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品读和川(散文)
一
和川是我下乡三年后认得的天津知青,调来车队就跟着贺师傅学木匠活。和川学得快,做得好,谦虚随和,给人一种稳稳当当的感觉。稳定的人,我喜欢交往。听说他在家就好鼓捣个木匠活,感情是有点老底子吧。初来乍到不苟言笑,像是端着个架,日子久了,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才发现他也是个性情中人。性情中人好可爱,喜怒哀乐都一目了然,我也喜欢。
在车队当个木匠有嘛活啊,就是货车大箱是木头的,破损或是更新,才能显示木匠存在的意义。然而司机们都爱惜车辆,大箱损坏的情况极少,所以木匠是闲得多忙得少。再者修补或是更新那个木工活的技术含量不高,因为贺师傅体力不佳才找个帮手。和川心里有数,到车队不开车就是二等公民,于是就动上了心思。一方面给领导或是老职工打个箱子柜或是炕琴小凳什么的,当然是来料加工,但少不了用公料打个填补,用边角料做点小玩意什么的,那叫打动领导联络感情。另一方面有空跟着老司机的车出去溜达,帮着打个下手,司机的那些操作也弄了个烂熟,这算偷师学艺。他的聪明与理智拿捏得相当好,在车队数他的人缘好,没过多久就达到了目的。想到他我心理就后悔,当时怎么就没像他那样再多学一门手艺,以后不也能多一种吃饭的本事吗?
二
和川是那种性格略带内向的人,随和从不触动别人情绪,因为这种性格的影响,他似乎从来就不曾有过相对之人,真得让人羡慕,又恼人忌恨。羡慕是他的人缘特别好,到哪都是相安无事的样子,与他相处不冷不热、不温不火,平淡得没有了印象。说他让人忌恨,总觉得他差点温度,热不起来,冷不下去,不争不抢,没有可借助的骨气。不像我喜欢的那种随心而为锋芒毕露,让我反而看他不上。真的奇怪,我在看他的眼光上几度反转,他引起我的特别注意。如今看来那时他就比我成熟了不知多少,他在那种环境里的生存理念,常常带着深厚的修为,一直平稳地保持着自己的十分安好,回想起来真是自叹不如啊。
和川是个稳当人,给人平稳靠谱的感觉。交给他的事情你会很放心,在他的准则中事事做得让人挑不出毛病,又不是很突出,就像闲话说的日本车,特点不突出就是用不坏。他坚守的这个韧劲让他在各个年代里都会生活得游刃有余,好事落不下,坏事不粘边,没有大富大贵,却是富足盈满,小日子一直过当滋润平静。我也暗中学习他的出世处事风格,怎奈学不会。
和川是个仔细人,生活中的嘛活都会干,包括了缝缝补补,煎炒烹炸,样样做得那叫一个地道,过日子绝对是把好手。说到他的仔细还真有一例小事:团里搞文艺汇演,我给写了一个宣传安全行车的快板书,他是主演,练过一阵子,那天去参加演出正赶上刮烟炮(冬季里的风吹雪天气)气温达到了零下30多度。去的时候还没事,上台前化妆脸上上了一点妆色,演完了没有卸妆就往回返,为了不让新发的那顶羊剪绒棉帽粘上妆色,他楞是不放下帽耳朵在风雪里走回来,到宿舍的时候,脸和耳朵都冻白了,哥几个赶紧打了一盆雪帮他揉擦脸和耳朵,好一会才缓过颜色来,之后他耳朵肿了好几天才消下去。就这成了大伙玩笑的热点,说他是“抱着金砖跳井,舍命不舍财”啊,由此也见他爱惜财物的本性来。当然,他的勤俭也体现在工作上,维修车辆上因陋就简,旧的零件能用就不领新的,严格控制行车经济,降低油耗,从不图痛快超速行驶,楞是把车也调教成了自己的性格,真格是将公家的事当成了自家的事来爱护经营,什么节油奖、安全行车奖从没落下过。听说他回到天津接了老爸的班,干得也是相当的好,年年都是单位的先进,我相信,就他那份对工作的执着坚守,肯定差不了。
他是那种有才不露的人,文艺、武术底子都好,但从不显摆,也从不去凑热闹,更从不与人较真,后来才渐渐感觉到他的深藏不露。在连队里就知道他把李润杰的快板书《劫刑车》背得滚瓜烂熟。退休后他的武术才能方显出了灿烂,不仅拳脚功夫了得,刀枪剑戟各般兵器也在晨练中展示出来,尤其是那口青龙堰月刀法,更是耍得虎虎生风,在全塘沽也挂得上号。因此被选中给塘沽的洋货市场做保安并兼任保安武术教练。我送他一个“津门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戏称,人家闻之沾沾自喜,不谦不辞,那份宠辱不惊的涵养真是让我彻底服了。
那次去天津,一早起,他领着我看了塘沽最大的教堂,看了海河沿岸的文化雕塑,看了烟火气息满满的商业老街,如数家珍地给我介绍讲解塘沽的文化历史与名胜名吃。一路上竟有不少人与他打招呼寒暄,想必他腹中蕴涵之丰,可见他人缘之好,又或是对这片土地情感之深。他的话从不说满,从来就给人留下一个接口,留下一个联想的空间,像是在给你介绍,又像是要听听你的看法,让你情不自禁地走进他的空间里,又畅想在自己的想象中,随心、随意,让人感觉得舒服自在。我觉得,他这不是说话的水平,而是智慧和涵养。
三
说真的,我无法洞察和川的品性,只能从表象去感觉和分析他,我的分析可能与真相失之千里,但他是个好人不容置疑。那次在他家住了一日,小家拾掇得利利索索,院子里搭建了一个玻璃顶的小房,一株果树已经遮住了阴凉,夏天在屋外也能惬意地品茶聊天。他的细心体现在了接待安排的细致上,住怎么住,吃怎么吃,有本地特色,还能彰显自己的厨艺,有豪华的感受,还巧妙地避开了自家的短板,同时手一份嘴一份地说明介绍,把人照顾得妥妥贴帖的,让我在感觉舒服中又添了一分佩服。想来与这样的男人在一起生活的那位夫人,幸福感是不是经年累月地爆棚啊,真是让人羡慕。真的想在他家再住上几天,可怎么好意思让他那么费心呢。
一晃又是许多年没有见面了,听说前些年得了一回不大不小的病,让他一改过往武刀弄棒的晨练模式,以太极和八段锦为主,柔和了很多,看来他的调整是理性的明智的,以柔克刚会是他下一个战略重点,想必他奔八进九的长寿计划已经有了十足的底气。现在与他最多的联系是在群里,常常得见他乐观爽朗的帖子,通过这些帖子仿佛看得见他那稳妥的表情与稳健的身影,不禁产生出对往日时光的联想,不禁让人嘴角上浮现出会心的笑意。
一个人,值得结交,缘分是一部分,重要的是性情。怎样去读懂一个人,我们常常是经过几件小事,感觉这个人可为朋友,但总觉得少了什么。少的是从对方身上学到什么。和川不一样,他是值得我一生去品读的人,就像品读一首好诗,一部好书。
2025年11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