果园,那时,北山南山各一果园,园边是用篱笆扎住的,如今北山果园还在,南山果园被植上了观赏花木,山顶成了石岛汽车站的大楼所在地。夏庄果园,没有篱笆围堵,走路伸手可摘,可人们似乎是不感兴趣,这是一种素质,更是时代的样貌,路人馋了,经过不是为了伸手摘一个解馋,而是体验这馋馋痒痒的心思。满足口欲似乎并不重要了,要的是唤醒舌尖的感觉。
   秋意在霜降时浓,苹果的斑斓多彩,要借着白霜加工自己的颜色质地。我怪自己只会想象大自然手中有一柄神奇的画笔,尽情勾勒,只是我们学不到它的真功夫。穿行果园赏苹果,就像在画廊中看画展,但多的是一种浓郁的果香和难得的酸甜口水,早就充溢了口腔。真的,美味太多,吃已经不能满足,只能流连其中,审美比贪吃更有情调啊。
  
   三
   此时还没有进入繁忙的摘果期,园边有园主静坐吸烟,我凑过去,唠唠“苹果话”吧。哪知,园中传来女人的嬉笑声,园主告诉我,这是在剥离苹果的第一层套袋。一个苹果,要套内袋和外袋,外袋是为了隔绝药物残留,防止鸟儿啄食影响品相,也防止枝杈摇晃伤了果品。而内袋,则是苹果品质的保护层,为了遮挡强光,抑制叶绿素合成,便于花青苷充分显现,提升红色度。哇,这样的科技,我第一次闻听。小时候记得,果园的事就是冬剪枝夏打药,春季往树干上涂抹一层石灰液,防止虫害。到了摘果期,全村妇女进园,一阵“扫荡”,“苹果季”就结束了。
   如今,为了卖相,为了果品,为了一朵朵红色,果农真的是费尽了心思,哪一个苹果都是沾着果农的手温啊。手温转换成苹果的甜和脆,走进千家万户。
   最让我震惊的是,果园的苹果树下,闪着银色的光,放眼看,就像天上的银河落在了果园。这是铺设的反射膜,秋光在此时最易为苹果着色,为了那个个红艳,这些反射膜充当了上色的角色,将强烈的秋光反射到果皮,慢慢地就染成了通红酡红,这个程序必须在寒露左右进行,借着叶疏的孔隙,利用最大的光源。以前,据说是用红色的纸套袋着红,但效果不好,那种色素并不健康,于是果农就做了这样的改良,有了“自然红”,尤其是红富士苹果,少了一点红,都算是次果。过去说,种地植树,都是瞎汉子活,只要勤快就可以,如今,并非那么回事。科技革新的力量已经走进田间果园,这是时代使然也是土地之幸。记得读过一篇文章说,土地之幸,根本不是几千年崇奉的“土地神”给带来的。
   说起威海苹果的品牌,园主如数家珍。红富士,威海金,红将军,这是他园子里的三大主力。国光、红星、金帅、富硒、爱妃、宫美、青林,青香蕉……我略知几个曾经的老品种,很多的名字第一次听说。他问我是哪个乡镇的人,我告诉他靠近石岛的王连镇,他说,还有一个响当当的牌子就出自你的老家,叫“王连苹果”,也有人叫“王林苹果”。真的很自豪,我的脸好像也变得红彤彤的。听说,走亲戚就提着“王连苹果”,那是真荣耀的礼节。
  
   四
   我问园主,每年苹果收成多少钱?他笑笑说,听说这句话吗——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啊,我犯忌了。不过,这是开玩笑,国家扶贫脱贫,夏庄的老百姓几乎家家有果树,不过都归公司(悦多)统一经营,果农可自行管理,也可当“甩手掌柜”的,有人负责代管,秋末等着分红。公司在镇驻地有冷藏库和网售点。哦,原本想从园主手里买点,看来不能。
   园主叫这个果业经营公司是“合作社”,我是经历过了人民公社的一代人,听说过“合作社”,但今天的合作社,已经脱胎换骨了,讲的是社团互助精神,不再是单打独斗了,是集中科技力量,实现现代化经营。真的,若不是出门走一走,我可能就是一个“农盲”。
   威海苹果,是从烟台苹果“分娩”出来的一支。这一支,是以伟德山为根据地,从前的伟德山,留存着汉代大儒郑玄隐居治学训经的足迹,有着几千年的文气。又藏着八仙的神话,给伟德山带来了神秘色彩。但伟德山间山下的人,数辈靠山艰难求生,这些文化,也只在今天成为旅游的资源。而真正开始改变大山走向和命运的是威海苹果。真正的资源配置,不是遗留给我们了多少,而是创造了多少。园主指着路另一侧的猕猴桃园说,将来可能在伟德山出一个“威海猕猴”。这才是大山真正的赐予!我很佩服园主的眼光和情怀。哪怕是在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也不乏理想和憧憬,寄托在土地上的,包括辛勤劳作,都不会落空。这或许就是中国农民守住土地的原因。尤其是在今天某些局部,土地撂荒现象时有发生,荒芜之后,总有人重新从中垦出土地的价值,生活的理想。
   一个人,不走出去,是看不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遇到有能量的人的。要知道,追求美好生活的潮水,依然在土地上奔涌。
  
   五
   点一支烟,算是感谢,也是拉个近乎。园主说,曾经像我们俩坐在地头闲聊,人家在地里忙活,那队长就要吆喝了,他现在每天迎接前来打听苹果价格的总有那么十几个,被问,心中舒坦,就像闺中有个好姑娘,媒人踏破门槛,嫁不嫁,都有的考虑,最愁的是无人问津。
   拉呱熟了,园主突然眯着眼,诡谲起来,悄悄地问我,兄弟和我年龄相仿吧?我们互相自我介绍,园主比我小三岁。
   小时候,当少年时候,偷过苹果么?
   偷过,但被捉住好几次,屡教不改。少年的事,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没有人再追究,也不会因此给一个德性有瑕的评语,我直言曾经的无知之事。
   他说,从小,为了偷苹果,站过讲台,低过头,挨过同学批斗。写过检查,好几遍也不深刻。老师还把苹果挂在脖颈子上,想吃却不能。
   没想到,他的“遭遇”比我厉害多了。谁说往事不堪回首!我们一起走进了孩童时代,回首都是经历,是成长的门槛。现在谁听说有孩子偷苹果?是啊,我1983年接到一个新班级,第二天就让当地一个大队果园的人找上校门,让我处理那几个偷苹果的孩子。那时,苹果还在青绿期,这不是糟蹋东西吗!我没有说我曾经也干过这个事。
   文明,不是满足我们仨瓜俩枣的事,素质提高了,日子好了,偷鸡摸狗的事就没有。我说这就是“仓廪实而知礼节”呀。园主没有听懂,但“礼节”两个字他懂得,频频点头。
   园主起身,跑向另一个果园,摘下两个红苹果递给我,我推辞。他说,不能白吃,宣传给城里人,这叫“雀斑美人”。我捧在手心看,哪有什么“雀斑”,红红的,圆圆的,光滑如鉴,就像一个红色的绣球,真不懂得这个名字怎么来的。
   怎样才能吃遍“威海苹果”,园主拿出手机,发给我一个夏庄网售苹果的APP,他说,吃过10个以上不同品种的苹果,才能尝出威海苹果的真滋味。一袋五斤装。他特地说明。
   我忘记问园主姓甚名谁,我就叫他“威海苹果”代言人吧。
   苹果有着很强的杂合性,其种子并非母树的克隆,两棵不同的苹果树可以进行有性繁殖,这就为苹果多品种诞生有了可能。这是保存与激发植物本身的自然活力的最佳方式。果农在不断创造新品种,这是一种果业文化,是为了满足人民的日益多样化的口味需要。
   立冬日我开车去上海,车前挡风玻璃处就摆着两枚乔纳金大苹果。是一个果农相赠于我的,我觉得比任何摆件都时髦。也为威海苹果宣传一路吧。真的,停车服务区吸引了不少眼光。不必询问产地,“鲁K”的车牌号就是苹果的归属。我亦是威海苹果的代言人。
  
   2025年11月12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7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当一枚枚苹果成长为“品牌”,威海也在名扬远播。如果说威海的名头源自于数万亩苹果,那是并不准确,但的确实是苹果夯实了威海的名头。但我想说的是,威海、苹果,都会沿着老师的文章更加美名远扬。异军突起的洛川苹果,因地理品牌与烟台苹果并驾齐驱,但无法遮掩烟台苹果历史的魅力。胶东半岛,是一个曾被水果深度营养过的胜地,古有“烟台的苹果莱阳的梨”门面。1987年夏季,威海从烟台的母体分离,依然带着烟台苹果的香韵,“雀斑美人”带着诗意,从“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的含怨望幸脱颖而出,抢了苹果的风头。自然就少不了“紫红山楂挂白霜,大红苹果摘闻香”秧歌的记录。威海的夏庄镇,苹果是支柱产业,受境内的伟德山的泉与风的滋养,苹果有着独特的口味,远近闻名。这么一说,这里的平果香总会让人垂涎三尺。要解馋,那得去果园,体会苹果透着果农的温度,看着苹果装满箱的丰收喜悦,才能真正体会到苹果的香甜。秋意在霜降时浓,苹果是斑斓的颜色,要借着白霜加工自己的颜色质地。这颜色之地,一定是留着口水的酸甜,是流连忘返的审美情调。在和果农“调侃”时,道出了科技种植的艰辛与精细。那份表面的红艳,就是一道道精细化的管理,是一条条致富的产业链。这一切,就是在彼此的信任中达成共识。与儿时的对比更增添人文的和谐共处与文明进化,可谓十足的“文明交流互鉴”。至此,文章才彰显其广阔的精神引力。劳动创造美,劳动创造文明,劳动创造和谐共处。精美散文,力荐赏读!【东篱编辑:金刚狼】【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1112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11-12 07:06:24
  威海夏庄镇的苹果,受境内的伟德山的泉与风的滋养,秋意在霜降时浓,苹果是斑斓的颜色,要借着白霜加工自己的颜色质地。这颜色之地,一定是留着口水的酸甜,是流连忘返的审美情调。在和果农“调侃”时,道出了科技种植的艰辛与精细。那份表面的红艳,就是一道道精细化的管理,是一条条致富的产业链。这一切,就是在彼此的信任中达成共识。与儿时的对比更增添人文的和谐共处与文明进化,可谓十足的“文明交流互鉴”。至此,文章才彰显其广阔的精神引力。劳动创造美,劳动创造文明,劳动创造和谐共处。感谢赐稿东篱,期待您更多佳作!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1-12 08:42:33
  威海苹果,是果业文化的载体,一个无花果,一个苹果,这是威海果业的特产,很有品牌价值。老师到威海旅游,不能错过这两样水果。伟德山的泉与风的滋养,造就了威海夏庄镇的苹果,形成特色。观赏果园,是秋季里最好的审美项目,真的,睡觉做梦都是红苹果的样子。合作化使苹果产业的发展有了动能,勤劳加上科技,农业的发展改天换地。文章写了几个小情调,希望能够让读者看着有意思,也是我抒发感情吧。劳动创造美,创造财富,这是一条真理,今天更要强调。谢谢金刚狼老师的精彩编辑,谢谢精彩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2 楼        文友:枫桦        2025-11-12 08:40:21
  威海苹果是名牌!莱阳梨也是名牌!那年路过那里,还特意品尝好,敢说天下第一!老师的文章着重描写果农们的勤劳与智慧!用反光板这一段,让人涨了见识!这红通通的色彩是够迷人的!好文拜读!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1-12 08:49:12
  相对说,我距离烟台栖霞和莱阳近,过去还特地路过,买烟台苹果和莱阳梨。这次路过莱阳的五龙河,想下高速进入莱阳梨主产地买几箱子,可错过路口,只能待下次了。枫桦老师走南闯北,能够吃到山东的烟台苹果和莱阳梨,的确可称美食家。这几年威海苹果异军突起,枫桦可以可以品尝一下,口感很爽。我第一次看到果园的反光膜,劳动创造财富,劳动需要智慧。果农们在果业的贡献一点不小。种苹果,进行管理很艰辛的。今年的苹果有的就最低卖给采购商七八角钱一斤,好的也就是三块钱。最贵的是乔纳金和爱妃苹果,要六七块钱一斤。秋天看果园风景,很美,不吃,就那么馋着,感觉也好。谢谢枫桦老师的精彩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11-12 10:51:45
  记忆中,在青岛机场贵宾室里吃到的烟台苹果,真的是永生难忘。老师说了, 威海苹果“依然带着烟台苹果的香韵”,如今,我也尝到了它的美味,不胜感激。同样是一篇游记,但这篇游记集中在一只苹果上,写出了威海苹果这个雀斑美人如何变得风姿绰约,如何永葆靓丽的过程。感悟随着介绍层层推进,自然又深邃,有章法有味道,佩服之至。两人聊起偷苹果那段很有趣味,让这篇精美的散文更是不同凡响。拜读学习老师佳作,冬暖,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1-12 11:34:59
  苹果,是胶东半岛的特产,这几年,陕西的苹果也是名声在外。一般地说,吃烟台苹果,就是烟台的栖霞的。威海从烟台分离出来,苹果也得到了大发展,形成了产业优势。特别是红富士,现在用反射膜技术,是一大进步,口感很地道了。我们这里一般吃就是红富士。威海苹果,名声也大了。韩老师客气了,朋友往来,就是互鉴嘛。写苹果,一定涉及果业文化,不然就浅俗了。偷苹果可能是我们那些孩子的作为,以后也有,但极少。这里老百姓也原谅,说“穷的不是”,意思是不能满足口欲。谢谢韩老师的精彩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4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11-12 11:08:09
  这是一篇情致丰沛、意蕴深厚的乡土散文,作者以“威海苹果”为窗口,巧妙地将个人体验、时代变迁与地域文化融为一体。开篇便以陕西洛川苹果的崛起为引,点明市场竞争的态势,随即追溯威海苹果从依附“烟台苹果”到独立成派的历程,这不仅是品牌的独立,更是区域身份认同与文化自信的觉醒。文中比喻新奇,充满生趣,将苹果比作“小孩子的头”、“打秋千”、“节日灯笼”,将反射膜比作“天上的银河”,贴切而活泼,拉近了读者与田园的距离。作者还化用李白“深坐颦蛾眉”来诠释“雀斑美人”的品牌,引用欧阳修“乱红飞过秋千去”来描摹果实在枝头摇曳的动态,古典诗词的意境与现代农产品的美感相得益彰。此文是作者为故乡风物谱写的一曲深情而美妙的赞歌。字字生花,盛赞才情,问候怀才老师,初冬安暖!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1-12 11:41:02
  谢谢罗老师的精彩留墨,辛苦了。写苹果,我也觉得只是写这么好吃,就浅俗了,所以我把果业文化加进去,把曾经我的小故事也放进去,看看时代之变。威海需要打造自己的苹果品牌,感受这个时代,苹果产业有了长足进步。观光果园,很有美感,只能以我的眼光和理解去描述吧。古诗,对增加我们的审美深度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有时候,借着古诗,会有愉悦的审美感觉。这次走过镇江,边上经过,可惜时间关系未见罗老师。江苏真美,我都想去江苏生活了,带着威海苹果区。遥握,问候冬祺,谨祝创作快乐。
5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11-12 12:37:41
  江苏无疑是一幅水墨长卷,而江南则有着水做的灵魂。江南不像北方山河那般雄浑壮阔,而是像一位撑着油纸伞、从雨巷中走来的丁香一样的姑娘,需要你静下心来,慢慢走,细细品。欢迎怀才老师来江苏享受慢时光,领略与齐鲁大地不一样的雅韵与气质!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1-12 13:53:51
  多么想成为一尾鱼,在水润江苏的河流里漫游,可带着快去快回的想法,冲进江苏又冲出江苏,还是遗憾了。谢谢罗老师对于江苏的游览介绍,下次去,一定要漫游。这次两个苹果走进江苏巡展了。哈哈。谢谢罗老师热情留墨。
6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25-11-12 18:47:24
  威海苹果以红富士、威海金等品种最为出名。其口感极佳,果皮薄如纸,轻轻一咬就能感受到果肉的脆嫩。咬下时,会发出清脆的“咔嚓”声,果肉紧实且汁水充沛,清甜的果汁瞬间在口中四溢 。甜度恰到好处,既有浓郁的甜蜜滋味,又带有一丝微微的果酸,酸甜平衡,清爽不腻。其中,“威海金”品种香气尤为浓郁,仿佛带有一种天然的果香蜜韵,令人回味无穷。威海苹果,我几年前也买过五次吃,好大个头,有些像冰糖一样的味道无渣超极正,老师好文章,赞赞!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1-12 18:51:37
  的确如蓝色老师所言,吃起来的口感是嘎嘣脆,果汁满口。蓝色老师有福气了啊。我不大喜欢吃苹果,曾经一年吃个三五个就不少了,这几年吃得多。以前,在单位上班,每年秋季,单位就分苹果。这是一种福利。现在想吃,街上就有,就像南方的柑橘,到处有的卖。威海苹果的品质是过硬的,蓝色老师以后吃苹果就买威海苹果。谢谢老师的精彩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7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11-12 21:28:17
  太诱惑人了,读着苹果文,流着口水,山东是盛产苹果的地方,真好。没想到苹果的品质那么多,还各有不同的口味,反正我是吃不出哪个是哪里的,是什么名。这个广告打的非常好,什么时候一定要买几个威海苹果尝尝,读老师的文,增长知识,学习了,问候老师,祝老师健康快乐!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1-13 07:04:33
  就像我吃南方的橘子,我就无法吃出什么沙田柚的口味,沙田柚算不算橘子,都经常弄错。苹果的品种很多,品种也不一样,所以要吃出滋味不易。不过,在胶东,大部分人可以吃出国光、小国光、红富士、乔纳金、爱妃、金帅等名字的苹果的口感。红花草老师,加强培养,爱上威海苹果吧。谢谢老师精彩留墨,期待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8 楼        文友:忘忧树        2025-11-12 21:30:54
  怀才老师,这篇关于苹果的散文,我说自己喜欢的三处。
  
   第一,我喜欢那个关于“银河”的比喻,因为不光是威海的苹果要用反射膜,我们这边的桃园也铺设反射膜。算是科技改变农业吧!
  
   第二,我很喜欢管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以及后一句“衣食足而知荣辱”,也赞同他的观点。虽然您遇见的园主听不懂,但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其中的含义,看到了文明在最质朴土壤中生长出的模样。
  
   第三,最令我动容的,是文章结尾处老师将苹果放在车前,自豪地成为“威海苹果代言人”的场景。这不只是对家乡特产的宣传,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觉醒。
  
   怀才老师,我说句题外话,要不咱在家乡文旅局挂个职吧!就凭您这文笔,不论是卖啥,看过您文章的不得高低买几件?这不比抖音里,脱的就剩条裤衩子,靠色诱宣传高级的多?想想办法,也让我们洗洗眼睛。
  
   遥祝君安,身康体健,美文迭出。
日暮斜阳晚,人间烟火慢。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1-13 07:07:20
  谢谢忘忧树老师的精彩留墨。一路上在车的挡风玻璃处放两枚乔纳金苹果,完全是无意之举,果农赠我,一时没有吃掉,就放上了,在车内闻香。写这篇散文,突然加上这段,觉得自己的代言人。热爱家乡,是每个人的美好情感。我和你一样,也不乏这种浓厚的情感。远握,期待你的佳作。
9 楼        文友:忘忧树        2025-11-12 22:56:23
  @红花草老师,我也觉得您说得非常在理,怀才老师不在文旅局上班,可惜了。就这广告打的,不得喊出那句经典口号:一二三,上链接。都是一大损失啊!
日暮斜阳晚,人间烟火慢。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1-13 07:08:35
  明天去旅游局看看,有没有空闲职位,如果有,申请一下。哈哈。如果不挂职,我觉得更自在些。谢谢忘忧树老师再度留墨。
10 楼        文友:忘忧树        2025-11-13 08:41:24
  怀才老师,我也帮您吆喝几声——
  
   《临江仙·咏威海苹果》
   洛川新起双峰峙,网罗品鉴难分。
   伟德山泉润灵根,银膜千顷漾星纹。
  
   雀斑美人颦蛾眉,悦多园里香云。
   霜降枝头黄绿间,车驰千里缀鲁K。
  
   老师,虽说卖力气了,但是能力有限,我的诗词程度圈地自嗨还凑合,您可千万别给我当成古韵编辑了。
  
   那个……那个……我自知之明,这个只当是我为您站脚助威,摇旗呐喊吧!
日暮斜阳晚,人间烟火慢。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1-13 08:46:18
  好才情!谢谢忘忧树老师的“临江仙”,提取我小文里的精要,填词一阙,心领老师的好。愿老师散文随笔诗歌古韵,一齐爆发。谢谢老师再度精彩留墨,辛苦了。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