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收获】种丝瓜(散文)
二十多年前,我们一家人从西安回到了老家。在老家的老院子里,有一次我们在房前屋后种了两棵丝瓜。
房前的那一颗丝瓜种在厨房的屋山旁边,那里原来种植了一小片枝头粗细的竹子和一棵胳膊粗细的国槐树。房后的那一棵种植在一棵大白杨树的树下。那时候两个孩子上学,母亲有病,我们两口子做点小生意,天天都很忙。
我虽然对自己种植的丝瓜很牵挂,但除了有时间给它们偶尔浇些水之外,并没有过多的关心。但是,丝瓜确实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它们不仅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具有极强的攀援能力。
我们春天将丝瓜种上,到了夏天,丝瓜已经长得非常旺盛。几天不留心,家后的那棵丝瓜已经沿着白杨树的树干爬到了杨树树冠的分岔处。看着丝瓜秧在杨树树枝分叉处在微风中摇摇摆摆的神奇,它必定还会向上继续攀爬。
院子里的这一棵丝瓜,从厨房的山墙出来,沿着那棵胳膊粗细的国槐树,一口气爬到了厨房的顶上,在厨房顶的边缘继续延伸。我沿着梯子爬上厨房顶端一看,丝瓜藤非常茁壮,丝瓜的叶子非常碧绿,水分充足,充满活力。
不久,到屋后去看看那棵丝瓜,看到丝瓜已经开了很多花,花都是黄色的,并不多大,但也非常美丽漂亮。我知道,植物和有些人一样,总是用自己最好的梦像,开出自己最美的花朵。几乎与此同时,院子里的这可丝瓜也开了花。花朵并不多,只有朵。
几天之后,这些花朵枯萎了,在花朵的根蒂处就结出了小丝瓜。小丝瓜最小的时候,还没有小拇指头大。但是它们善于吸收营养,长得很快。几乎一天一个样,不几天,几根丝瓜都有擀面杖那么粗了。丝瓜看上去油绿油绿的,水分充足,非常饱满。身上还有细细的毛茸茸的小刺,不仔细看,几乎看不到;仔细一看,恰如穿上了一层丝质的外衣。丝瓜整体看是绿色的,还有几条纹路,从瓜蒂一直延伸到瓜秧,就像故意画上去似的。
有时候我望着丝瓜,会想起很多事情。我非常好奇生命竟然如此神奇。一棵种子,对土地并没有选择的权力。通过人类的安排,罢它们种植在一块土地里,它们就会吸取土地的营养,生根发芽,开花,并且延伸出藤蔓,攀爬到高处,结出丝瓜来。我对这些生命不仅感到十分神奇,而且充满了敬畏。我常常想,是什么力量让它们如此充满动力于活力,又是什么力量让它们不断攀登而且开花结果,结出又长又大的丝瓜?生命充满奥秘,生活没有答案。我非常喜爱丝瓜,看见它们,不仅让人赏心悦目,而且使人心旷神怡。有时候我看着丝瓜,心里就想,生命其实就是乐章,生命就是画卷,生命就是长篇诗歌。
虽然丝瓜的生命并不漫长,只有春夏秋三个季节,到了冬天了,丝瓜就会死去。但是丝瓜在成长过程中,它们也会遭到自然的或者人为的灾难。自然的不仅有飞禽走兽的侵袭,大自然的风雨雷电的袭击,人为的粗暴破坏,都会让正在成长的丝瓜遭遇毁灭性的打击。一根丝瓜要从藤蔓上从开花长到成熟,必定要经受很多次风雨的洗礼。从这个角度观察丝瓜,其实它们的命运就像我们人类一样,也要经历很多磨难,才能实现自己最基本的梦想。
在最炎热的时候,也是丝瓜长势最喜人的时候。那时候阳光照耀在大地上,到处都是暖洋洋的。丝瓜从根部吸取了营养,沿着藤蔓,一直把营养输送到丝瓜的身体里,丝瓜在七八月份的时候不仅长得快,而且长得饱满,长得粗壮,长得无所顾忌,长得富有青春活力。一条条的丝瓜挂在大树的枝头,有时静悄悄的,就像一群喜爱读书的姑娘;有时候随风摇摆,就像一群穿着绿裙子跳舞的女孩。
院子里爬到厨房顶上的那棵丝瓜,接二连三地结出丝瓜,最长的竟然有一米多长,短的也有一尺多长,粗细都有小胳膊那么粗。我爱人看着心里喜欢,经常让我爬上厨房房顶摘上两条炒菜吃。听母亲说,丝瓜不仅是一道菜,而且具有药用价值。我对丝瓜更加刮目相看了。
厨房顶上的丝瓜由着自己的性子慢慢攀爬,有时候是在房顶中间有时候则是在房顶边缘。后来有几根丝瓜竟然挂在了厨房屋山的边缘。刚开始挂在那里,就像黄瓜一样大小,我并不替它们担心。但是当他们长到就像胳膊粗细二尺多长的时候,我常常望着那几根丝瓜,担心它们的藤蔓拉不住它们,会不会摔下来,会不会把藤蔓挣断了。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些丝瓜不仅完好无损,而且丰满茁壮,一直挂在屋山墙上,直到成熟。
最神奇的是我在厨房顶上放了几块空心砖,空心砖一个大约是一米长,里面是空的,敞着口,平放在厨房顶上,有两根丝瓜竟然非常调皮地钻进空心砖里,躺在空心装的空白处睡起了大觉。等我到房顶去收拾瓜秧的时候,我才发现空心砖的空白处竟然还有两个大丝瓜。
到了秋天的时候,两棵丝瓜的藤蔓上依然挂着几十条丝瓜。望望家后,那棵爬到白杨树上的丝瓜都成熟了,我们把已经晒干的丝瓜够下来,剥掉外皮,去掉里面的丝瓜籽,留作以后做种子,丝瓜瓤可以做炊帚,刷锅洗碗非常环保,邻居有好几家来要,爱人爽快地给了他们,他们都高兴得合不拢嘴,有两家还要了些丝瓜种子,计划着明年自己去种。
我把前边厨房上的丝瓜都收回来了,但家后那棵白杨树上的有几个丝瓜由于爬得太高,就没有去够。那几根丝瓜经过风吹雨淋日头晒,最后自己的皮也脱落了,有些丝瓜籽被小鸟雕啄,有些丝瓜籽则随风飘落在后院子里。
到了第二年的春夏之交,后院子里竟然长出了十几棵丝瓜。
望着那些丝瓜的秧苗,我想起了很多农民。这些丝瓜,多像我们的农民啊,他们对土地的要求不高,生命力却非常顽强。他们虽然卑微而且普通,但他们也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经历过无数的风风雨雨和磨难之后,他们一样坚守着自己的品格。只要土壤和环境允许,他们一样会茁壮成长,会开花结果,活出自己的精彩。(原创首发)
