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桃源诗岛 >> 短篇 >> 现代诗歌 >> 【桃源】在天艺浓园里仰望星空(组诗)   

精品 【桃源】在天艺浓园里仰望星空(组诗)   


作者:冰泉 秀才,2370.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1发表时间:2025-11-12 18:23:31
摘要:弦响之际,时光之箭早已刺破园林深处的壁垒   反弹出一曲秦淮绝唱

1.艺墅寻宗
  
   走进浓园天艺村,无须行三拜九叩大礼
   直奔主题:这里有无数青瓷、古玩
   有关公像、佛雕、檀香桌、翠竹林
   有游客中心、天工造物坊、天艺茶馆
  
   在满目葱茏的绿色中,我已无法分辨出
   季节色差,及魏晋南北朝
   层层落叶拂去屋顶幽冷,以时光倒叙方式
   唤醒内心深埋的原始图腾
  
   苔痕斑斑的青石路上,点点滴滴
   镌刻着冰封千年的史诗
   不必再次讴歌四大发明或秦风汉月
   不必再次弹唱大江东去,或小桥流水
  
   也许万物皆有来处,日落便是归途
   半亩方塘,掩藏不住三国风云万里锦绣
  
   2.合欢树的泪
  
   他不是司马相如
   她也不是卓文君
  
   吃过成都晌午的盖碗茶,告别的时刻便到了
   他要去远方仗剑走天涯
   她却要留守田园播种日月
  
   没有《凤求凰》,也没有宝物相赠
   不如相视一笑,不如以沉默的海水代替
   思念的烈焰
  
   哦,突然想起天艺村,想起里面的
   婚房、红床、浴池
   想起冰雪般的誓言、蓝天般的梦想
   趁着天色未暗,和茶香尚温
   执子之手,共赴一段红尘美好
  
   冬日西沉。当一对丹顶鹤的背影走出
   驿站沼泽
   身旁的合欢树,默默流出了两行清泪
  
   3.国际艺术村素描
  
   把三农问题浓缩在一个字里,需要巨大勇气
   悲悯情怀,还需要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
   及纵横天下的视野
  
   把来自五湖四海的艺术家,集中在一个
   方圆百余亩的村子里
   需要达芬奇的魅力、梵高的才气
   以及天使般的善意
  
   把一堆堆艺术原材料从外面搬进来
   又要把一批批艺术品陈列出来,或者
   从这里运出去
   需要集中智慧,更需要集中力量
  
   参观、合影、聆听、交流
   我从寒风中空手而来,却从浓园里
   满载星光而归
  
   4.青瓷绝唱
  
   纤指轻弹,只许一次,只需一次
   嘡……
   一声脆响,像一道红色闪电
   复活古词穿越时空邃道而来
  
   弦响之际,时光之箭早已刺破园林深处的壁垒
   反弹出一曲秦淮绝唱
  
   笙箫幽噎,从诗经的源头顺流而下
   捡拾一阙离骚古风、唐诗宋词
   无法与屈原、李杜对饮,也无法与易安、东坡
   下棋
   只能收藏几尊唐三彩、青花瓷
  
   藉七分诗香、三分热度,熬制一幅惊世画卷
   撰写一段传奇故事
  
   古韵悠扬中,三国演义正在浓园里倾情演出
   性格迥异的英雄人物,竞相登台
  
   5.在浓园的茶香里,体验艺术之美
  
   宅院宽敞,细雨吐雾
   不时有清脆鸟鸣穿过竹林,从枝头或屋顶
   跌落
  
   冬日蓉城黄昏,静得像一幅山水油画
   黄葛树用倔强的绿,为天艺浓园营造出
   一块天然氧吧
  
   文朋诗友们围坐在院子中央
   听风吹银杏,看腊梅探春
  
   一盆盆滚烫的炭火
   在茶香袅袅里,捧出了这个冬季
   冷藏的艺术之美
  
   6.即兴创作
  
   去掉主题,去掉构思
   去掉冗余的修饰,去掉无用的形容词
  
   用深藏体内的潜意识作纸,用灵魂顿悟
   作笔
   打开尘封已久的画坊
   在墨迹未干的案牍上即兴挥毫
  
   可以画一幅野渡舟横
   可以谱一曲高山流水
   可以临一帧兰亭古序
   可以写一方纸短情长
  
   心怀敬畏,我们走进了浓园体验馆
   离开时,我们依依不舍,如释重负
   因为从此,我们都是有资格仰望星空的人
  
   ——2021.12.15作于成都

共 14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组诗歌以成都浓园为核心场景,通过“实景描摹+文化溯源+情感共鸣”的三重维度,将艺术空间的物质形态与历史文脉、人文情感深度融合,是一场“行走中的文化寻根”。 1. 空间叙事:从“物象陈列”到“精神场域” 诗歌开篇以《艺墅寻宗》罗列青瓷、佛雕、翠竹林等实景,将浓园塑造成可触摸的“文化容器”;随后《国际艺术村素描》跳出具体物件,升华至“海纳百川的胸襟”,把艺术村定义为连接“三农”与国际、传统与现代的精神枢纽。这种从具象到抽象的递进,让浓园从物理空间蜕变为承载文化记忆与艺术理想的场域。 2. 时间折叠:让“千年文脉”活在当下 诗人擅长用“时空交错”打破线性时间,如《艺墅寻宗》中“无法分辨季节色差及魏晋南北朝”,让千年历史与眼前葱茏重叠;《青瓷绝唱》更以“一声脆响复活古词”,让秦淮绝唱、唐诗宋词与当下的青瓷共振。这种写法没有堆砌历史符号,而是让文化遗产通过“弦响”“茶香”等感官体验,自然融入当下语境,实现“古今对话”。 3. 情感锚点:以“小我共情”激活“大我共鸣” 诗歌的情感线索细腻且多元:《合欢树的泪》以一对恋人的离别,将天艺村的婚房、誓言与“仗剑走天涯”的理想结合,让宏大的艺术空间有了私人化的情感温度;《在浓园的茶香里》则转向群体共鸣,“文朋诗友围坐听风”的场景,把艺术之美转化为可共享的“滚烫暖意”,让读者能代入其中,感受艺术与生活的交融。 4. 语言质感:“留白”与“力量”的平衡 诗句摒弃冗余修饰,如《即兴创作》中“去掉主题、去掉构思”的直白主张,恰是诗人自身的创作实践——用“苔痕斑斑”“茶香尚温”等极简意象,留出想象空间;同时善用“惊雷式”短句,如《青瓷绝唱》中“嘡……一声脆响”,以单字拟声词打破静谧,形成“静水流深”与“惊雷破寂”的节奏张力,让语言既具古韵,又有现代诗的锐利。 整体而言,这组诗不仅是浓园的“风景志”,更是一份文化宣言——它让艺术不再是博物馆里的冷文物,而是能与茶香、鸟鸣、人情共生的“活态美学”,最终让每个走进浓园的人,都能“满载星光而归”,成为文化与艺术的传承者。 感谢投稿!【桃源编辑:砚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1113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泉        2025-11-12 20:07:08
  砚文老师的编按,条分缕析,翔实深刻。于抽丝剥茧中给人以顿悟,在润物无声中启人以智慧!老师的编评精妙绝伦,让拙诗增光添彩,颇具文学鉴赏功力,导读性甚强。感谢砚文老师拨冗编发拙作,辛苦了!遥握献茶,问候秋安!
以文会友,与诗同行;让生命之花,盛开在文字的海洋!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