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金文·收获】仰望鳌山(散文)

精品 【金文·收获】仰望鳌山(散文)


作者:云朵儿GAO 举人,301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0发表时间:2025-11-12 14:15:27


   西安今年实在太热,持续二十多天最高温度都在四十度以上,热烘烘的空气,如烘箱一般,酷热难耐。往年暑期还可以登高海拔的山缓冲几日,现在周边高海拔、未开发卖票的山全面禁止徒步,理由是保护山上植被被踩踏。至于用钢丝网围成圈,可能不是针对爬山人,估计是让山上的野生动物不必迁徙劳顿,就地开发新技能,自力更生。圈养起来也不会在冬季山上吃不饱时到低海拔觅食,减少了对人类的祸害。网眼小的鼠兔难钻,就足以证明我的分析有理有据。
   为了躲避高温,无奈舍近求远,自然首选凉爽的太白县,那里因海拔1543米而气温较低。对于喜欢爬山的我来说更是向往,那边有我喜欢的冻山可爬。其实,去爬山才是我去太白县的首选。8月2日出发前往。下午两点钟离开西安时44度,高速上一路向西,约两个半小时后,在竖有“西部漫城”标志牌前停车准备休息一下。这里离太白县城中心还有约七公里。打开车门,一阵清凉涌来,二十四度的气温,瞬间把我们高兴得欢呼雀跃。
   此处之美,不仅有舒适的气温,还有连绵的山色。秦岭山脉中的鳌山就在不远处。站在公路上,遥望那高耸入云,平整笔直得如天路一样的长长山顶,和一路向下的绿色山坡,顿时令我感慨万千。那是我熟悉的,现在却只能望山兴叹了。
   西安人毗邻秦岭,得天独厚,据说是全国爬山人口最多的城市。我是这些业余登山大军中的一员,已不间断爬山十三年。秦岭有名气的山我都去过好多遍。海拔越高景色越美,登山人越向往。鳌山以3476米的高海拔,以及壮丽奇幻的自然景观吸引着全国各地的登山者,成了大家心中的圣地。我曾四次登上鳌山顶,也从前方的山坡上走下来至这条公路上。最近的一次穿越,是元旦的鳌山跨年。
   那个时候,我们是想不到这次跨年,会有可能是最后一次登上鳌山。陕西出台了秦岭海拔2500米以上的全面封山,理由是保护高山植被。但是没有一刀切,政策很利民。同样处在高海拔的景区除外,还鼓励游客前往,夏季人多得运输力量不够,得限流卖票。遗憾的是,导致多座景区高海拔的山顶上,草甸都踩光得像碾麦场了。这也正常,任何事物都难尽善尽美。景区有收入,游客在消暑中看风景,才是一举两得的正道。
   这条禁令,却对热衷在自然原始的高海拔徒步的我们来说,简直是从身体到灵魂的禁锢。也许在没有相同兴趣的人们看来,我们这些在他们眼中“远看是要饭的,近看是捡破烂”的爬山人是有毛病,得改。如果是这样的话,说不准那山上钢网是对我们的警示:高级动物怎么能总想着低级动物的地盘?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是诗仙李白开错头了,我们现在去秦岭有名气高海拔的山,全是诗人留下足迹和千古名篇的地方,鳌山也不例外。唉,我怎么会有这样的妄想?还是理智一点吧。
   不能登山了,好多想法被迫随之改变。之前每次经过这里,看到鳌山滑雪场的指示路牌,从未有过拐过去参观一下的念头。准确讲,对我来说,鳌山只能是以朝圣之心走上去。滑雪,在我看来有嬉戏的成分,那不是我们登山人的选择。那些远远可见的人工滑道,完全像是在山坡上开了沟渠,让我心里很不舒服。或者说是接受不了在山上人为开道,实在不忍直视。我们真正的爬山人热爱大自然,行于山间,留下的仅是脚印。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远远地看到了,按捺不住想要走近鳌山的冲动,拐进去成了必然。在这个念头出现时,我并没有感到因目标降低而伤感,反而是真的兴奋。不能登顶,走近也是过把瘾。况且还是名正言顺,何乐而不为呢。
   车行驶在通向鳌山滑雪场的专用公路上,两边一色的景观花沿路铺开。那些簇拥着的金色大花朵,像极了张张笑脸正在夹道欢迎我们到来,迎面的鳌山也越来越近。穿行其中,我们分明是正在以轰轰烈烈的方式,接近我最爱的鳌山!当车开上一个大上坡,到达停车场,视野中出现了在半山腰上,一座高大气派的建筑,和建筑旁众多的游客,以及停满的车辆。显然,这里就是鳌山滑雪场营地!
   走下车,便置身在二十一度的冷风中,比十五分钟前的山脚公路上更凉了。这凉爽,对于三个小时前,还是在四十多度高温的火炉里,度过了二十多天的我来说,简直是到了天堂,舒适极了。
   另外,半小时前,我是怎么也想不到,会以这样的方式来到鳌山脚下。说是山脚,其实是在半山腰上。站在据说是陕西境内最高海拔的停车场、还是观景台上,看风景这边独好。先背对鳌山,以上帝的视角俯看远处的太白县城,那红顶建筑的城市便是在绿色山谷中了。近看,是满目的绿,那农舍犹如点缀在绿野沃土上的仙居一样别致,如诗如画,令人心旷神怡。
   转身是鳌山,入目便生欢,惊喜又震撼。原来没有雪的滑雪场竟然如此漂亮!放眼望去,在那翠绿的山坡上,一条条金黄色的花路,一路向上,直达山顶,我推测那定是滑雪道。触目所及,恍然大悟,之前一直认为是在山坡上修建的滑雪道让山坡裸露。这会儿才看清,原来那是金黄色的花儿铺就,冬季大雪覆盖在枯草上就成了滑雪道。由此可见,脚步没有抵达之处,是无法看清事物的全貌。
   看着直挂山顶的金色花路,在阳光中金光夺目,远瞧是不够的。我快步向前,穿过大楼,门前是一片花海!是和山路旁一样绽放的大朵金光菊,且是开得正好。这片金色花海是冬季的滑雪起始点,夏季一色的黄花儿,从这里冲上了山顶,滑雪道成了灿烂的鲜花大道,更是一条条花瀑从天而下,汇入花池!再看,分明是用鲜花成就的金色绶带,这块百亩花海就是巨大的奖牌。是的,就是奖牌,鳌山配得上,是热爱自然的我们献给鳌山最珍贵的礼物!
   将目光掠过花道,那入了蓝天白云中的鳌山大梁顶上,趴着的成堆白云,恰似正在交头接耳:“我们见过你哟!”是的,若在山下看,我曾和你们是在一起过的。近十年间,我有幸多次徜徉在鳌山之上,欣赏过鳌山七八月间的山花烂漫,山顶105万平方米大梁成了空中大花园,花草的种类之多之艳,实属罕见;也遇见元旦时的大雪纷飞,千里冰封。在大梁上,第一次见识了比鹅毛还大的雪花。来此跨年,经过一夜的雪中跋涉,在山顶旁的“神仙沙发”上,捧起驴友们放置的两杯红酒,碰杯敬大山,敬大自然、也敬自己时的场景历历在目。高脚杯中的红酒,拉满了节日的仪式感!两杯红酒也将我们登山人的情怀燃爆。我们就是这样敬重和珍视鳌山,披星戴月的跋涉,只因我们纯粹的爱着鳌山!
   那位将一瓶红酒和一对高脚杯背上山顶,且又斟满摆好,供驴友们表达心情的驴友,令捧起酒杯的我们为之感激和感动!大家心领神会,数百人端起过酒杯,虽滴酒未减,却是千杯万盏,盛满的都是我们对鳌山浓厚的爱。这位驴友,成就了我们每一位在“神仙沙发”碰杯登山者的高光时刻!把登山的意义和我们所追求的情怀得以淋漓尽致的彰显。
   这是一位浪漫与情操高尚并举的登山者。青年的他一身雾凇,因担心雾浓有人会错过打卡神仙沙发,站在岔路口给经过的我们说“快去上面神仙沙发石拍照,上面摆有红酒杯。我上来的早,太冷了,再坚持一会我就要带下山了。”虽然我们不认识,却是同路人,想起鳌山就想起你。
   这些精彩的过往与画面,令我心潮澎湃,使当下的仰望与畅想,满足不了登山人的愿望,我们是大自然的朝圣者,脚步是一定要走进去的。我决定走向山坡上的花道,走上去,走进鳌山的怀抱。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对鳌山的喜欢和热爱!也只有这样才是对鳌山的感恩!
   还想让鳌山知道,我是多么向往山顶上如梦如幻的无限风光,辽阔大梁上百花盛开的草甸我喜欢,那是走进了鳌山仙境;冰雪之中的圣洁鳌山我也喜欢,来了如同洗礼!那么,今日若能从这面山坡上的花道上,再次走近鳌山大梁,哪怕是远远地看一眼被称为月球表面的千亩大梁,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心动就行动,抬脚就出发。计划从花池最东边的花道上去,从西边下来。我兴冲冲地走上最东边的花路,置身在一路高升的金黄花丛间,如同是走进了鳌山的金光大道和流金时光!如此盛况,也是对登山人的最高奖励!而我恰逢其时,来得正好!
   这面山坡,原本是我们夜爬鳌山,走了一夜一天后下山的最后一段,走得脚底生疼,极累极乏。加之这里相对浅山的景色,已入不了我们这些从如梦如幻的仙境中走下来的眼了。这时候的登山人基本上都是埋头坚持赶路,抓紧出山。今日则不同,鳌山北坡因滑道而绮丽,花香沁人,美不胜收。我终于以游客的身份,从从容容地走上山坡花道,漫步其中,悠然自得,花儿笑,我也笑。
   且行且欢喜,中途又驻足时意外地发现,向上看是花儿簇拥着去向云端,没有一朵扭过头,全是魅力四射的笑脸面向于我;向下看是花朵齐刷刷地汇入花池,没有一朵回头,全是后脑勺。这景象看得我醍醐灌顶:多像我们登山人,半人半仙的神态正从鳌山顶上下来,幸福满足得心无旁骛,一路欢笑,平安地重回人间,续写人间烟火。更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只要踏上征途,无论向上向下,一往无前,一路生辉!
   我又想起了十二年前第一次来登鳌山,成功登顶后在下撤时找不到下山的路,面对无边无际的山顶大草甸,那种恐惧至今想来都心有余悸。当时我告诉队友,如果今天能平安出山,以后再不登高海拔的山,太危险了。成功脱困下山后,我写了一篇《感谢鳌山没留我》。但是,时隔九年我又重返鳌山,不但每年鳌山登山的黄金窗口来,还在元旦来跨年!然而,并不是每一位来鳌山的人都能如愿安全上山和平安出山。我一次次的幸运,都是鳌山的恩赐!鳌山接纳了我,赐予我美好美妙的时光。
   正当我沉浸在过往的美妙时光里时,忽然一阵从山顶送下来的清风拂得花枝前倾摇摆,花借风势,撒欢儿般的向下冲,涌向花池。我逆风而上,花儿像是在阻拦一样,也将我的思绪拉了回来。分明听见风吟里鳌山对我说:“记得你哟,四次赶上鳌山摆出的饕餮盛宴。你是幸运儿!见过鳌山,便是永恒。”明白了。那就乘着风儿,随着一路繁花惬意下山啦。
   明明是想明白了,可在上车离开之际,我却仍是恋恋不舍,强烈地希望能有机会再走上鳌山大梁,只为向鳌山送上我的感激,感谢鳌山对我只送不留的厚爱,再道个别。因为在我心中,不能不说再见,就永不再来……
  
   2025/11/11

共 40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既有思想深度又充满感情色彩的游记类散文。作者从登山者的视野衡量某些封山禁山的所谓规定给热爱大自然的登山人带来的限制和感触开始,写到自己驱车从西安来到太白县鳌山,然后仰望鳌山,心中万千感慨,回忆起自己多次登上鳌山的经历以及鳌山的良辰美景,写得让人神往,写得让人难忘,写得情景交融,写得让人流连忘返。生活中游诸多遗憾,但是还有很多人为的禁锢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作品文笔生动,感情饱满,有声有色,读后深入人心。推荐阅读欣赏,并申报精品。 【金文编辑 王金启】【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1113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11-12 14:16:23
  精彩美文,欢迎品读!
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11-12 14:20:03
  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我憎恶那些以保护的名义封山封河甚至封锁大海风景的苛政暴政禁令!多干人事才是为民服务,少干些缺德而且劳民伤财的事情!大自然你永远封锁不完,劳民伤财也会遭到报应!
3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11-12 14:20:55
  一篇有深度的优美散文,只有认真学习,才能深刻理解!
4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5-11-12 14:57:41
  感谢云朵老师赐稿。文笔老道,语言优美,观察力强,画面感强,使人过目难忘,致敬云朵儿老师。期侍更多精彩。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5-11-12 14:59:18
  感谢王社长倾情编辑,编按精准到位,有内涵,有重点,辛苦了,向王社长致敬!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